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旭, 卜婷婷,2
(1.安徽大学 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9;2.安徽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汉语双音节连词“于是”已有不少研究:共时层面主要对“于是”语义篇章功能的研究,如王祖姝(1999)[1]、陆庆和(2000)[2]、杨彬(2012)[3]等;历时层面主要是对“于是”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机制的研究,如刘志安(1995)[4]、范江兰(2009)[5]、李萌和马贝加(2017)[6]。但是三音节连词“于是乎”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任何专文研究,一些重要的词典也只是简单提及。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7]1594把“于是乎”标注为连词,等同于“于是”;《现代汉语八百词》[8]636《现代汉语虚词词典》[9]661都只在释义双音节连词“于是”时顺带指出,口语里的“于是”常常说成“于是乎”。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对三音节连词“于是乎”的句法语义展开分析,尝试探讨“于是乎”的词汇化历程及其形成机制。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7]1594、《现代汉语八百词》[8]636都认为连词“于是乎”同“于是”,对“于是”的解释也基本相同: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结合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可以把三音节连词“于是乎”的语义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于是乎”可以表示顺承因果义。“于是乎”作为一个连词,在大多数例句中都表示单纯的顺承因果义。“于是乎”前接的句子表原因,后接的句子表示由原因引起的结果,即前因后果。当然也不能说这种因果义和时间顺序完全无关,毕竟有因才有果,但在顺承因果义中,这种时间顺序是可以忽略的。
(1)这个女人跟别人交往,也觉得难以交往,于是乎就与世隔绝,显得非常孤独。(郑国恩《电影摄影的语言》)
(2)过了几天,家里人和他混熟了,不觉得拘束,他们于是乎在他面前采取原有的生活方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例(1)中,因为这个女人觉得和别人难以交往,所以选择与世隔绝。例(2)中,因为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家人混熟了,所以娜塔莎家人在安德烈公爵面前恢复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安德烈公爵也自然地参与了娜塔莎家里的生活。
“于是乎”可以表示隐性因果义。连词“于是乎”不同于“所以、因此”这些明显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太明显的隐性因果关系。“所以、因此”重点强调事件的结果,而“于是乎”主要体现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这种因果关系隐含着时间的先后顺序,但事理上的因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事件发生的先后,所以从时间上看并不是很紧密。
(3)自从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为他精心制定了食谱,制定了周密的训练计划,一点点,一步步开拓他的视野,培养他的兴趣,从古今中外的文明宝库中汲取营养,于是乎,他才变成今天的这副样子。(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4)再狂奔出去,上操场去跳绕一圈,回来重新又拿起那张报纸,按住心头,复看一遍,这才放心,于是乎方始感到了快活,快活得想大叫起来。(郁达夫《孤独者》)
例(3)中,“于是乎”所衔接的前后句既有时间上的先后也有隐性因果义,句中“于是乎”不可以换成“所以”,因为“所以”只强调事情的因果,而“于是乎”侧重于展现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该句表现的是“他”(唐元豹)变优秀的过程:“制定食谱和训练计划——开拓视野——培养兴趣——变得不平凡”。例(4)中,“于是乎”前后连接的句子也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隐性的因果义:“我狂奔出去——跳绕操场——重看一遍报纸——感到快活想大叫”。
“于是乎”可以表示推论、总结因果义。连词“于是乎”引导的后一分句,还可以对前一分句的现象或事件进行推论或概括总结。这种句法环境中的“于是乎”在“语境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ual meaning)的作用下,具有了推论、总结这一语义特征。如:
(5)当你看到第一颗膨胀的种子,连着鹅黄色的嫩芽儿破土而出,于是乎,春天就来了。(1996年《人民日报》)
