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传承的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研究*

2021-12-31 15:47赵红云
关键词:美术特色区域

赵红云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中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则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基于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开展了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和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课程建设的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破解课程建设存在的趋同化、“西式”化、特色缺失等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主要表现在,育人目标聚焦文化思维构建和能力提升,课程设计及评价探索文化价值创新路径,理清美术课程应有的文化内涵逻辑,归纳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系统梳理文化传承策略。这也是应对地方高校美术教育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的理性选择。

1 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定位传承文化的新认知

美术作为人类表达和传递情感与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人类社会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认知感觉。由此,从文化的本质属性出发,准确把握美术文化当代发展的内涵和要义,回答传承文化的哪些核心要素问题,可使美术课程建设定位新目标、确定新方向、制定新标准。

1.1 美术课程是文化符号的集合

符号是文化载体[2]。美术是人类文化视觉符号重要表达形式之一,是文化创造与传承的媒介和中介。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推进,美术所体现的文化符号,展现着文化生成演变的规律,美术课程则体现了文化符号的集合。基于文化传承的美术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坚持从文化符号的角度定位课程建设目标,推动文化符号的集合表达与美术技艺技能相融相通。中华传统的美术文化符号以“源”和“体”表现天、地、人大宇宙大系统[3],西式美术文化以“流”和“用”表现人类社会的子系统。前者突出了文化符号隐性、制度化、心态化、大众化的属性,后者强调文化符号的显性、生产性、行为性特征。重新强调美术课程回归创造和传达文化符号是本质属性的体现,符合美术对于人类社会文明文化传承的发展规律要求。其次,需要在保障美术课程满足技艺技能培养内容设置的同时,对照美术课程文化内涵高质量建设标准。就当下的现实状况而言,美术课程建设更多地做到了“流”和“用”的技艺技能内容供给、效率提升、质量提高等高层次问题,而作为文化符号的集合输出性建设则处在争取“一席之地”并努力扩大、巩固其内容的基础性、生存性问题当中,这个需要逐步缩小两者的差距,从而趋于科学平衡。

1.2 美术课程是文化价值的呈现

文化价值的产生源自于文化需求,其特定内涵是要同时兼具文化的需求者与承担者的双角色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这就包括了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然而,美术课程符合文化需求者与承担者的双重角色定位,一方面作为高品质文化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本职需求,需要有高品质美术文化资源输入,融入课程,符合作为文化需求者的特质;另一方面作为高品质文化的供给方,美术课程要以美术作品反映一定的文化形态属性,符合作为文化承担者的特质。如同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将人们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美术形式,用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文化输入;同时又以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呈现和推动新的高品质美术作品,形成文化输出。此外,美术课程的教与学建立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美术作品的技能传授与新作品的产生中,创造者与应用者产生了应用价值;在继承审美与发展审美中产生了审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价值、应用价值、审美价值都是建立在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当中的。

1.3 美术课程是文化思维的载体

文化思维是指运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所创造的最新精神成果来认识事物、统一意志、指导实践的思维方式[5]。美术作品源自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发现并创造出来的,以特色的艺术形式表现客观事物存在,承载着人们的审美理想和道德信仰,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美化生存环境、统一审美价值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引。因而,文化思维是美术文化的核心,美术课程也成为了文化思维的载体,美术课程的定位则有赖于文化思维理解和掌握。应对当前文化多元性对美术课程的准确定位形成的挑战。一方面是坚持习近平文化逻辑思维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的根本指导,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文化发展指导思想自觉和文化属性自觉相统一,把握美术文化发展规律,研究新时代美术文化理论和实践问题[6];另一方面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推动美术课程发展。“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而实现文化自强则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文化,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也是美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定位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

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中文化传承的质量提升和标准划分,首要问题是建设原则的确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7]为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原则明确了方向。

2.1 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因地制宜原则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是传承和发展区域民族美术文化和本土美术文化的重要载体。[8]当前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融入区域美术特色资源的理论和实践尚在探索阶段,其一,对区域文化特色的调查大多停留在可视化表达方式的技艺性临摹研究,对其思想文化内核的深层次调研及挖掘尚有不足,无法产出能准确表达区域人们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思想内涵的美术作品,更无法产出能统一和引领区域人们意识形态的高阶文化作品,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其二,区域文化引入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尚在以某一文化符号或者特点代替整体性研究的阶段,这样的课程建设仅仅做到了一隅或一个视角的文化特色呈现,整体性研究视角,或整体性研究范式尚未形成。因地制宜的原则,是要将本区域文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凝练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并整体性呈现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民众意识形态共识和文化新思维,提炼文化新价值,供给高品质美术文化生活。

