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情育对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策略研究

2021-12-31 13:42涛,张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情愫育人思政

于 涛,张 元

(江苏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

一、传统情育及其育人路径

传统情育,广义来说,即传统社会所倡导的情感教育。狭义来说,传统情育方式方法有很多,这里仅以传统《诗》教为例,《诗》教是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诗》教以抒发人之内心真挚情感为化育初衷,以情感教育、美德教育、政治教育为主要化育手段,以达社会大“真”之良效为化育目的,其特征如下:

第一,显情愫。情愫,即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具有三层含义:其一,心情,即真实的心情。《周南·关雎》有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P3)其二,本心,真情实意。《卫风·木瓜》之“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P132)这在展示他人对自己情意的珍视,这是主人公爱慕之意的真情表露。其三,情感,真实朴素的情感。这在《诗》中主要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主,七情流露大都以女性视角为主,体现了诗经时代特有的抒情风貌。结合《四书集注》之“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2](P101),可得:《诗》教在于纠人性情之偏、塑人情感之正,在“兴”的作用下能让初学者在学《诗》中自我情愫逐渐被感染、教育和陶冶。就《诗》教在于纠人性情之偏而言,性情在《诗》教中并非合用教之,据徐复观先生的研究,情性在《诗》中并未连用,笔者查据确实如此。《诗》中《大雅·卷阿》之“俾尔弥尔性”,《陈风·宛丘》之“洵有情兮”分有“性”“情”之意。就塑人情感之正而言,“有邪有正”的释义在塑人情感之正中可同理用之。典例比证是《诗》教常用的育情手段,《卫风·淇奥》中“有匪君子”的“正”与《小雅·青蝇》中“谗人罔极”的“邪”,分别把“不为虐兮”(平易情适)和“构我二人”(挑拨情感)之态充分体现出来。《诗》教重在体验式教学,它把情感教育完全融入学习者的具体社会生活场域中,让学习者在当下切身体会情感正邪的物理距离和精神差距,明确情感正邪给人生带来的巨大“张力”(情感在成就或毁灭一个人时的力度),情感的物理距离旨在以“兴观群怨”来教人当下体之、悟之,而精神差距通过对政治清明、道德高尚、情感富足的“大时代”(如《周颂》)的歌颂,来与学《诗》者建立空间联系,作今昔对比,体察现实境况,择距学之,改之。情愫,在于启思。

第二,尚德能。有情愫才好讲德能。《诗》教中美育的德能化育,更显情育之充盈。结合《毛诗序》中的《诗》可以“正得失”,且对夫妇,孝敬,人伦,教化,风俗等方面都有化育效用。可得,诗尚情并以情动人,担负情感教育的使命。再据《四书集注》之“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2](P51),可知,《诗》中美育的情育是通过让《诗》言与人格建立情感纽带,让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内心深处的善根,让人偏离恶念,最终让人在人格塑造中达情性之正。以治政诗为例。“敬德保民”这一治政纲领是周人对殷商覆灭的深刻总结。这在《周颂》的《清庙》(“秉文之德”)、《臣工》(“明昭上帝”)、《丰年》(“降福孔皆”)等诗中尤为明显,无论是歌颂先王功绩,还是描述君王宴饮群臣,德能的彰显十分明显。进一步来说,对先王的缅怀突出治政德能,如仁、义、爱等,君王宴饮群臣考察臣子的德能,如忠、勇、信等,这些都是从具体的诗中抽离出来,这源于《诗》本身的道德赋意。德能,在于实干。

第三,崇和合。情愫、德能是达和合的必要条件。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朱熹对此,注曰:“其绪余又足以资多识。”前人大都认为孔子所言学《诗》可增长自然知识,把《诗》看为博物学的研究发端,而孔子的“多识”另有他意,并非都侧重对自然知识的传播,对处世之法同样重视。正如张立文先生在《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的观点,我国是“率先建构和合学文化哲学体系”的国度。具体来说:其一,识物象之和。这体现在对自然事物的常识性表达。《诗》中包览植物(143种)、动物(109种)、草类(85种)、虫类(33种)等。草木鸟兽虫鱼种类总计在250种以上。[3]这些自然事物各有居所,互不干涉生长,体现了和之意。这极大丰富孔子所言“多识”《诗》“和”之意。其二,知意蕴之和。这体现在对自然事物的丰富性表达。自然之物“既作为信息的载体”且“又作为感情的载体”,使之传情达意。如《召南·驺虞》之“壹发五豝”,这看似在描写狩猎者的猎技成熟,但实在表明“驺虞”乃义兽,既衬托君王不忍杀生之情,又衬托君王尊崇春生秋杀的和贵思想,体现了和之境。其三,明化育之合。这体现在对自然事物的综合性表达。如《周南》中的雎鸠,其实为一种食鱼的鸟,其叫声为“关关”,但这里把“食鱼”引申为“娶妻”,强化君子和淑女的德位,要求不仅各自品行良善顺和,还要追求有法,结合有道。这样的恋情、婚姻才顺遂绵长,体现了和之力,即方法的善用。和合,在于通达。

二、青年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情育之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2020年底我国网民年龄结构》研究数据可知:10—39岁的网民数量占51.2%,其中青年占30%以上。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主要学习生活世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予以重视:

