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平,格 格
(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推动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和良性互动,社区面向学生家长主动开展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指导服务。在终身学习教育理念之下,家庭、学校与社区三种教育的合力发展,会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与途径,以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互补,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及活动场所,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从社区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合作共育的机制已成为新趋势,使学校教育从相对封闭状态逐渐走向开放状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作与互动,丰富各类教育内容,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有效互动的教育资源平台。
1.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下,不断强化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社区和学校合作共育机制是双向互动机制,双方通过共享优势资源、整合优质资源,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形成稳定的协作机制。社区为学校提供各类资源,如校外学习资源及场地、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社区依托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体育场地、电子图书资料等。社区内的各类学校、社区大学与社区教育中心应发挥带动作用,为社区教育资源提供多方互动合作的机遇,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互享。
2.目前普遍存在的家庭隔代教育、家庭教育观念缺失等问题,急切地呼唤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重视
家庭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使社区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社区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与方式。随着家庭教育从封闭状态逐渐转向开放状态,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共育机制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理念,推进家庭教育的良好发展。因此,家庭和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通过整合社区与学校的各类资源,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适应社区家庭教育的发展需求。
1.缺乏相应政策的支撑
目前社区教育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处于完善的过程当中,社区教育与家庭、学校的融合发展缺乏政策制度保障,很难形成合作或者停留在合作的初级阶段。由于缺乏为合作机制保驾护航的政策制度以及具体规定,导致资源整合不力、关系分割等问题出现。只有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才能使家庭、学校及社区有效的合作,避免相互推责以及各自为政的情况出现。可以看出当前制度保障的缺失成为三种教育融合发展的最大阻力,除此之外有关政策法规对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合作开展的经费保障严重缺失,后续资金投入力度更低,使社区教育无法持续开展工作。因此,教育组织机构若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或领导,社区教育与其他资源部门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或者发展。
2.社区教育资源的缺乏
当前我国各地区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出现。有些地区的社区设施比较完善,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原因是投入较分散、知晓度低、重复建设等。还有些地区的社区活动场地、培训基地等公共资源场地严重不足,导致无法面向居民开展线下教育培训活动。大部分乡镇社区教育条件落后,虽然设有文化活动室,但资源建设后续投入低,各类资源严重匮乏,也无法满足居民文化娱乐的需求。可以看出,当前社区资源有限、资源类型单一、人才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制约社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各类学习资源匮乏以及信息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制约社区教育的推进。
3.资源共享机制的缺失
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社区教育独自完成的任务,也需要得到各部门以及多种教育资源的支撑。社区教育仅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国内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社区教育比较落后地区的社区与学校的合作状态是各自为政,社区协调能力有限,无法将各类教育资源有效挖掘并合理配置。在社区中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指的是社区在教育工作进行中积累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无形资源指的是社区还未开发并挖掘的资源,包括周边各类学校、企业、社会机构等各部门的教育资源。因此,构建社区与学校、家庭的合作共育机制,关键是如何创造资源,如何将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共建共享。通过挖掘未掌握的教育资源并合理配置已掌握的教育资源,才能完成优势互补并同时发挥整体效益。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中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各类教育需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区教育作为我国终身教育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推进着我国终身教育事业良好发展。社区教育内容以实用性、灵活性、实践性为主,学校教育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体现出系统性、统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不受专业理论与实践的限制,更多的实现方式是家长自主教育。终身教育的深入发展,推动着家庭、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向社区提供专业人才资源与优质课程资源。社区与学校、家庭做好对接工作,实现社区与学校的教学场所、活动场地、课程资源、人才队伍双向开放与互动。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各类教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进行相互补充,使教育形式呈现终身性,促进终身教育的良好发展。
教育资源的普遍性,决定社区教育需要挖掘资源并充分利用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对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充分认识到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势,进而达到互享互补。教育资源的共享立足于家庭、学校、社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打破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传统障碍,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向社区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学校与社区充分调动资源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服务和帮助,发挥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补足家庭以及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的缺失。社区家庭教育的实行不仅能够为家长带来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改善家庭教育环境,还能促进家庭与学校相互协调发展,最后使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社区发挥资源优势,整合社区内的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指导。通过构建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合作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沟通衔接,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丰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拓展教育功能与教学空间,提高社区人才培养的效益,体现三种教育合作的最大意义。
各个地区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不同,因而教育需求具有一定的区别,这决定了社区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也是社区教育个性化发展趋势的体现。家庭、学校、社区三种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主,为社区居民创造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大环境,这表现出学校、家庭、社区在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同时也表现出家庭、学校及社区对学习者的支持。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与年龄、工作、学历程度、兴趣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出多样化需求形式,如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智能手机的使用、科普教育、技术培训等各个方面的教育需求。通过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有效互动,提供双向与多向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如学校服务于社区居民,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学校依托于家庭等方式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有效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教育机制,通过掌握社区居民的日常学习需求,使社区教育服务更具针对性,如社区教育课程的有效建设、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推进,都会成为影响社会群体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发展的目的是在满足教育需求的同时,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学校是社区教育人才队伍的主要来源之一,社区在已有的课程资源基础上,鼓励学校各专业教师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邀请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学习效果和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这有益于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等。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不再局限于理论学习,他们更需要掌握职业技术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提高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资源的开放利用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做到数字化资源共享最大化。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依托,不仅是单向提供资源,而是要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合力机制,社区通过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全力支持学校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团体活动、科普教育、安全教育体验等,为青少年提供不一样的学习空间。构建学校与社区双向互动的教育合力机制,需要统筹开发学校资源与社区内各类学习资源,进而形成社区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
家庭教育不仅是家长的工作,也是学校、社区等相关部门应承担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校与社区紧密的合作,对于家庭教育服务给予支持,链接社会资源,发挥社区、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科学指导专业能力。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助于提高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意识,起到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作用,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引导与服务。首先,社区需要整合资源,邀请家庭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或家庭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供定期公益讲座,例如,以探讨相关案例的方式,分析家庭关系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讲解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则。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线上视频直播课以及优质微课程的推送,如合肥社区大学创建的“父母‘童’学公益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家庭教育学习方式,通过整合并利用各类家庭教育资源,将优质的课程资源“送进”家庭,为社区家庭教育发展带来新思路。此外,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开展身心健康发展专业指导服务以及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突破传统教育思维,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把互联网深度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贯穿于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的全过程。为适应信息化时代与人们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字化学习将成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社区应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建共享的学习平台,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呈现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需求。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家庭—学校—社区” 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依托网络信息联通平台实现家庭、学校、社区之间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根据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提供学历、非学历、职业技能、科普知识、身心健康教育等内容,推进以视频资源为主,电子化的文献资源以及音频学习资源为辅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习模式丰富多样、学习体验更富智能性。“家庭—学校—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实现社区居民与学校、社区的互联互动。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类图书馆以及学校线上学习资源的整合,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使社区居民以更加便利的形式参与在线学习,浏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同时,促进社区居民与学校和社区的有效沟通互动,发挥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效益。
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融合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路径和方式。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的,通过社区与学校的资源共享、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学校—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环境,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从而适应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