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会
(天津理工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384)
网络文学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学现象,却在中国发展成独树一帜的景观。自被称为网络文学发轫之作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于1998年出现后,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网络文学实现了走向纸质出版,借助影视改编登上荧幕,被游戏、动漫加工等多渠道拓展,成为新世纪文坛上不可忽视的文学与文化产业现象。网络文学以网络为创作载体,而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方面,具有以往文学载体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借助互联网高效传播的优势,网络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学的“大众化”传播,拥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群体。网络文学受创作动机的支配,特别重视作品故事情节的组织与安排,而作品的故事性是影视改编的重要前提,尤其是网络文学所擅长讲述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对于影视改编极具吸引力。由此,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新宠,并借助荧屏开辟了更加广泛的传播领域。互联网极高的传播效率加上影视改编的带动,使得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蓬勃,并借助互联网构建的全球共同体,迅速跨出国门,在海外拓展出新的生存空间。
目前,中国网络文学以东南亚和欧美地区为中心向全球辐射,“覆盖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据统计,“2019年,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的用户数量达到3193.5万。”[1]占据地理位置优势并对中国文化更有“熟悉感”的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重镇之地”。自2001年在东南亚获得出版权后,中国网络文学集聚了众多越南和泰国受众,作品文本及由此改编的影视剧在东南亚备受欢迎。“2009年至2013年,越南翻译出版了841种中国图书,差不多3天就有一本中国图书被翻译成为越南文出版。”[2]在引进的文学类图书中,占据主导的是网络文学作品。“越南引进的中文文学作品中,网络文学一度占据八成之多。”[3]专门登载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榕树下、晋江文学城等网站也吸引了众多越南读者前往浏览,中国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品(或改编的影视剧)如《盗墓笔记》《何以笙箫默》《甄嬛传》在越南拥有大量“粉丝”。中国网络文学在泰国同样受到青睐,泰国最大的连锁书店B2S将中国网络小说放置于畅销书区域。言情、武侠、穿越等题材的作品,是泰国中国网络文学阅读爱好者的“最爱”,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作品和影视剧有《医香》《楚王妃》《步步惊心》等。泰国于2017年承办了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全球研讨会,此举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在泰国的影响力及泰国官方和文坛对中国网络文学的认可。在菲律宾,阅文集团旗下的海外门户起点国际于2018年组织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粉丝见面会,点燃了菲律宾读者对中国网络文学的阅读热情。
在欧美国家,中国网络文学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赢得了市场。盛大文学于2013年与欧美知名制片人达成合作,力在推动中国作品的电影改编,中国网络文学借此受到大力推荐,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网络文学在欧美的影响力。美籍华裔赖静平创办的Wuxiaworld网站专门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该网站主要选载美国受众喜欢的带有武侠元素的玄幻、仙侠等类型的作品,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从2014年底创办发展至2018年初,仅仅三年多时间,“累计访问量超17亿次。”[4]以Wuxiaworld为阵地,受众自发组织形成了“翻译组”,将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翻译,并放置于网站,与其他“志同道合者”分享。为了满足法国文学爱好者的需求,阅文集团专门为法国读者设立了法语版阅读网站,其中包括被翻译成法文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为法国读者提供了阅读资源,同时“又促使部分爱好者进行模仿式的写作”。[5]由此可见,中国网络文学在法国不仅得到广泛传播,还激发法国受众文学创作的兴趣。除东南亚和欧美地区之外,中国网络文学在日韩也受到关注,《甄嬛传》《琅琊榜》热播剧都得到日韩受众、媒体的极高评价,日本媒体称赞《琅琊榜》是一部“将中国电视剧的各种魅力集于一身”的作品。[6]除东南亚、欧美、日韩外,中国网络文学凭借政策与技术的支持,正以加速的步伐拓展海外版图,目前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带着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炙手可热”与其在中国“坎坷”的成长经历形成了对照。网络文学在中国成长壮大的过程,同时也是其饱受争议的过程。中国网络文学在产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主流文学处于“对立”的局势。低水平的入门标准、娱乐化的写作态度、受众导向的写作观念等都与传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迥异的样态,很难赢得主流文坛的认同。但是,随着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形成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后,与主流文学呈现出逐渐互相接纳、融合的趋势,网络文学的地位也由此得到逐渐提升,在“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新世纪文坛,网络文学的崛起可谓“奇迹”。而饱受中国批评家争议的网络文学在海外的“火热”,可谓另一“奇迹”。