(6)然而出了学校以后到底常常会到道地绍兴人了。我既然不会说绍兴话,并且除了花雕和兰亭外几乎不知道绍兴的别的情形,于是乎往往只好自己承认是假绍兴人。(朱自清《朱自清散文》)
例(5)中,“春天就来了”是说话人根据前文所描写的现象得出来的一个推论,“春天来了种子才会发芽”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因为种子发芽并破土而出,所以作者认为春天要来了。例(6)中,“承认自己是假绍兴人”是作者对自己的调侃,也是作者对自己不会说绍兴话,不了解绍兴别的情况的一句总结概括。按照常理来说,本地人都是会说本地方言,对自己家乡话也了如指掌的。
马真(2001)认为语义背景是一种语用环境,虚词的使用几乎都会涉及语义背景问题,研究某个词的语用背景有利于明晰其具体的用法[10]。下面我们将尝试探讨三音节连词“于是乎”的语义背景,以明确其使用特点。
连词“于是乎”之前的A(包括行为、事件、想法等),应该是其后行为事件B的直接诱因。行为事件B通常是一种应激性反应,是随着A而产生的顺势性变化或状态,具有临时性。“于是乎”所连接的句子主要是表动态性的描写或叙述。例如:
(7)到了80年代后期,各省市体委纷纷追求金牌数、讲究投入产出效益。花上百万元搞支球队,全运会、城运会上只有1枚金牌,还不一定拿得到。于是乎,各地体委领导们大刀一举,一支又一支的三大球队伍被砍掉,节省下的经费用于发展个人项目。(1995年《人民日报》)
(8)正因为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于是乎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茶便应运而生,捷足先登。(1994年《报刊精选》)
例(7)中,“各省市体委纷纷追求金牌数、讲究投入产出效益”是事件A,“砍掉球队”是行为B。各省市体委追求的变化对球队被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球队被砍的直接诱因。同时球队被砍也是追求变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在其新追求下产生的新变化。例(8)中,“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是事件A,“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茶便应运而生”是事件B。“应运而生”一词体现了保健茶是跟随着茶的保健功能被重视应运而生,不是一种稳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种新发展。
因为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连词“于是乎”的前项是后项的直接诱因,后项是前项的应激性反应,所以“于是乎”所衔接的句子通常是表示已然或正在进行的行为事件。
(9)几个手提大包小包的南方人,走进了刚刚启开的临沂市的大门,在长途汽车站附近摆起了小摊。于是乎,外地本地的商人,在此越聚越多,曾一度影响了交通。(1994年《报刊精选》)
(10)据该市林业部门反映,从1996年以来全市毁林开采4362亩,其中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只有300多亩,其余4000多亩未办理任何手续,当然森林植被的恢复也就成了问题。于是乎,尾沙照样乱堆,造林依然赶不上毁林。(2000年《人民日报》)
例(9)中,“于是乎”后面所衔接的句子是表示已然的行为事件。过去在临沂长途汽车站附近,商人的大量聚集影响了交通。例(10)中,“于是乎”后面所衔接的句子是表示正在进行的行为事件。采矿公司淡薄的法律意识和违法开采的行为,使得当时每年仍然存在尾沙乱堆,造林赶不上毁林的现象和问题。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有关“于是乎”427条现代汉语有效语料进行穷尽性分析,发现了一个特例。例如:
(11)几年前,当听说曹惠等几位剧作家,要下功夫把1976年发生在我国的那次震惊中外的大地震事件写成电视剧时,我有一种担心——那便是未来的荧屏上可能难以避开对事件过程的描述,于是乎,作为艺术欣赏来说,也就可能难以产生鉴赏冲动。(1994年《报刊精选》)
在(11)这个例句中,连词“于是乎”后面接的分句表示的是对未来的可能性推测。作者了解到曹惠等剧作家要将大地震写成电视剧,便推测这电视剧写成以后可能会让人难以产生鉴赏冲动,是一种未然状态。
“于是乎”可以单用。连词“于是乎”可以连接前后两个分句或句子,“于是乎”单用时通常位于后一分句或句子的句首。例(12)中,“于是乎”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并且位于后一分句的句首。例(13)中,“于是乎”位于句群中后一句子的句首,用来连接前后两个独立的句子。
(12)公共交通工具成了人生旅途的重要载体,于是乎又产生了所谓“满员电车文化”。(1995年《人民日报》)
(13)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迎来送往,坐吃陪请,寻歌伴舞,对学习却不重视不认真,懒于动脑。于是乎,凡开会讲话都要由秘书代劳。(1995年《人民日报》)
“于是乎”单用时还可以位于句中,前后用逗号隔开。例如:
(14)现在,大工业生产,高楼大厦,甚至大厦成群了,那种风花雪月的境界,越来越少,于是乎,文人着笔的地界也日益狭小。(1994年《市场报》)
