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检验》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31 23:36:13南海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本门思政检验

南海函

(温州医科大学检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系 浙江·温州 325035)

2020年的新冠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党和国家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角度出发,在全国实施了强力严格的防控疫情措施,而疫情的控制需要一个过程,这也对全国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今年2月份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由于传统教育教学所具有的人群聚集特点,与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性相违背,高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需要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地开展线上教学,这也是应对新冠疫情而继续保持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有力手段。得益于近些年我国在线教育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线上教学的大面积开展获得可靠的技术支持,但作为一种新形态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全国几千万学生同时进行线上教学的特殊时期,线上教学在呈现其特殊性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生物材料检验》是卫生检验检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生物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测定,来了解机体接触毒物的情况以及毒物进入机体所造成的危害,为职业中毒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参考指标,也可通过对机体正常组分的含量测定为地方病诊断和检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提供依据,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生物材料检验》在首次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有收获,也遇到过各种问题,在此与大家分享。

1 线上教学平台软件的选择

线上教学的开展需要依托稳定的网络,随着我国近些年网络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基本能实现上网进行线上教学。学生在家或学校寝室,甚至在没有WIFI信号的地方依靠移动数据网络,都能接上互联网登录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在近些年线上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专门开展各种线上教学的网上平台,尤其是一些专业的教学平台,经历过市场耕耘也有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相对于一些大众网络交流平台,其学习界面比较友善,课程模块设置比较合理,很适合于线上教育教学的开展。在2020上半年的学期开始之前,学校还专门推荐并进行了某专业线上教学平台的操作培训,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发现该平台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课程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也很贴合师生的需求,就把相关的教学资料准备起来并上传到该平台。按照教学计划,《生物材料检验》课程在早上1-2节上课,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可能是同时登录平台进行线上教学的访问量实在过于巨大,存在师生难以登录平台的窘况,无法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幸好之前录制了教学视频,只能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学习。那段时间各种新闻也报道了线上教学难以登录教学平台的情况,一些线上专业教育平台估计不到全国这么多师生同时登录平台对服务器的访问压力,各地叫苦连天。

在第一次线上教学出状况后,就赶紧寻找其它教学平台,考虑到国内几大大众网络交流平台平时就有巨大的访问服务量,应该能应付这种同一时间巨大的服务器访问压力,所以就比较了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作交流软件,最后选择阿里钉钉作为开展线上教学的平台。阿里系软件有应付瞬时巨大访问服务的技术支持能力,在直播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碰到过无法登陆或者卡顿的情况,视频流畅。同时钉钉软件自身几个功能也方便教学的开展,如DING功能和群公告等可以提醒学生相关的学习环节;录播回放功能可以录制线上教学的全过程,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教师回顾完善;课程签到很方便地了解学生上课在线情况;讨论区可以实现师生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2 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

生物材料检验的检测对象是尿液、头发、血液等生物材料,可以认为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和基础是分析化学,同时又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也有着密切关系。学生除了要掌握这些基础学科的知识外,还应了解这些检验结果在生物学和临床上的意义。生物材料检验结果一定程度反映了人体和人群健康受影响状况,这种状况的发生和自然环境、工作环境有关,特别是职业病的发生与缺乏对劳动人群的关怀和保护分不开。本门课程设计有PBL教学环节,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PBL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问题则来自相关案例,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案例中所涉知识点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规束学生的讨论范围,控制讨论的主题和时间,把握讨论的节奏,在必要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引导。同时生物材料检验的结果反映了人体或人群健康受损的情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方便地与实验室安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劳动保护以及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等方面相结合,同时结合检验工作的“求真”要求而进行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结合相关案例讨论很自然地把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达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高度融合。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本课程的PBL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于一体,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疫情影响所及,在教室里比较容易完成的教学环节,进行线上教学时由于技术条件所限,难以顺利开展相关教学,需要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获取经验,不断完善本门课程的教学,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其难点一是难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把控,可以看到学生在线,但不知道屏幕后的学生在干什么,是什么样的一种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不能实时反馈;二是由于技术的问题,难以有效地进行大面积的讨论分析教学,很难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在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与其他老师交流探索可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课件录制视频、直播等不同的授课方式,最终确定了在线直播授课、课后视频回放复习的模式。直播授课,以教师屏幕共享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也穿插一些小问题进行问答,学生有什么疑惑也可以在软件的讨论区界面直接提出并实时解惑。同时为了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直播授课过程中还设置了一些小问题,要求全部学生及时简单反馈,如键盘输入“1”、“2”等,从反馈情况大致了解学生在线有没有在听讲。

线上直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体现于屏幕上的一个个名字,很难直观地观察课堂教学效果,只能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重要检验手段。在每次课后,都给学生留了针对该直播课的相关课后作业,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能相对有效地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线上教学之初,大家对网络教学还存在好奇和期待,随着各门课程教学在网上的展开,学生网络在线的时长也大幅增加,对线上教学也出现各种“疲劳”。为了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学习,利用钉钉软件的相应功能,基本实施课前有签到、课上有小提问、课后有作业的监督措施,同时将这些监督情况与课程考核相结合,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

本门课程中原先设计进行PBL教学的环节,考虑到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技术条件所限,就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以课前提问、课中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前把学习安排和相关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对将要学的知识点有自己的认识。讲课过程中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即使不能顺利地讨论,也让学生能动脑筋思考相关知识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课程思政内容,可以不需要专门开展讨论环节,而依附于课件PPT各部分内容,在直播教学过程中进行引领讲解,很自然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达到比较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学生陆续返校。由于本门课程的学生一共才二十多人,最后二次课就安排在教室授课,教室上课时对线上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回顾,总体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算比较理想,主要的知识内容还能掌握,基本上达到学习目标。

3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既是对认真学习的鼓励,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特别是分数在大多数学生眼里还是比较看重,如何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关键。但线上教学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由一张期末试卷进行评价,可以多样化考核方式,如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随堂作业,针对直播授课内容给出作业题,要求给出答案,或者随堂检查在线听课情况;课后作业,限定时间内要求提交作业。这些评价分数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线上课程的积极性。

由于第一次进行线上教学,担心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还不到位,在最后一次教室授课时,还特意抽时间对本门课程的知识脉络进行总体上的梳理。在期末理论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总体还比较合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基本反映了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符合教学规律。

4 教学反思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开展线上教学,也是第一次接触线上教学,经历过一个学期线上授课的探索和实践,掌握了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摸索也掌握了一些新的教学技巧和新的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线上教学相比课堂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把课堂搬到网上,学生听课可以不受地理空间条件的限制而选择在家或者寝室甚至特殊情况下的环境中听课,并且授课内容还可以通过平台软件的回放功能进行回顾,线上授课平台软件的记录功能能方便地大致记录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不过其最大缺点也就是不能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教学效果不能及时实时地回馈,需要辅以一些小技巧进行弥补。同时线上教学很依赖于网络平台,需要稳定的网络和能应付瞬时大流量访问的教学软件,不过随着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不能实时反馈教学效果和大规模讨论等缺点应该会逐步得到解决,并且线上教学本身具有的优势能够丰富教学模式,将会是教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作为教师需要掌握这一新的授课技能,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育人效果。

《生物材料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占了较大的比重,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学生的基本要求,但目前还不能通过线上开展实验教学,从成本上考虑还是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比较合理,不过随着网络化教学的发展,开展部分虚拟仿真实验还是值得考虑。

猜你喜欢
本门思政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开设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课程的调查分析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