在批评家及读者的视野中,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大特征是追随世界文学的潮流,无论是先锋文学、寻根文学还是新历史小说,都以一种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对西方文学创作经验进行了借鉴,带有较为明显的文学和文化“输入”特征。甚至有批评家认为:“倘若没有对外国文学的借鉴,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变化,便无从谈起。”[7]而网络文学以巨大的影响力和鲜明的中国原创性引发海外关注,一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依赖西方输入的印象,呈现出中国文学独有的本土化特色。目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在海外引领起了一股“中国文化”风潮,“在全球流行文化输出的竞争格局中,能与美国的好莱坞、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有一拼之力的,只有中国的网络小说。”[8]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引发如此轰动效应,既与其自身的“魅力”有关,也与其赖以依存的新媒介载体有密切关系。
网络文学在中国爆发式的生长成为其在海外走红的背景性原因。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态,在各个国家都有,只是与其他国家相比,网络文学在中国获得了更加充分的成长。最初以一种“非主流”姿态面向网民写作的中国网络文学,虽然饱受学界争议,但是在国家相关文化政策、市场运作的推动下,最终发展成为新世界文坛上的“奇观”。网络文学以超常的生长能力和全方位的衍生能力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超高点击率彰显的潜在受众群体引发了传统出版社的关注,超长故事篇幅满足了影视改编的需求。网络小说填补着中国大众的碎片化时间,登上畅销书的位置,并且成为热播的影视剧。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引发的影响力必然会辐射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海外受众的关注。可以说,影响效应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重要前提。
中国网络文学自身具备的“魅力”是其能够在海外“移植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仅仅依靠影响效应,缺乏内在的生长点,中国网络文学难以在海外获得生命力。中国网络文学建构的充满想象力的文本世界及携带的中国文化特质,契合了海外受众的兴趣点。中国网络文学借助宽松自由的网络环境,开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传统文学创作中鲜见的仙侠、穿越、玄幻题材,充满神秘色彩的宫廷、后宫生活及衍生出的宫斗题材,以盗墓为代表的灵异题材,此外还有面向现实的都市类、职场类、校园类题材,都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集中书写。尤其是依靠想象建构起来的题材,为受众展示了超越大众日常生活的另一片区域,“中国网络小说为外国网民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每个人都应该有想象现实以外的其他生活方式的能力。”[8]即便中国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在历史常识、情节架构、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但是网络文本呈现的世界及塑造的人物还是打动了海外受众。古装言情、宫斗、仙侠和玄幻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海外读者对中国的想象。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老的中国文化包括古中国形象和古中国人的生活、情感都具有未知的神秘色彩,而中国网络文学中的大部分题材都对此有所涉及,从而满足了海外受众的猎奇心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将帝王家族置于社会的最高层,历来关于帝王及其家眷的介绍大都见于正史,而正史记载一般言简意赅,较少详细记载帝王之家的生活细节。因此,宫廷内的故事对于中国的寻常百姓及远离那一段历史的当代中国人而言尚且陌生又遥远,何况是外国人。对中国封建帝王之家故事的想象符合中国受众和海外受众共同的阅读期待。因此,古装言情、宫斗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和改编的影视剧不仅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胃口,还受到海外受众的垂青。呈现宫廷生活细节的网络文学作品《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成功打入海外市场,与作品的选材有密切关系。仙侠、玄幻类作品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元素,诸如中国功夫、传统服饰及儒释道思想等,带有这些元素的作品给受众带来了陌生化的艺术感受。在海外受众的印象中,上述元素恰恰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能够满足他们了解异域文化的心理需求。“中国的武侠玄幻世界对外国读者来说是崭新的。”[9]中国网络文学构造的文本世界及其展现的中国元素魅力,成为其能够赢得海外受众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国网络文学呈现的价值观获得了海外受众的认可,并在情感上产生了跨文化的共鸣。大部分玄幻类虚构想象题材及现实题材的作品,都塑造了颇具魅力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身上大都具有不畏艰难、初心不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中国网络文学的“粉丝”——新加坡读者温宏文喜欢阅读《妖神记》,他认为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主人公的品质,“‘草根崛起’的故事很容易让他有代入感,而主角身上积极向上的品格,也让温宏文愿意陪伴其成长,感受他的喜怒哀乐。”[10]《芈月传》中的芈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浅、《妖神记》中的聂离等,无一不具备积极向上的品质,他们虽然历经了艰险磨难,但是百折不挠,坚强乐观。如此“励志”的形象及性格特征,产生了能够跨越文化鸿沟而被认同的感染力。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走红离不开新媒介的助力。网络文学所依存的互联网载体具备跨区域、跨国传播能力,不受时空限制,且传播速度极快。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在海外迅速传播得益于互联网高速度的传播效力。