2.2 呈现鲜明课程特色的因校制宜原则

课程特色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核心,体现学校育人方向和课程价值,既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特色化发展。当前地方高校美术特色课程建设存在为特色而特色,脱离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整体规划,课程建设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内涵挖掘与专业整体建设的谋划,出现技术性与人文性脱节,或单一性建设的“两张皮”现象,没有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特色课程。因校制宜原则,是要将美术课程特色与地方高校定位、办学特色作为整体考量,实现课程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供给课程特色的整体性设计。

2.3 把握教材与区域资源关系的因课制宜原则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构成。教材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工具,是学校办学定位的表达,是保护和传承区域文化的水平要求。当前的教材建设中,相较国家标准教材的选用,基于特色课程建设需求的教材建设相对薄弱,存在区域文化意识不够强烈、区域文化资源研究不够深入、教材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教材与区域文化资源的建设路径与渠道尚未构建,以至于教材建设跟不上课程建设需求。因课制宜原则,是基于区域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目标,打破区域文化资源融入美术特色教材建设壁垒,构建区域文化资源整体构架为基础,以特色模块或特色层次递进式系统吸纳各类文化资源融入美术课程特色教材,奠定地方高校美术课程的建设基础和教学遵循。

3 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定位文化传承的新策略

美术通过可视化的文化符号,表达区域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演变,并随着生活和劳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经历长久的积淀,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视觉审美以及传递出来特有的思想文化。因此,聚焦区域文化特色的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建设,要因地制宜地从本区域的文化标识和文化符号中,汲取相关资源加以使用;要注意系统性、整体性规划;构建文化建设共同体,推动文化建设新发展。

3.1 课程目标:发展新时代区域文化新标识

课程建设建设目标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高度相关且满足发展需求上。结合区域美术文化发展的新时代特征和文化强国的建设需求,对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美术发展和美术人才培养既是学校特色建设需求,更是课程特色的第一需求。同时,地方高校美术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课程标准的确立,要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内涵发展和价值取向上,从关注技术技能到关注人文属性,从美术自身内涵到文化观内涵,从注重个体本位素养熏陶到社会整体素养共同构建,进而延伸至国家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层次递进。

3.2 课程内容: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新名片

从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上,需要聚焦美术技艺、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等内容的科学配比,可以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技艺、传播表达方式等方面寻求与学校服务区域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上,达到学校建设呼应区域发展,课程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发展,学校整体特色回馈课程特色建设需求的整体谋划。在美术特色课程内容选取上,要充分认识区域文化资源与特色教材之间的的关系,立足文化传承的课程建设定位,打造区域文化名片的作用,深入开展区域文化资源整体调查和收集整理,对其中人文性和技术性的系统研究,突出区域的山河湖海等地理特点、不同类型的文化特色、不同民族特色,结合学校办学、学生认知和课程建设进行提取和转化,生成新的教材内容。

3.3 课程实施:构建区域与高校的文化建设共同体

区域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系统,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载体,推动高校美术教育与区域内各文化主体的整合融通、协同联动,构建目标主体明确、建设层次清晰、资源相互补给、传承与发展有机融合的文化建设共同体。首先,以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为目,以区域文化建设总体目标为纲,明确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主体之一,并区别于其他文化主体所涵盖的建设目标,确定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等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对象。其次,以区域文化建设为整体,按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不同建设层次,找准地方高校对应文化理论研究、挖掘整理、归纳收藏、展示展览、现代性转化、创新发展、市场应用等不同层次需求发挥应有作用。再者,形成区域民族文化、本土文化资源对美术课程建设的人文内涵和物料资源补给,高校美术课程建设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研究成果、美术研究团队、人才输出等资源供给,破解建设目标不聚焦、建设层次不明确、资源互补渠道不畅的壁垒,构建文化建设共同体。

3.4 课程评价:坚持文化理解与传承新导向

课程评价是课程价值和课程效果的体现。地方高校美术课程价值需要从泛化的人文和技术教育转向聚焦区域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挥课程的文化导向及文化发展诊断功能,从而提升区域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课程建设的主观愿望需要从单一层次的高校美术教育转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多层次文化建设需求,课程评价方式由校内师生评价转向多元多方位的综合评价,包括课题融入课程教学、发挥美术课程对区域文化建设的调节和激励功能;课程建设的评价方式、对象及主体需要在高校内部师生评价的基础上,适度参考区域文化建设部门或研究团体、文化本源地的综合性评价;课程效果评价对标区域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内涵理解和视觉形式表达,丰富和积淀高校美术课程的文化积淀评价。

猜你喜欢
美术特色区域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分割区域
美术篇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区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