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模式探究

2021-12-31 05:10:35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导图高中历史概念

王 冰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音乐学校 山东青岛 266000)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中的各项关系拥有多角度的认知,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从而以点及面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和历史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采用了图文并重的技巧,能将各主题间的关系以层级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并用图像、颜色与主题关键词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原本抽象的层级关系以形象化的形成呈现出来,具有非常强的思维和记忆功能。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型的思维辅助工具,可将众多节点围绕主题中心词以射线进行连接,每一个节点也可以是另一个中心主题,使庞杂、零散、凌乱的知识点间建立起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开启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建立起个人的数据库,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实用思维工具。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点众多且较为繁杂的学科,学生面对高密度的文字和知识点很容易产生疲劳心理,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高中历史给学生留下了知识体量大、记忆点多、枯燥乏味的印象,导致学生常常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走神、学不会、效率低等现象。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改变了这些现象,具体作用如下。

(一)简化知识结构,增强学习趣味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以图形、线段的形式进行有序连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每一次教学活动中的高潮,使学生在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注意力持续高度集中,枯燥、凌乱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变得更简练,大大简化了知识结构,同时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知识网络,强化知识联系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牢牢把握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网络,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则突出了知识间的关联性,能将零散的内容围绕主题中心词进行整合,不仅能帮助学生轻松建立知识结构,学生也能根据知识的关联性找到理解记忆的切入点,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培养历史思维,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教学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思维辅助工具,能使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思维,以主题中心词为核心展开一系列的知识联想,从而使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1]。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一)在教学设计中运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前的必备环节,包含学情分析、课标解读、板书设计等多个方面,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在正式上课前将整个教学活动以图形的形式进行预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教师课前运用思维导图,能对学生、知识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细致分析,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对教学环节中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探索,对整体教学脉络进行把握,可为课上更顺畅、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板书设计,能使教师在口头讲述时保持知识的高度集中,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探索多种思维导图类型,使板书设计更加新颖和多元化,能为接下来的历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打造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

1.新课导入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一堂精彩的历史课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环节要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重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学习“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高二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同时具备基础理性思维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中心词,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进行知识联想,新颖活泼的教学能很快调动起学生的活跃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结合知识储备,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展开思考和探究。学生边联想边绘制思维导图,可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既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能使学生在联想、分析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逐渐建立起新史观,对“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形成认知上的统一。

2.概念解析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进行的本质概括,具有凝练、抽象的特点,是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内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历史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中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因此,历史概念通常也是历史知识的框架,是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石。在学习历史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概念中的元素进行由浅入深的解析,便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这课为例,“文化”“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的着眼点,其中“文化”二字既有“文”的表象,同时也有“化”的内涵,教师可以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细化概念内容,使学生逐层深入、抽丝剥茧地以有形的文化为载体来理解“化”的内涵,从而深刻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概念,在鲜活的历史事实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2]。

3.笔记整理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记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笔记整理环节科学运用思维导图,将整堂课的主干知识以括号式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不仅能保留知识的完整性,也能够避免学生在课上本末倒置,只顾一味记笔记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和中途开展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快结束时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当节课的知识内容,并引导学生从主干知识中再细化详细的知识内容,使学生不仅能快速完成当课笔记,同时进行知识回顾,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中华文化作为中心词,以交流发展、世界影响作为框架,以具体历史事件作为分支,这样既能整理出本课的知识脉络,也能细化知识内容,可大大提高学生记笔记的效率。

四、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改变学生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突出知识间的关联性,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记忆更牢固,也能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梳理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建立起知识体系,打造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猜你喜欢
导图高中历史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幾樣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