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平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发展城镇经济的战略倡导下,各地兴起了“小城镇”建设的工作,至90年代末千篇一律的现状日益凸显.在国家引导之下,小城镇建设进入了“特色”转型阶段.以体育为“特色”的小镇建设模式脱颖而出,逐渐形成引领之势.为避免在特色凸显上的趋同,国家将“体育特色”的内涵进一步细化为休闲、康养等6类[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也由此形成;至2019年《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的发布,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科学化体系也趋向成熟[2].纵观特色小镇的演变历程,不乏众多失败的案例[3],其实质是“特色”不特.笔者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要科学延续,就必须在“特”上充分研判,推出别具一格的特色,破除“一哄而上”的思维,避免“一哄而散”的必然结局.由此本文尝试以甘南区域化选址为基准,以藏族体育文化为“特色”的核心,实现“藏族体育”与“运动休闲”小镇的协同构建.
国家“治藏方略”实施的主旨,是以“兴藏富民、凝聚人心”实现4省藏区的长治久安与经济发展.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传统体育文化有益于“凝聚人心”,在甘南民族地区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运动休闲体育小镇”是实现甘南藏区经济发展与人民富足的有效途径,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外显“稳”“富”,内在逻辑上具有趋同性.同时,甘南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交汇点,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就变得必要而紧迫,这与习近平多次提到的“一带一路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坚持文明互鉴,求同存异,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指示相统一.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受制于恶劣气候、传统保守的发展理念等因素,经济社会水平长期滞后,城镇人口约26万,城镇化率仅为约36.0%.2019年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综合收入实现了增长16%的历史突破,但总量仅有74亿元,印证了甘南地区“增长快、底子薄”的整体现状.较高的增长率得益于甘南州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快速崛起,使一些依托旅游、文化的小镇发展迅猛,形成了如冶力关镇、郎木寺镇、拉不楞镇等旅游特色小镇样板,助力了甘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以甘南资源优势的现状审视其开发而言却相差甚远,以旅游产业支撑为主的“特色”发展显得尤为单薄,传统体育在协同发展中一度遭受“冷落”.因此,探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当地“运动特色小镇”协同发展的契合因素就变得尤为迫切,这也是实现二者协同发展,助力当地全面进步的必要路径.
甘南州古属“西羌”之地,孕育了众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文化,也间接印证了早期甘南藏族体育文化的起源[4].在拉卜楞寺的壁画及典籍中,就有赛马、北嘎、举石等活动的描绘与服装、鞋、护具等装备的刻画.又因其地理上据守三省交界而位置独特、历来便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宗教体育交融共生,如藏传佛教熏陶下的法王舞、火定功、破定法等;神秘苯教中的巫舞等物质文化形式[5].同时这里又是历代军事争夺的“要塞”,延续着军事烙印的体育形式,如骑、射、摔、围、捕等;又有色彩纷呈的商贸自卫体育形式[6],如蹬棍、拌棍、耍光果、跳锅庄等;境内南部农耕文明与北部畜牧文明碰撞互鉴,诞生了如攀岩、投掷、渡水、武舞等部落特征的体育形式等.这些不同本源的体育文化在经历碰撞、融合,省察、内化等发展历程,源源不断地为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其五彩斑斓的物质文化生态.依文化的结构而论,其在物质层面表现得最为丰富,直观表现在项目种类、装备书籍等方面,并根植着草原游牧文化特征和黄河流域藏民族文化的系统基因,表现出甘、青、川藏民族体育文化的共性,但又受甘南境内“白龙江”、“大夏河”、“洮河”等流域文明的熏陶而有所不同.
近年来甘南州依托旅游文化平台,以体育品牌赛事为引领,先后试行以赛马、大象拔河、锅庄舞为代表的大型民族体育文旅活动;尝试在景区开展锅庄舞、骑术、射箭等项目表演,并让游客亲试身手,这些手段的实施,向外展示了传统体育的风采,也为“融合”积累了经验.但二者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嫁接”.因此,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纳入甘南小镇产业的发展中,一方面在物质层面要通过资源的整理、开发等手段,将适宜开展的项目(如骑术、射箭、锅庄舞、藏式瑜伽等)、直观生动的书籍壁画、遗址等内容更多地进行推介;另一方面要对部分具有健身与休闲价值的项目(如堡垒球、投石进洞、古朵、吉韧等)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是项目的改造、或程序的简化、或相似内容的合并等,这对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大有裨益.
原始部落时期,甘南藏族人民崇信万物有灵而尊山敬水以“天”为上[7],体育的活动形式更多地表现在祭祀或生产生活,没有形成体育的审美观与健身意识,经历了漫长演变的社会文化变迁,人们在繁衍生息中逐步深刻领悟到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深刻的认知左右了藏族传统体育在制度与精神层面的嬗变,也助力了体育文化的生态构建.加之甘南藏民族长期信奉佛教的传统,诸事皆以宗教教义为模范,影响着甘南人民的服饰、习俗、居所、保健等诸多方面,展现出如敬献哈达、敬酒茶、鞠躬等传统礼仪;球品、体育精神等道德标准;赛规、奖励、场地等具体规定;追求健康、展示力量、彰显华丽、生命至上的民族价值观,衍生出动修、养护、勤走、搓身等体育休闲保健方法等.
