王喜旺,陈 博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新建本科院校是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而言的,一般是指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通过合并、重组或者独立升格而新建成的普通本科院校[1]。经历了前期的外延式发展历程后,新建本科院校进入到以提升内涵为主,积极向新型大学转变的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能否成功转型为新型大学关键要看其是否具备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新历史使命,参与式建设的新大学精神,社会性标准的新质量标准,产学研合作的新教育模式等内在特质[2]。为了更好地实现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目标,新建本科院校要从人才培养入手,着力培养质优量足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为地方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在完成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始终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使其日益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瓶颈。因此,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17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表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提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一时间“课堂革命”成为教育领域里一个热门的词汇,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课堂革命”。这样的号角也吹进了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出政策还是发通知,都体现了对“课堂革命”的重视。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真正落地的措施不多,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3]。在“课堂革命”如火如荼的今天,要在理解“课堂革命”内涵、厘清新建本科院校和“课堂革命”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明确“课堂革命”的背景和动因,明晰“课堂革命”的取向,全面推进落实“课堂革命”,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实践。
从词源看,拉丁语中“革命”指的是“旋转”,表示“一种旋转的运动”,引申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彻底改变,可被认为是事物在某种转换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构性改变[4]。《辞海》中,“革命”除了指“王者易姓,改朝换代”这种彻底的、推倒重建般的“除旧立新”之外,也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5],与部分学者将“革命”用来泛指重大革新的观点相似[6]。《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革命”表示根本变革。综合以上的定义,“革命”既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的意思,也有重大变革和革新的意味。新建本科院校的“课堂革命”并不是指完全推翻重来,而是进行深层的变革,所以应选取“革命”重大变革和革新之意。将“课堂革命”看成一个渐进性的变革过程,通过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飞跃。这个过程既表现为教学过程外在形态的转变,又表现为教学内在实质的更新。前者要求“课堂革命”要实现课程和内容革命、过程和师生关系革命、考试与评价革命;后者要求进行教学观念的革命[7]。观念的变化需要创设相应的内外部条件,这就要求相应的支持系统也需要完成“革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观念的顺利转变。相较于观念的变化,外在教学形态的变化更直观、更具体。因此,本文在探讨“课堂革命”时,将关注点聚焦在教学过程外在形态的转变,具体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外在形态上全面的、深刻的、系统的、持续的变革。
和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将知识技术运用到现实中去,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为了保证实践训练的有效性,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实现科学理论对实践正确、有效的指导。课堂作为传授理论知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改革及质量提升只有深入落实并体现在具体课堂中,才能算走完最后一公里[7]。课堂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开展“课堂革命”势在必行。
无论是应对时代变革和全球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人才的支撑。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应结合国内外形势创新人才培养内涵,以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学习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导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核心素养突出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能力养成,但目前受制于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显然不能达成这一目标,“课堂革命”应运而生。通过对教学形态的全面变革,实现从宏观教学观念到微观教学行为的多维度变化,真正培养出会学习、会思考、会操作、会创新的“四会”新人。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立足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开展“课堂革命”,主动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上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本为本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自2018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后,本科教育就被放置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8]。随后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在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对本科教育的高度重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成为全国各类高校的共识。“课堂革命”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的变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会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表现。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全新形态的本科,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课堂教学占据更重要的位置,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能够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价值。因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加积极地开展“课堂革命”,将学校的中心工作引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轨道上来。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无论是对教学方法的探索,还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依旧让人担忧。主要原因在于以往的改革往往局限在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缺少对课堂教学全面性的认识。“课堂革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大学课堂构成的各要素[3]。只有对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变革,从整体上推进课堂教学全方位、全要素范式改造[9],使课堂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关键的变化[10],才能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影响“课堂革命”的各个要素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在进行“课堂革命”时不能只顾一个因素,而要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协调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课堂革命”的效果。任何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影响着教学方式,而教学评价又受到以上三个因素的制约,反过来教学评价又为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提供依据。所以“课堂革命”的系统性要求优化影响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间的关系,实现整体性变革。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课堂革命”始终要坚持系统性变革的观念,推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多个要素协同发展,从而保证“课堂革命”的效果。
