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科研育人机理与实践路径

2021-12-31 02:36林银银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摘  要]高校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育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育人力量,挖掘思政要素,把思想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研究生全链条培养过程中,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课题,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科研育人;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10-0034-06

科研育人作为我国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重点考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及成效,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科研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指明了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重点和方向。2020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研究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保证,承载着科技发展的未来,事关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将科研育人真正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环节和具体实施中,既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科研育人的属性及其内涵

高校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育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科研机构一般以科研为导向,以学术产出为目标,而高校则侧重于育人,即对人的培养。从理论上讲,高校科研职能不是为科研而科研的独立职能,而是以育人为核心[1],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从而实现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双向目标。

1.高校科学研究活动蕴含的育人属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无论是其行为本身还是实施者、受众,都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科学研究活动是探究真理、发现真知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树立攻坚克难的决心,敢为人先的勇气,心怀国家与人民的大爱情怀,还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恒心与毅力,通过向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活动的实施者学习,将科学家精神进行传承和发扬。202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充分挖掘高校科学研究活动蕴含的育人属性,并以此为抓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大水漫灌、精准滴灌,将科学研究活动中蕴含的思政要素用实用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从品德内化到实践外化的转变,将青年学子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和需要紧密结合,通过深化对国内外形势、国情、民情的了解,明确时代的使命和召唤,从而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2.构建科研育人长效机制是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19世纪初,德国新人文主義代表人物威廉·洪堡最早明确提出大学的科研职能,认为大学培养人才应该是“由科学达致修养”。党中央高度重视科研育人,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科研育人”,确定了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2];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科研育人,要求构建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2017年,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构建科研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将科研育人这一思政教育的抓手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出科研育人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科研工作进入快车道,高校已然成为科研活动最密集的场所。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以作者所在上海大学为例,截至2020年5月,上海大学共有研究生1658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89人,部分院系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作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科研育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已然成为研究生接受科研训练以及成长成才的重要依托和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应整合校院两级育人资源,探索符合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的科研育人机制,并且在实践中尝试和验证,最终总结提炼出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

3.深入挖掘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思政要素有助于发挥高校育人效能。近年来,随着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大学的“科研性”不断凸显,而大学作为科技产出和培养人才的集中地,既要培养人才,又要开展科研,通过科研过程来进行研究生教育,通过科研成果来培养人才,是一种隐性的也是最贴合研究生教育实际的教育模式。伯顿·克拉克认为,在高等教育这个学术系统中,知识是人们赖以工作的基本材料,教学和研究是制作和操作这种材料的基本活动和主要技术[3],要想做好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必不可少,虽然各有差异,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育人,促进人的解放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研究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要素,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研究活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育人理念、育人方式,也是一种育人手段、育人过程。这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育人理念,可以使科学训练和思政教育同步进行,从而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科学家精神,通过导师的“言传”和“身教”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树立家国情怀,正确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此外,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人科学探究能力在不断提升,也让学生塑造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坚毅品质。这种科学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在科学探索和持续的育人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培养的,要通过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进一步探究科研育人的实施路径,挖掘科研活动的育人要素,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二、高校科研育人的研究现状

高校科研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究、动力机制的研究等,通过总结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科研育人视角下构建特定学科、特定专业、特定院系、特定课程的育人体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验证实现科研育人路径的探索和优化。范五三等人深入研究新时代高校建构科研育人体系的动力机制,在以“立德树人”为育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他们产生、传輸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建构符合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的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4]严俊等人深入探究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四育人”路径,通过提升研究生学术品格与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工作中。[5]

2.以三全育人、科学家精神、科研项目、竞赛为抓手,与科研育人的时代内涵有效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君亮针对当前高校存在的科研育人问题,以“挑战杯”竞赛为例,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育人的途径和方法。[6]高玄对高校科研育人的育人价值、意义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新时代高校深入开展和实施科研育人,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7]

3.结合科研育人现状,围绕高校科研育人工作机制的完善与质量提升展开研究,通过方程模型、问卷调查等分析高校科研育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高校科研育人实践提供参考。陈志菲基于实证调查,对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8]刘在洲等人深入研究科研育人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以问卷调查方法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为基础,研究高校科研育人的影响因素和机理。[9]在科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创新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伦理精神和团队精神在科研育人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在日常教学和科研训练中,通过树牢育人意识、加强价值引领、突出行为示范、打造育人团队、注重实践体验等具体措施,实现科教融合背景下的科学精神引育。[10]此外,科研育人的发生学分析、内涵意蕴、动力机制等也有相应的探索和研究。上述研究虽然从多个角度研究科研育人的现状,分析科研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研育人的内涵及路径等,但鲜有针对高校研究生这一群体进行系统讨论和分析,尤其是针对高校已有基础和特定平台进行实质性的路径探索和总结。为此,笔者尝试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高校思政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研究生科研育人工作。