审视这些文化,不难看出其内涵的深厚与久远的历史,在当下社会逐步凸显其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优势,这些价值体现在其文化的精神与制度层面,也承载着甘南藏族人民的集体意识.这种体育文化之所以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精神之中,是复杂社会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承与融合这些文化必然要以精神与制度层的“移植”为根本,让游客领略到藏族体育文化独特的人文魅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甘南州顺时而动,一批文旅特色小镇迅速崛起,如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夏河县拉卜楞镇;以高原生态为特色的临潭县冶力关镇;以风情体验为特色的临潭县城关镇;集宗教文化、自然景观等为一体的碌曲县郎木寺镇、获“甘肃特色气候”小镇殊荣的迭部县扎尕那镇、土司制度与风情文化特色的卓尼县木耳镇等等,可以说小镇特色韵味的外现,离不开传统体育文化核心层面的植入.
以国外众多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模式为鉴,其成功者均是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为必备,构建特色优势体育品牌,促进区域资源融合发展的.当地特色体育项目无疑是最好的资源,更要兼具“度假、旅游”等多种支撑,充分满足消费大众“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的心理意愿.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余脉,其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广泛分布着草原、森林、河流、高山、溶洞、丹霞、湖泊、高寒沼泽等多种自然生态;“腊子口战疫遗址”、“八角城遗址”、“拉卜楞寺院”等众多历史宗教景观;又有表现藏族特色服饰、医药、饮食等的人文风情景观等等.传统知名景区,如“拉卜楞寺院”、“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郎木寺”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称道,一批新兴的旅游景区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追捧,如扎尕那景区、甘加秘境等.甘南州被(中国社科院等组织)誉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区域”、“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UNHEP )等,并被纳入美国《视野》、《探险》等旅游权威杂志....这些资源为体育、文化的弘扬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为实现体育、旅游、文化的融合建设提供了可能.
甘南州以国家“兴藏战略”为契机,依托丰饶的体育旅游等资源,以品牌体育赛事为驱动,突出民族、传统、高原的体育特色,成功举办了“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寻梦香巴拉·圆梦冶力关”—中国拔河公开赛”、“中国·碌曲”—千人锅庄舞大赛等大型知名体育赛事.其中多项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年,成为向外推介甘南的“体育名片”,并成功吸引众多商资、游客、体育爱好者广泛参与,助力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2016—2018年,甘南州成功举办各类型赛事26场次,签约体育项目12个和引资1.6亿元,体育品牌赛事初具“较大规模、届次延续、县域联动”的良好局面,促进了辅助产业的协调发展.品牌赛事的推介,促进了民族体育的弘扬,也会引领藏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革新,促进整理、创新、开发、融入等工作的实施,也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入构建了一个“浓郁”的环境.
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以此而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犹如树木之“根”、之“本”[8].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是“根、本”赖以根植的土壤,根基“厚植”则“木长”才能产生文化产业的“巨大树荫”.因此,藏族传统文化根基的培育要注重多样化的途径,以藏族体育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厚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在传统文化中植入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因,将如朵迪舞、射箭、赛马等项目纳入其中;打造以藏族传统体育为中心的甘南传统文化区域性生态,这有助于缓解外在冲击下传统体育的生存压力;借助体育小镇建设使传统文化融入运动休闲生活之中等措施,是彰显特色文化、实现“厚植根基”的必要路径.
文化是一种集体意识,任何文化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不同精神价值与生活方式碰撞与融合的一种烙印.从外部环境审视,现代信息社会加速了文化交融、摩擦、碰撞的节奏,相对封闭的文化壁垒越发脆弱,数字鸿沟也逐渐填平[9].不同文化间不断求同存异,或互取养分形成精华,或宜时依势剔除糟粕,也逐渐成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现代体育的冲击等种种外因,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因此,改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不仅需要注重其本身的培元固本,更需要通过外部交流而吸纳创新.小镇“特色”的构建,首当其冲的是要破除“固步自封”的传统优越感,始终秉持“开放保护”的文化发展理念,借助“小镇”的有效平台,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融,形成当地原生态体育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要规避自身特色与大众特色的趋同,注重自身特色的挖掘整理,进而体现本区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特质.诸多实例如:承德市的满族特色体育小镇、上海青浦区帆船特色体育小镇、浙江苏孟汽车运动特色小镇、河南嵩皇武术小镇等等,均是以挖掘自身优势体育文化,通过特色体育形式彰显独特文化气质,形成稳固的小镇特色运营模式.反之,这些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通过传统的、特色的或优势的体育项目的充分挖掘与整合,形成了自身小镇特色的标识,使得这些珍贵的特色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因此,以选址甘南地区为基准,以资源丰厚的小镇为样板,实现优势体育资源的融入,以促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孵化,使二者的结合形成产业.这就需要我们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归纳、科学的整理、合理的利用与适宜的创新,将其内化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心特色竞争力,既能促进其良好的传承,又有益于其弘扬与发展,为文化的交流疏导出通畅的渠道,促进民众产生自觉、自信的文化认知.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夺目的华珠,现代化建设需要其彰显凝聚功能、价值创造与民族生命力延续的魅力.甘南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为此提供了可能,丰富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现小镇之“特”的标识与基石.甘南“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既是对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小城镇”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相互依托、互为利益的共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