首先,“课堂革命”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教师观的更新促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从施令者转向服务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观的更新使教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观的更新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学生成为生产或管理一线骨干,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学习观的更新改变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既有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其次,对高校的办学心态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带来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学生求学心态也从过去“能上学”向现在“上好学”转变。高等教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9],无形中增加了高校生存和发展压力。对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这种压力尤为突出。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深刻意识到只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是硬道理,提升意味着改革,当形成这样共识之后,办学心态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带来办学行为的改变。落实“课堂革命”,践行“四个回归”,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再次,“课堂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对既有的利益格局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影响“课堂革命”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各种力量相互渗透、相互缠绕会形成利益冲突[9]。诸如学生以“差评”回应“课堂革命”带来的学习方式变化,学校和二级学院在教学和科研间的冲突等,都是新建本科院校不同行为主体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如何有效协调这些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寻求不同行为主体在“课堂革命”中作用充分发挥的机制,实现主体间利益和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是推进“课堂革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课堂革命”要触及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深层次领域,体现出变革的深刻性,从而凸显“课堂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提出的。他基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析,根据入学率15%、30%和50%,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为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和普及化教育阶段。此后该理论一直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阶段划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11],按照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国已经进入到普及化发展阶段。但事实上,特罗教授承认阶段划分的数字并不是严格界定的,可以根据各国实际进行弹性修订。参考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数据,结合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可以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阶段界定为“后大众化阶段”,即处在大众化后期向普及化发展的阶段。这样的界定既是对特罗教授50%划分标准的弹性扩大,更主要的是考虑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尚未完全呈现出普及化阶段的特征,所以我们认为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仍处在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后期。“后大众化阶段”能够相对理性地看待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水平,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变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要机构,更应符合后大众化阶段要求,从培养目标到教学目标,再到课程与教学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也恰恰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要想顺利过渡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必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开展“课堂革命”。
从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日起,人才培养就是大学的根本职能。1810年柏林大学将科学研究扩展为大学的第二个职能,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表明大学的本源依然是培养人。20世纪范海斯将社会服务职能引入威斯康星大学,造就高等教育的第三大职能。可以说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高等学校职能的演变史。但无论怎样变化,始终蕴含着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要义。中国先秦时期的著作《大学》开篇提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法》第31条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也都着重强调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基础性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区别仅在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所带来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别。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理应被重视起来。但是随着学术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本应处于高校中心地位的教学工作越来越被边缘化和虚化了[12]。不科学的职称评定导向,使本应以教学为主的新建本科院校出现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加之部分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到教学中,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课堂革命”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学校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校改革指明了方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从注重校园规模扩张和硬件建设的外延式发展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到生源质量低、师资队伍弱、办学经费短缺等先天条件的制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13]、教学方法重讲授,重教书轻育人[14]、教学评价方式落后以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15]。这些问题的日益加剧严重阻碍了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步伐,持续发展下去必将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无法避免在高等教育优胜劣汰进程中被淘汰的命运。“课堂革命”产生于此,可以看作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是大学教学改革从教学工作外围进入核心的表现,是大学人才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要求的反映[3]。“课堂革命”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着力解决四个投入不足,提升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在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人的个体与群体素质的提高[16]。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根本上也要依靠人才,依靠由个体组成的群体成员。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机构,应结合自身基础和办学定位,为社会提供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学术型大学以精英方式培养高端研究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为生产一线输送产业工人,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新建本科院校独特的培养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应结合应用型人才标准,围绕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开展教学活动。但事实上由于缺乏对大学办学规律的认识,加上缺少本科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很多时候会全盘模仿学术型高校,课堂教学表现为“复制粘贴”,造成培养的学生不伦不类。和学术型高校学生相比不具备高深的知识体系,相较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又缺乏操作技能。“课堂革命”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时刻牢记应用型人才内涵,突出知识能力的融合培养,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教学工作展开。以教学质量提高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导向。在教学众多形态中,班制授课自17世纪诞生就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成为人们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或者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优劣的有力证据[9]。20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造成各类学校在校生数量持续性增加,对于前期重点关注办学规模扩大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生数量增长尤为明显,由此带来大班额班级授课的常态化。课堂教学形态的显著变化要求课堂教学活动随之改变,以期能够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但事实上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忽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反思,使得高深层次、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缺乏,缺少科学理论指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始终裹足不前。“课堂革命”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促进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达成规模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完成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
取向就是确定事物的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才能保证结果正确。“课堂革命”是基于大学人才培养实践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3],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的取向就应是努力解决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改革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革命”。