三、高校科研育人的内在机理

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引导行为,具有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特殊功能,研究生可以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在研究中塑造品质,在攻坚克难中找到人生的方向。科学研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实践活动,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遵循基本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如学术诚信、客观公平等,因而科研与育人在内涵和逻辑上高度一致。科研育人的内在动力实际上是科研育人为何能育人的问题,科研育人的中心点在于“育人”,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科研之中的育人理念,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在提升研究生科学素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通过将“科研”和“育人”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科研育人”要立足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规律,落实全流程培养,在教育的各环节进行引导,保证科研育人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培育良好思想品德的特殊功能。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更为专业化、系统化,是可以在专业领域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导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从科学前沿了解到“卡脖子”技术的攻关,从实验室研究到世界舞台的展示,在言传身教中将科学精神融入和贯穿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如何将“大我”的情怀融入个人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中,科研育人便是其中的一个抓手。应兼顾科研育人的内在动力和育人属性,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实施“科研育人”工程,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

四、高校科研育人的实现路径

科学研究,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其本身具有育人的属性和内在动力,是一项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的重要手段。高校科研育人兼具创新能力提升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功能,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践行方式。要想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研究生群体的科研育人工作,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落实好,贯穿科研育人全过程。

1.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优化科研育人环境。营造崇尚科学、献身科学、诚实守信、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学术氛围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挖掘学生学术潜力,增加科研产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此同时,良好的学术环境也可以增强导师的育人动力,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将科学的方法、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提高研究生业务水平的同时,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

推动育人软环境的打造,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以上海大学为例,上海大学通过特色校园品牌文化的开展,如“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上海大学研究生“三大节”、学术启明星的评选、主题教育、首日教育等,继续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学术育人软环境建设。通过重点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

2.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全员育人熏陶效应。“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各级组织部门应扎实掌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握“科研育人”的科学内涵,将科研育人的方式、育人理念、育人过程贯穿在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各个环节[11],依照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关注导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活动,重视科研育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从而实现高效育人的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此外,团队式科研已然成为高校科研大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成员可以是科研工作者,也可以由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共同组成,从科研、思政、教学等不同的育人板块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动高校中的各方力量,打通高校内部的育人“壁垒”,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碎片化”问题。在科研育人中,打造良好的育人团队,明确导师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将辅导员、任课教师等紧密结合起来,用全员育人、协同治理的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环节、路径等进行一体化设计。

3.树立育人意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即“导”与“学”的关系,贯穿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导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既是科研育人的主体,也是研究生教育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和必要保障。应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丰富导学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导师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紧密的一方,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更需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各维度育人的作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2020年出台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责任,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

罗伯特·卡尼格尔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上建立起秘密的联结纽带,从而使教师的“科学品位”通过师承链而得到传承。[12]225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术活动贯穿始终,科学研究是导师与研究生交往的一条主线,其中包含知识创新、前沿探索、实践锻炼、技术突破等。导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导师可以在日常的科研指导、实验交流、学术报告、论文指导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实践教育力量,激发学生的科学理想、学术志趣,引导其对科学道德、科研伦理的敬畏,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创新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通过了解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就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树立家国情怀,最终实现科研育人的目标。此外,导师在进行学術指导和科研培养过程中,要推进课程思政以及科研育人,将育人工作融入学术会议、小组讨论、实践创新、课题研究中,增强理想信念,助力研究生培养,并总结出可推广的模式和育人经验。

4.注重实践体验,引导研究生投身社会。实践是连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主要方式,实践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导师要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实践中,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参与各类项目和比赛,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导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启迪和引导,升华学生的理性认知,通过“体验式”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充分感受科研的魅力,并在实践中践行求实创新的精神,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至诚报国、开拓创新、严谨求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让研究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成长,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除此之外,在科研育人过程中还可以将理想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进行有效融合。高校也可以搭建更为广阔的科研育人平台,统筹各类资源,包括跨专业、跨院、跨校合作,导师共同指导等,通过创新各种方式,搭建各类平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多个选择,探索出可推广的融合机制,真正实现“三全”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在洲,李小平.大学科研育人的发生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20,36(5):1-7+1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范五三,谢兴政.新时代高校建构科研育人体系的动力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8,(7):41-43.

[5]严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四育人”路径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4):54-58.

[6]方君亮.高校科研育人的有效路径研究——以“挑战杯”竞赛为例[J].智库时代,2019,(35):142-143.

[7]高玄.高校科研育人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4-5.

[8]陈志菲.基于实证调查的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现状及成因分析——以广东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4):47-49.

[9]刘在洲,汪发元.高校科研育人工作机制的完善与质量提升[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2021-10-25].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10628.01.

[10]刘在洲,谭梦媛.引育科学精神:大学科研育人的使命担当[J].中国高校科技,2020,(Z1):82-84.

[11]潘广炜,赵亚楠.关于“科研育人”对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9-71.

[12]罗伯特·卡尼格尔.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M].江载芬,闫鲜宁,张新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宋桂祝

[收稿日期]2021-09-30

[基金项目]2020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学科研究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究,在线教学教师素养的提升”,主持人林银银;2021年上海大学研究生思政课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科研工作全过程的动力机制探究”,主持人林银银。

[作者简介]林银银(1992— ),女,安徽淮北人,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