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的情育主旨不明显。就目前搜集整理的文献来看,网络思政教育的不足主要有:网络思政教育方法落伍;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网络思政的制度性保障仍需不断健全。这其中未见有对网络思政教育中的情育价值做充分总结。事实上,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中,其课程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培育不会因网络教育而改变,互联网只是作为素质教育有效传播的媒介而已,但情感教育一直贯穿这些素养始终。如《弘扬中国精神》一章中,爱国主义就包含五个方面:欲望、情感、志向、理想、价值观。再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节中,孟子释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首先就是一种爱人的良性情感体验。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情感教育的伸发不够,这势必会对青年情感与网络道德同构、情感与道德信念同行、情感与道德效用同筑带来不良后果,如青年不守网络道德(网络欺骗、犯罪、暴力频发)的现象,归其初因都是由于个人情感受愚弊偏僻之情,冲动暴戾之气所致。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借鉴传统情育提出的三层(显情愫、尚德能、崇和合)切实可操的育人步骤逐步去障。

另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的情育规约不突出。网络自身具有隐藏性等特点使得各种真假信息、有益有害信息、合法非法信息等鱼龙混杂,促使有些高校为了杜绝网络的负面影响,往往禁止、限制学生上网,而没有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4]这些不良举措极易导致青年情感严重失衡,使之缺乏良好的情感素养和品质,原因在于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对情感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可见,网络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和“互联网”育人技术的综合,如何让其均衡施育于人,确实存有一定难度。对二者的情育规约势在必行,这体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绝非偶然,网络思政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是由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均衡性来决定的,网络教育技术须与人性结合发展[5],“温柔敦厚而不愚”的情感正是提高青年学子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重要前提。正如休谟所说:“时间的不可分的刹那也必然填充着某种真实的对象或存在,这种对象的接续形成了持续,并使它能够被心灵所想。”[6]时间不可也无法被分割,人的情育亦应是如此,人的情感随时间而深刻。每一种真实的情感教育对青年的人格塑造都十分重要,网络教育丰富了青年情育场域,思政教育充实和发展了情育的内涵,而这种双向“赋能”才使得青年情感不断产生新质,达到情感的和谐。

三、传统情育对青年网络思政教育的赋能方略

传统情育对青年网络思政教育的赋能,主要体现在:育情旨归深入化,育情理路多元化以及育情方法统筹化三个方面。

第一,育情旨归深入化。传统情育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情育要求,可以逐步理解为:其一,对网络情育的重新定位。网络育人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应更加突出情感教育元素。如思政课教师要经常把情感教育方法,主动融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中去,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其二,对思政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新审视。思政教育中有丰富的情育内容,需要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挖掘和凸显。如对爱国主义讲解时就可以从哲学角度(情感认识论、情感价值论)、政治学角度(政治情感)、伦理学角度(道德情感)等不同维度,就情育方面展开论述。其三,对网络思政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新认识。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借鉴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着实认清诸如自然情感(如畏惧)、道德情感(如恭敬)、职业情感(如尊敬)、生命伦理情感(如崇敬)、科技伦理情感(如审慎)之间的互通性,厘清其各自的情感逻辑关系,才可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第二,育情理路多元化。传统情育给网络思政教育带来育人启示,可进一步转化为:其一,自然情愫滋育。自然情愫是情育(《诗》)最朴实的情感,还未具有道德属性。传统情育(《诗》)倡导这种自然情愫的原因在于:人欲本良;人性本善;人情本真。网络思政教育不可能离开人之欲、人之性、人之情而独立存在。如何引导青年人的欲性情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不发生情感冲突,须认真分析其“良”“善”“真”之内涵,这是一个常省常新的人情化育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深耕其义理。其二,道德情愫培育。这里道德情愫滋育主要指的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要求师、生清晰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复合形态,传统情愫的现代转化,新型育人方式给青年以情怡人、以情塑志带来的显著化育成效。传统情育的德、能教法已然转变为对新型育人模式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化,包含对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的重新审视、对传统情育精髓的深刻把握。其三,全面情感教育。正如前文所述,传统情育提供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多种情感范式。这旨在提点青年学子,不同情感具有不同的育人旨归,并没有一种绝对占主流的情感,情感往往具有变动性,即同一时间会有多个复杂情感的萌生、高潮和消退。网络思政教育由于其化育方式的复杂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青年本真情感,要把握好思政教育情状,要把握好网络发展情态。

第三,育情方法统筹化。传统情育给网络思政教育带来育人方法启示:其一,重中庸。中庸,即人道。“中庸是德性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始终贯彻于德性修养过程中”,其“致中和”的内容就是慎独工夫,让“心之明觉功能内在地对情感的偏蔽进行导向和调节”,让“使情感和于中度”。网络思政教育为新的育人形式,不应忽视青年人的德性教育,所谈及的德性原初都为一种质朴情愫。传统情育给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致中和”的情育靶基,强调青年情感的内在疏导,让青年的情感不流于形式。人的情感本就应该由内而外,真实表达。其二,善时中。时中是中庸的进一步呈现,“时中”,即“随时而处中”,让人的情感达“中节”之效。这要求网络思政教育随时对青年的情感教育做适度调试,根据不同的网络思政情景,给予妥帖的情感教育。这可用“‘时措之宜’表达中庸的‘时中’之义”,即网络思政教育应教育青年,在任何时间、地点、事件中都应使情感表达合乎节度。其三,常中和。“中和”是以“中和”为中介,把中庸和情性沟通起来。“中和”扩展了中庸“致中和”的内涵,“中”即情感的“不偏不倚”。传统情育给网络思政教育的“中和”启示在于让青年的情感回归于“中节”。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发展,重点不在于网络技术,而在于网络生态主体在议题互动生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连接,[7]尤其是对真挚情感关系的连接,与此同时,还要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把持好情感教育的度。

总之,网络思政教育是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前提保证。”网络思政教育不仅要让青年人学到知识,更应重视对其人格进行全向培育,情感教育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猜你喜欢
情愫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写意情愫缱绻心头炽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剪不断的情愫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