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民族打击乐作品的教学策略探究
——以绛州鼓乐《老鼠娶亲》为例

2021-12-31 05:10:35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打击乐老鼠乐器

肖 妍

(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大学附属尹山湖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4)

中国民族打击乐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管弦乐器,仅用打击乐器却将音乐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本文以中国民间艺术之瑰宝的“绛州鼓乐”——《老鼠娶亲》为例,从教学氛围、音乐要素、对比欣赏、创造实践等几个方面粗浅探究中国民族打击乐作品的教学策略。

一、制造音乐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中学生经过小学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力与判断力,如果教学过程简单枯燥,则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将无法达到这类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因此,音乐老师在上这一类型的欣赏课时,可以在导入部分加入与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并配上相同风格的音乐,或者从学生已有认知的反方向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老师在教授《老鼠娶亲》这一课程时,首先在导入时设置几个小问题,提问学生对老鼠的认知有多少。大部分学生对老鼠的最初印象都会是负面的,这时老师将话锋一转,跟学生谈一谈老百姓们对老鼠的关爱以及关于老鼠娶亲的传说故事,讲述这类相关故事的同时,可以加入这部作品中热闹的音乐段落渲染课堂氛围,同学们知晓原来民间还流传着大年初三给老鼠娶亲的传说,这一故事中的情节与学生本身对老鼠的认知背道而驰,从而可以有效、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迫切地想知道老鼠娶亲的具体流程以及会发生哪些趣事。但是老师需要注意的是音乐课程的教学最终要回归音乐作品本身,特别是器乐作品的教学不能忽视乐器这一要素。因此,老师可以在导入的最后向学生提问:刚才老师的配乐用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老师可以出示一些不同乐器种类的图片,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在这一环节给学生一一介绍《老鼠娶亲》中所运用的几种主奏乐器,最终将话题回归到中国民族打击乐上。

二、善于渗透音乐要素,结合运用肢体语言

打击乐作品不像声乐作品一样有歌词来辅助理解,在这类音乐的欣赏过程中,通常是没有文字提示的,且所用乐器种类单一,均为打击乐器,这就需要欣赏者通过多种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读懂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一首打击乐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非常多,包括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诸多方面,正是这些音乐要素的不断变化造就了打击乐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老师应当将这些音乐要素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仔细剖析,并通过肢体动作切身体会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知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所以,在《老鼠娶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全曲欣赏之前先进行片段式音乐教学,将乐曲按照故事情节分为“准备出洞”“娶亲路上”“拜堂成亲”“抱头鼠窜”四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准备出洞”环节,作品在短短的两分钟内要表现老鼠准备出洞时的心理状态、行为动作以及周遭环境,作曲家在描绘老鼠不同的状态时运用了不同的乐器、速度、力度,首先是运用木鱼快速与慢速的敲击表现老鼠的脚步的快速与停顿,运用忽强忽弱的鼓声制造紧张的气氛,用轻轻的三声锣响表现出故事发生的时间,老师通过语言和肢体的引导让学生注意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肢体动作在绛州鼓乐中的重要性。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敲击相关打击乐器,并配上老鼠的一些特征性动作,感受乐曲的趣味性。同样,在乐曲的第二部分“娶亲路上”中涉及老鼠去接新娘途中的步伐与心情,老师在分析老鼠娶亲的心情时可以将其中典型的节奏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这一节奏把自己想象成即将去接新娘的新郎官,模拟一个抬花轿的姿势跟着节奏晃动自己的身体,从而切身体会小老鼠的走路姿态以及当时的心情特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曲家创作乐曲的巧妙之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对比学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对比欣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中各种音乐要素的用意,更能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对比中寻找美、发现美。特别是在打击乐作品的欣赏中,由于没有曲调的进行,我们更要注重节奏、力度和音色的变化,从而进行对比理解。比如,在《老鼠娶亲》的第二部分“娶亲路上”中,涉及一个娶亲步伐的变化,这种步伐的变化同时伴随着老鼠心理活动的变化,如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这种多层次的音乐赏析,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将步伐变化的不同节奏提炼出来,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欣赏,让学生发现节奏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呈现出的步伐的节奏由简单稀疏逐渐过渡到丰富密集,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走一走这几种不同的节奏,切身感受步伐变化的同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演奏中,多方位体会打击乐作品的魅力。作品第三部分“拜堂成亲”是整首作品的最高潮,但这一部分所运用的节奏在第二部分也出现过,那么,相同的节奏怎样体现出音乐情绪不同的呢?老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继续对比欣赏两段音乐,看看是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导致的风格变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精心设计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欣赏课本身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课程,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足够的创造空间,老师需要打破常规,创新教学方式,高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音乐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老鼠娶亲》是绛州鼓乐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恰到好处的力度与节奏,更重要的是简洁而不失精彩的结尾——“抱头鼠窜”。老师在讲述第四环节的时候可以制造一些神秘感,把故事结局的决定权留给学生,《老鼠娶亲》中小老鼠们在欢天喜地地举行完婚礼仪式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老师可以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到两件乐器,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给老鼠娶亲制造一个结局,并上台用自己的打击乐器将自己的创作展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在此之后,老师再出示“抱头鼠窜”,这一段音乐仅用了几十秒的时间,用一只猫的出现打破了热闹的气氛,老鼠仓皇而逃,音乐渐行渐弱,最终结束全曲。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伟大之处,也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老师应当在上课过程中牢记审美主义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围绕这些课程标准深入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仅有的四十五分钟课堂中努力渲染情境,塑造艺术形象,最大限度展现出中国传统打击乐作品中的美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猜你喜欢
打击乐老鼠乐器
学乐器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06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魅力中国(2019年20期)2019-12-18 13:36:06
乐器
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 10:56:04
老鼠开会
大灰狼(2018年1期)2018-01-24 15:53:20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笨猫种老鼠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
奇妙乐器
琴童(2009年7期)2009-07-20 10:06:42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