现阶段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以低阶能力为目标取向,重视学生知识层面的学习,落入知识本位的窠巢,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竞争力的培养相对乏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记忆知识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意识,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施一公教授曾说过:“如果老师只是把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知识教给学生,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17]这表明在知识爆炸的新时代,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比单纯传递知识更重要。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完成教学目标从低阶到高阶的“革命”,突出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学生中心指明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安排教学环节和任务,教师通过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产出导向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倒推学生应具备的高阶思维能力,制定高阶教学目标,反向设计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在系统建构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步入生产或管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现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持续改进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一种反映,面对不断变化的岗位能力需求,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的高阶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使其能够通过不断地自学和反思,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发展,而这也正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作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高阶思维能力外,涵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素质价值也不能忽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要主动将素质价值融入能力价值的培养过程中,使学习过程同时成为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受到传统“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的影响,将教学内容完全等同于教材,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师讲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的样态被别敦荣教授形象地称为“一本书的大学”。将教学内容窄化为教材内容,就是变相承认教学内容的静态封闭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能时代的知识再也没有边界,知识永远都在生长和更新[18]。如果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岗位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忽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成性和扩展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行业企业要求,不能尽快融入工作,不能体现其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新建本科院校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内容观,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的“革命”,为应用型人才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提供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知识的开放性推动了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发展,促进了新知识的生成。教师要逐步养成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自觉主动地将新知识融入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广博的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的动态性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提高知识敏感性,学会吐故纳新,及时将满足生产或管理一线需要的最新知识引入教学内容之中,保证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学生获取前沿知识,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知识的庞杂性要求教师具有教学内容筛选和整合能力,围绕应用型人才所需能力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典型性,做到少而精。知识的广泛性要求教师着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能力,为其日后在工作中及时更新和灵活运用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蕴含课程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四个意识”。
教学方式是教与学的方法和形式,是教学方法、形式等的综合[19]。长期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强调通过强化建立“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突出教师教的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整个教学流程类似于“倒水”过程,教师向学生“漫灌”,学生作为知识收集的容器被动盛水。这种教学显然不能满足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近些年来盛行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主动建构性。人本主义则指出学习需要学生自我发动且自我参与,强调师生间心理气氛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建构主义还是人本主义都表明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完成教学方式“革命”,实现教学方式从传递灌输向对话参与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发展,从而更好地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生本理念的日益盛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一种主流的发展趋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也应顺应这一趋势,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强调并突出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动机,实现从排斥向参与的转变。教师可以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环节与流程。鼓励学生质疑发问,用“问号课堂”取代“句号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不断地交流和反思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实现从单向传递向双向对话的转变,扩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需要注意的是,以生为本、强调对话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的地位,忽视教师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要始终坚持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弄明白事实真相,并激发各自兴趣的过程[20]。师生要在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的活动。通过评价可以明确课堂教学的成绩和不足,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价依然存在片面性问题。评价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忽视能力考核;评价形式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评价功能重评定和选拔,忽视诊断和改进;评价主体过于依赖教师本人,忽略其他评价者参与;评价方法侧重定量分析,忽视定性分析。这样的评价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不能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客观、科学、全面的考核。因此,完成教学评价从片面到全面的“革命”,实现教学评价的全方位转变,能够为持续性改进课堂教学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反馈。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各方面都要围绕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展开。具体到课堂教学评价上,就是要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展开全方位革新,实现全面性评价,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评价内容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实践性能力要求,设计全面的评价内容,客观公正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内核,重点考查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横向发展。评价形式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纵向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过程累加式的评价形式,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评价功能上,丰富评价的内涵,增加评价的功能,变结果鉴定为促进发展,充分体现评价的积极性功能。评价主体上,扩大评价主体,变教师一元评价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有机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发挥每一类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和价值,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评价方法上,从只关注量化指标向注重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转变,要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变化,更关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