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尊重为前提优化幼儿生活环境
——认识与践行“儿童第一”价值观

2021-12-31 05:10:35郭隆学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会创设幼儿园

郭隆学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 重庆 400020)

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儿童第一”的价值观,把幼儿园真正还给孩子。那我们该如何认识、理解和践行“儿童第一”的价值观呢?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思想,将孩子的生命健康、生存权利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1]。

一、以尊重为前提,重视幼儿学习品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尊重是从心理上的理解、包容和认可,是行动上的支持与帮助,孩子是鲜活的生命,同样有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对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倾听,抱起来沟通,牵着手前进”[2]。

“只要有利于孩子的事就去做”,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首先要树立“儿童第一”价值观,做任何事都要想想,这样做是否考虑到了孩子优先的原则,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利,怎样做才会更加有利。我认为,“儿童第一”的思想应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在已有水平上不断提高,尊重儿童的心理自由,尊重儿童的自尊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二、优化幼儿生活、学习与发展环境

环境创设是教育的“隐形课程”,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幼儿园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有形的物质,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师风园风等可归于文化环境,师生关系、教师的教风和人格特征可归为心理环境。

(一)从细节入手,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幼儿生活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方面,结合新幼集团综合大楼的修建,我认为在环境打造上除了要遵循基本的安全卫生、教育目标相一致、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经济实用等原则,更重要的是突显师幼共同参与和园所特色文化的原则。一是要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综合大楼特别是室内环境创设,应充分让孩子参与,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设计、参与布置。虽然孩子的作品效果不一定很美,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巧妙的构图、精巧的设计。参与环境创设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动探究和学习的品质。还能增强其责任感和成就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二是创设艺术特色的环境,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大楼整体及局部的色彩、造型、结构布局及物品摆放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视线范围和高度,考虑到孩子的使用及操作方便,看得见才美,做得到才会感兴趣、有体验。新幼的美术特色要充分彰显在环境创设中,让孩子们在具有童趣又有艺术气息的幼儿园环境中感知艺术美,学会欣赏美,大胆表现美和创造美[3]。

(二)转变角色,调整行为,优化幼儿学习与发展心理环境

教师要促进角色转变,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师幼间要形成融洽、和谐、平等、健康的人际关系,所有的幼教人都要为幼儿营造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优化幼儿学习与发展环境而不断努力。

1.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摆平自己与幼儿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幼儿。要走近幼儿,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追随孩子,解读孩子,努力成为幼儿亲密无间的朋友。如从简单的与幼儿互相打招呼问好,得到幼儿帮助时道谢,干扰幼儿时说对不起等日常行为做起。教师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这样既能在有形之中缩短大人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没有压抑和恐惧感,又在无形中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大人一样是平等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2.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孩子的优点

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活动。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捕捉并分析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要善于把握最佳教育时机,走进童心世界,读懂儿童这本书。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个别差异,不能轻易地批评孩子,不能过分地批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做个有心人,设身处地地为幼儿着想,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要对幼儿寄予希望,多说“你能行”,学会等待,给孩子们成长的时间。

3.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表扬和承认的需要

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的缺点得到抑制。教师应创设机会,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教师要用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目光去探求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但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而应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

教师还应充分关注幼儿内在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和引导,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生存,让每一个孩子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教师还应寻找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创造条件去激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4]。

让我们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我们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让我们用师爱陪伴孩子的成长,用宽松营造孩子的学习,用接纳满足孩子的需求,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快乐。让我们以尊重为前提,不断优化幼儿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快乐,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真正的主人。

猜你喜欢
学会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学会分享
爱“上”幼儿园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