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的方法

2021-12-31 05:10:35王美坚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方程式生活化教学方式

王美坚

(广东省江门市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江门 529000)

生活中哪里都充满学问,初中化学知识更是遍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包括“衣食住行”。在日常教学中,化学老师应该有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意识,让逐步学生意识到化学对他们真实生活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了化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将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用生活的方法进行探究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将化学课本内容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1]。

一、导入生活疑点,激发学习兴趣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看来,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兴趣对人们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下,兴趣对学生学习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做到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求,教学生所需。教师在课堂前导入学生关心的问题,与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下获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2]。

例如,在初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问题,向学生提出生活疑点: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71%,而我们国家为什么还是水能源不足的国家?我们人身体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人们常说的人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喝水这是为什么?那么,水在我们生活中如此重要,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淡水可以解渴供人类饮用,而海水却不行?教师可以带着这些关于水的问题进入教学,组织学生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水资源的短片吸引学生的目光,以此让学生更加专注课堂内容。通过问题教学导入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呼吁学生保护水资源,阐述水在地球上的重要性,水对于人类说是稀缺的,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让学生养成不浪费水的好习惯。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升教学习效率

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方式首先要求教师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探究和了解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化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自身经验看待化学知识,引起学生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创建情境时,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创建符合本节化学课内容的相关情境,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3]。

例如,在初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化学式CO(NH2)2的计算”时,将复杂的化学公式里的元素比作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会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颇感兴趣。教师把这个方程式比作一筐水果,C当作桃子,O当作草莓,N当作苹果,H当作香蕉。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现在如何求这筐苹果的质量?”学生回答“将它们各自的质量相加。”老师再次提问“这筐水果中有多少个桃子,草莓,苹果和香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回答出“1、1、2、4”。在这样的情境下,老师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且学生可以明白哪里用乘法哪里用加法。让学生更简单、清晰的明白方程式中的原子个数比就是不同水果的个数比,单个元素的质量比就是不同水果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我们某种水果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含量。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把问题简单化,这样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计算方法。

三、利用生活材料,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是初中学习中一科较为基础的学科,它蕴含着许许多多枯燥无味的化学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往往都需要学生记忆并熟悉掌握和运用,此外,还有许多知识点是需要学生进行区分记忆的,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在这种现象下就需要教师寻找身边生活中实际的物体来代替,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将生活中接触的物质变化带入课堂,学生就可以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教师寻找新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常见的物质来解释化学方面的知识,学生就能熟悉掌握知识,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初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中,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要教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只是对铜和铁有稍微的认识,但是对于铝、锌等重要金属不是太熟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将四类金属依次做实验,并把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完全是被动学习。想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就要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尽可能多的这四类金属,如锌片、铜丝、铝线、铁钉等,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提供实验所运用到的试管和适量的盐酸,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究实验结果。这样的方法远比教师自己讲的结果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在今后的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化学水平,提升教学效率。

四、关注日常生活,注重学以致用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不仅要将教学情境生活化,更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将课堂上的知识融入生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处处体验在生活中,完成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

例如,在初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与碱”的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老师在学校医务室拿来几瓶碘酒,则学生带来了家中的白馒头和白萝卜,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分组,在小组内观察碘酒分别滴在白馒头和白萝卜上的颜色变化,得出“淀粉遇碘变蓝色”这个结论。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同学们把剩余的馒头放进口中咀嚼一分钟,然后把它放在培养皿上”学生纷纷照做,“把放在培养皿上的馒头滴入碘酒,看看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蓝色淡了很多。”这时候就可以得出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进行了初步消化。在课堂最后,教师布置问题“用碘酒去辨别家里的鱼丸、肉丸看看是否掺有淀粉。”学生对这个课后作业都很感兴趣,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背景下的化学教师要将新型的教学方式带入课堂,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化学知识,要合理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入了解生活,并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猜你喜欢
方程式生活化教学方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巧配化学方程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挑战一级方程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教养方程式
妈妈宝宝(2018年9期)2018-12-05 02:19:48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