“于是乎”还可以连用。在叙述语体中,“于是乎”还可以连用,表示在前一结果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结果。“于是乎”连用时,由“于是乎”引导的后续句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另一种是递进关系,表示程度逐渐加深。
(15)不是说人人都会期待一个第三者,而是说期待一种更好的心灵的靠拢和更高的感情世界。于是乎有了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于是乎有了戴晴的《消失了的号音》。(《读书》)
(16)反是觉得这些臭味竟是香味,而且,反是觉得,这许多混合的臭味,是可以膜拜的神圣了。于是乎,你在南洋,就能站足得住,于是乎,你就适应了这一个环境,于是乎,你可以乐不思蜀。(许杰《榴莲》)
例(15)中,因为人人都会渴望友谊和爱情,所以有了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有了戴晴的《消失了的号音》。这两本书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友谊的渴望,是并列存在的。例(16)中,作者先说南洋的榴莲臭,以榴莲之臭又引出资本家的铜臭,帝国主义的羊腥臭,洋奴走狗们的马屁臭等。然后连用“于是乎”引出三个后续句,长处臭味之中,先是可以站得住,然后慢慢就能适应,最后就乐不思蜀了。层层递进,暗讽一些人不断出卖见解、立场、节操和人格的过程。
“于是乎”起连续性顺承连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某一行为事件、现象或想法的产生出现,往往会引出一连串的行为事件或情况的发生。例如:
(17)一个作家的才思才会喷涌,记忆才会复活,想象才会翱翔,感情才会迸发,思考才会愈益深刻,于是乎出现了“神来之笔”,出现了“妙语联珠”,出现了“妙笔生花”。(《读书》)
(18)由于是行政负责人审批,投资主体职责不清,“有人拍板,无人负责;有人借钱,无人还钱”的现象见怪不怪。于是乎,无视风险与效益,轻率决策,酿成苦果。(1998年《人民日报》)
例(17)中,“于是乎”既承接了前面的事件现象,也引出了后面出现的种种现象,如:神来之笔、妙语连珠、妙笔生花,使句子结构完整,一气呵成。例(18)中,因为制度不完善,权责不明,“于是乎”引出一系列不好的结果,展现了投资制度不完善的危害。
“于是乎”起因果性顺承连接功能。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在很多例句中,“于是乎”都可以跟“因此、所以”这些单纯表因果的词互换,且其语义不变。
(19)这些单位购买住房往往只注重地段,不在意价格。于是乎,北京城区内的商品住宅虽然价格高得离谱,但是照样供不应求。(1998年《人民日报》)
(20)双方谈判来谈判去总也谈不到一起,于是乎开工施钻的日子也就遥遥无期。(1993年《人民日报》)
例(19)中,因为北京一些单位购房只看地段不在乎价格,所以商品房的价格再高都有人争相购买。例(20)中,因为村里人和施工人员谈判总是谈不到一起去,所以直接导致公路的施工一直遥遥无期。
“于是乎”起解说性顺承连接功能。“于是乎”引导的分句或句子还可以表示对前一句的行为事件、现象或想法进行总结概括或解释说明。“于是乎”作为连词出现在句子中间,使得解说义更加明显,语义更加通顺自然。例如:
(21)北京的鸡,固然是日陷于宰割忧惧中,但别的地方鸡,就不是拿来让人宰割的?为甚别的地方的鸡就有兴致高唱愉快的调子呢?我于是乎觉得北京古怪。(《怯步者笔记》)
(22)搞市场经济,允许物价放开,等于政府不应再有干涉;商家“宰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正常现象”;于是乎,经营者可以为所欲为,消费者只有任人宰割。(1994年《报刊精选》)
例(21)中,“觉得北京奇怪”是说话人对于前文所论述现象的总结,拿北京的鸡和别地方的鸡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北京是古怪的这一认知。例(22)中,“于是乎”后面引导的句子也是对前文所述现象的一个总结概括。
在探讨“于是乎”的词汇化过程及动因之前,先要弄清楚“于是”成词的时间。已有研究关于“于是”成词的时间尚未达成共识:刘志安(1995)认为连词“于是”出现于魏晋时期,在元代时基本成词[4];范江兰(2009)认为“于是”从先秦时期就进入了语法化的过渡期,在白话文运动后完成了其语法化,成为一个真正的连词[5];李萌、马贝加(2017)认为连词“于是”出现在春秋末期[6]。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语料,我们认为连词“于是”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后长期处于介宾短语和连词并存的过渡时期,直到元明时期才基本成词,不再是介宾短语。
通过检索CCL古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发现“于是乎”最早也是出现在春秋时期。
(23)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春秋 《国语》)
(24)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春秋《国语》)