“互联网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1]影视改编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另一助推力,为网络文学吸引了更多层次的受众。仙侠、玄幻、盗墓、宫斗类作品要么虚构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场景,要么展示了令海外受众新奇的中国古代服饰与居所,受众在阅读时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进行解码,转换成自己可以想象到的场景。但是,对于一部分海外受众而言,或因本身对中国的文化的隔膜,或因想象力相对匮乏,往往无法很好地完成作品的转译,如此,阅读感受便被打折扣。因文字本身具有的抽象符号性特征,精彩的情景仅仅依靠文字渲染无法直观呈现。而影视改编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文字符号的“欠缺”。越来越发达的影视特效制作技术,将幻化出来的世界或者过去的时代重现,玄幻类作品中绚丽的三界、宫斗类作品中华丽的古装服饰与华贵的皇宫,都在影视制作中以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物”或“实景”呈现,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网络文学的文字阅读相比,影视剧融合简洁的字幕、生动的人物表情、直观的人物动作、真实的场景,采用视听结合的接受方式,大大“降低”了文本的理解难度,更容易被文化水平不一的大众接受。且网络文学字数巨多,动辄上百万字的篇幅,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网络文学文本吸引的大都是有时间、有精力的中青年人。而影视改编后的网络文学作品由于简化了作品情节,并降低了接受的难度,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受众,有助于网络文学的进一步普及。在互联网和影视改编的合力下,中国网络文学产生了强大的传播能力。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目前已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中国网络文学输出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学和产业,还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并传递着中国形象。如前所述,海外受众对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颇感兴趣,他们试图从中读懂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应当承担起塑造中国形象的使命,其中包括对中国文化的弘扬及对中国人形象的塑造等。“中国网络文学或将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12]因此,鉴于中国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传播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作品的总体质量和翻译质量都应当受到重视。
目前,海外受众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接受尚处于保持着新鲜感的“蜜月时期”,这种亲密关系到底能够维持多久不可预估。虽然,中国网络文学日渐走向成熟,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中国主流文坛和世界读者的认可。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部分中国网络文学确实在创作质量方面存在着问题,从而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整体口碑。仅仅依靠带给海外受众耳目一新的惊奇感,难以支撑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走得更加长远。因此,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中理应肩负的责任与其整体的创作水平还不能匹配。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产生、流行,与普通大众文学创作爱好者的兴趣写作有关,也与中国的出版机制有关。对于无意或无法正式出版作品的“草根”创作者而言,网络无疑为其提供了最容易操作的书写空间。因产生的动因与生存空间的不同,网络文学与传统的纸质文学形成了对照。传统纸质文学从创作到出版都处于审慎严谨的状态,而网络文学则处于自由自在、门槛无限制的自由生长状态中,缺乏中间环节的质量把控,如此的产生状态和成长模式必然导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网络文学以追求“爽”为目标,海外受众也陶醉于其中的“爽点”,但是以网络文学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仅仅在“爽”上下功夫,无法实现网络文学的整体进步和长远发展。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应该摆脱早期的自发式肆意生长状态,进入到反思、成熟阶段,关注作品的精品化与经典化问题,打造中国网络文学的精品,“网络文学毕竟属于文学范畴,与传统文学一样,都应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以创造精品为目标。”[13]尤其是在当今文化输出的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的质量问题更加值得关注。此外,中国网络文学还应在讲述中国故事及如何以中国的方式讲述故事方面苦心经营,不仅主动承担起文化交流的功能,还应肩负着塑造中国形象的责任。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尚未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一任务,大部分作品塑造的“中国形象”不够完整,不够客观,也缺乏“现实性”。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散落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大都呈现为碎片化的元素,且由于部分创作者文化水平有限,有些中国元素的呈现存在着失真和谬误的问题。虽然一部分现实题材作品成功“出海”,但是总体占比不高,被海外受众接受的网络小说大都属于玄幻、仙侠、包括宫斗在内的“历史”题材。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更多地为海外受众提供了“古老”中国的形象或“古老”东方古国的文化,其中虽然饱含精粹,但是也不乏糟粕。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仅仅展现“古老”的中国或者依靠想象构造出来的“玄幻”中国远远不够,这样可能导致中国形象被误读。因此,中国网络文学应该在现有的题材类型之外进行拓展,并将文化输出背景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与中国故事讲述纳入到写作的构思中。当然,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性”太强的作品往往难以理解。对此,网络文学研究者邵燕君指出:“太中国化的作品,不仅翻译上存在难度,也不易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14]中国网络文学要在“中国性”和“世界性”之间进行协调,还需要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之间调适,既在文化输出中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历史中国、当代中国的形象,还能够超越跨文化带来的陌生感,被海外受众欣然接受。
