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霞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 广东广州 510700)
小学数学是一门理科科目,在很多时候教师不会把数学教学与德育联系到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数学教学,善于发现数学中的一些道理,将其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点,还需要有良好的品行。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还处于成长阶段,好习惯还没有培养好,所以,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也格外重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虽然高年级的学生能够明白事理,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逐渐变得稳重,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更好地发展[1]。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虽然不用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穿插着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往往很多学生会很疲惫,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历史来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充实自己的思想,而且,在教师准备这些史料过程中,能够将整个课堂的氛围牢牢把握,让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更加高涨,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可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思政课不仅应该是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进课堂,让他们感受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更好的品质,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2]。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模仿教师的行为,每天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观念,给学生传输正确价值观,让他们能够从身边人群中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慢慢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重要作用。学生对教师有特别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而且这样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表现良好作风,在课后更要用认真、实在的精神对待学生的每一本作业,每一次辅导,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不用再教学生,他们就能够自己向身边的人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会有一些攀比现象,争强好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竞争机制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在这样的机制中学会尊重同学,明白事理。
比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百分数”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融入其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存钱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银行利率进行理财,让学生快速计算哪一种存款方式在5年后收益最大。让学生抢答相关问题,这样能提高学生快速精确计算的能力,也能让他们从中明白尊重他人、尊重竞争机制很重要,从而促进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将相关数学家的故事整理成教学内容,通过数学家的故事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及进行德育教育能有效推动教育的发展。通过故事的讲解也能让学生明白该知识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让他们学得更透彻,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比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圆”时,可以找一找关于祖冲之的相关故事,通过他对数学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在对刘徽的割圆术精度达到很高时,祖冲之还是主张“虚推古人”,自己不断挑战自身的算术极限,最终取得很高成就,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形成严谨治学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德育与数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深度融合进去,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品质,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史料,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之余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为今后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