结合已有的关于“于是”的研究可知,从上古时期,“于是”就已经进入介宾短语和连词共存的过渡时期,且以介宾短语为主;一直到元明时期,“于是”才基本成词。可见,在以上语料中,“于是乎”不是连词,而是由“于是”+“乎”构成的句法结构。其中,“于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于”+“是”构成的介宾短语,如例(23)表示“从这里”之义;一种是连词,如例(24)表示“接着就”之义。此时的“乎”在它们后面都表示语气的停顿。在汉语信息结构中,通常是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新信息为句子焦点。在例(23)中,“于是”后用“乎”表示停顿,从而强调财用和衣食的出处。在例(24)中,“乎”也表示停顿,引出由上文得出的种种推论。
汉语的三音节词很多是在双音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词的构成经常利用已有的词汇成分作基础(李思旭2017)[11]。三音节连词“于是乎”就是由“于是”+“乎”共同构成的,“于是乎”的词汇化是在“于是”成词的基础上完成的。连词“于是”在元明时期成词后,三音节连词“于是乎”也逐渐产生。如:
(25)士启问马绊,驿吏乃言此马黄精也,遇之者辄为所啖。《齐谐志怪》而略此,于是乎书。(元《遂昌杂录》)
(26)父子觉而俱惊,此四坟于是乎获全。(元《遂昌杂录》)
以上两个例句中,“于是乎”都是连词,表示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例(25)中,因为《齐谐志怪》这本书没有记载马绊这一奇异的生物,冯士启遇到了马绊,所以把它记载了下来。在例(26)中,由于冯氏父子被掘坟者托梦,睡醒后感到惊恐害怕不敢再掘坟,所以剩下的四座坟没有被掘,保留了下来。
在明清时期,“于是乎”也主要是作连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27)流罪者悉改充戌,故人有怀土之思,不能固守其新业,于是乎逃亡者十常八九,而清勾之令遂不胜其烦扰矣。(明《贤弈编》)
(28)世人心上都有了这一层迷信,被那善士看穿了,所以也拿这迷信的法子去坚他的信,于是乎就弄出这八个字来。(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在以上两个例句中,“于是乎”都是作连词放在小句的句首。既承接了前面的事件现象,又引出了后面出现的行为结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27)中,因为人都会怀念自己的家乡,难以固守新业,所以逃亡者很多。例(28)中,因为善士看穿了世人心中都存有迷信,所以也采用迷信之法,因此弄出八个字来。
元明清时期的“于是乎”语料共有152 条,其中有143条是位于句首或主语后,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表示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当然,这一时期还有“于是乎”出现在句尾,后面带疑问或感叹语气的情况。例如:
(29)时城内兵力单弱,养甲登城,见旌旗蔽江,叹曰:“其死于是乎?”(清《南明野史》)
(30)盖上以缵高宗纯皇帝未竟之志,奠我大清万年丕丕基,俾天下臣民同享太平者胥于是乎!(清《枢垣记略》)
在例(29)和例(30)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于是乎”不是连词。例(29)中的“于是乎”是一个介宾短语+乎,表示“在这里吗?”例(30)的“于是乎”也是类似的用法,表示感叹语气。
到民国时期,“于是乎”再也没有出现位于句尾或后带语气符号的情况。可见,从民国开始,“于是乎”只作为连词使用。例如:
(31)广州都督唐昭听说此事后,忙让夫人前去看个究竟。于是乎,别驾以下夫人都尾随而去。(民国《古今情海》)
(32)于是乎,声名大振,王孙公子走马灯似地来往于她家,无不以入迷香洞,在照春屏题诗为荣。(民国《古今情海》)
“于是乎”是如何从句法结构演变为连词的呢?我们认为“于是乎”词汇化的机制是句法位置的改变和类推作用。从句法位置来看,“于是乎”的句法位置发生了改变:由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变为只能出现在句首或句中主语后,而句首或句中主语后又是连词出现的典型位置。当一个句法结构经常出现在某一固定位置时,它也会获得这个位置所包含的新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于是乎”由于经常出现在句首,进而逐渐变成了一个连词。
类推可以使重新分析产生的新的语法格式扩展开来,重新分析首先发生在容易语法化的典型句法环境中,然后在强语法格式的推动下,慢慢渗透到其他非典型的句法环境中。“于是乎”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早,但早期的“乎”主要是“于是”后的一个语气词,表示停顿或感叹。后来随着“吗、啊、呢”等语气词的出现,“乎”作为语气词的用法不再常见。到了民国时期,“X乎”结构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于是乎”可能是受到双音节词“X乎”的影响直接类推而成,即由连词“于是”直接加上“乎”结合而成,“乎”只是一个词内成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于是乎”长期存在,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再加上“X乎”结构的普遍存在,那么对“于是乎”由句法结构演变成一个连词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