目前,部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以积极励志的格调吸引了海外受众。与之相对,还有一部分带有暴力、言情色彩的小说虽然吸引了部分受众,但同时也招致海外有关政府部门和部分受众的抵触。耽美小说在越南曾经一度遭到禁止,虽然输入越南的耽美小说不仅仅来自于中国,但是被禁止的耽美小说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暂停发行的言情类出版物大多来自中国,其中有不少涉及同性恋题材、不伦恋、鼓吹性侵等内容。”[15]作品质量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困境,同时也是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面临的困境。中国网络文学想要在海外真正落地生根,取得长效效应,需要提高自身的质量,不仅在故事情节方面力求精彩曲折、新奇怪异,还应在作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旨趣上进一步提升。
在跨文化传播中,翻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所有的交流和对话均难以实现。对于文学而言,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受众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感受。当下,制约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一大因素是翻译。调查显示,“超六成用户对所阅读小说的翻译质量不满,由于翻译质量不高导致的阅读不流畅也成为了海外用户最大的痛点。”[1]对于由网络文学改编成的影视剧而言,字幕翻译的篇幅压力相对较小,而对于动辄数百万字的网络文学文本而言,翻译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自文学产生以来,其发展进程伴随着创作篇幅的扩充,中国网络文学在此方面创造了历史性新高,平均每部作品的字数在二十五万左右,百分之十的作品字数在两百万以上,可谓“超级长篇”,这样的篇幅无疑给翻译者造成了压力。除篇幅外,文本中的大量“中国”属性名词,难以被准确翻译。诸多走红海外的网络文学作品都含有一定的中国专有名词,如“太极拳”“金丹”“修仙”“元神”“蛟龙”等,在中国语境下,这些词汇不经过刻意阐释,读者根据自己的文化经验也可以大致理解,即便个别读者不能精确理解该词的含义,也不影响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当这些词汇被翻译成外语的时候,困难随之而来。如何将上述术语清楚准确地翻译出来,使得海外受众在缺乏语境和文化经验的情况下,能够理解其含义,成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中存在的难题。为了暂时解决这一问题,有部分译者甚至借助图片进行辅助翻译。“太极拳,就会放个老爷爷在打太极的视频;糖葫芦,就会放张糖葫芦的照片。”[16]网络文学的海外翻译者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自发的“志愿者”,这些翻译者一开始只是“粉丝”,在追读过程中,迫不及待的阅读愿望使自己变成了翻译者。虽然国外有部分登载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平台,已经组建了一定规模的翻译团队。但是招募翻译人员的门槛相对比较低,曾被誉为第二大中国网络文学英语翻译网站的Gravity Tales对应聘者的要求是仅仅通过一个二百字左右的翻译测试。由此可见,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量、翻译难度及海外翻译者的翻译团队人数、整体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虽然目前推出的人工智能翻译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但是依然没有能够解决专有名词翻译的准确度问题,且机器翻译的“机械性”也影响了文本审美与艺术方面的呈现度。对于目前翻译环节存在的问题,在策略上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不能仅仅依靠海外翻译团队的自发行为,或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人工智能翻译,而应当建立更加专业的翻译团队,提升网络文学整体翻译水平,助力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及中国文化的输出。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已经走过了一段自发传播的阶段,发展至今,无论在创作还是在翻译上,都应当自觉树立海外传播的意识。在创作上努力打磨具有积极向上风格、健康品味、严谨叙事结构、流畅文字表达的精品。强化网络文学的经典意识,提升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的生命力,拓展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区域和版图,弘扬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呈现中国现实,使网络文学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同时,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长远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本土作品的传播,还应当积极培育海外原创作家,确保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生根,使一部分海外受众真正融入到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中,通过此种方式,构建全球网络文学共同体,实现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