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核心问题研究

2021-12-31 13:42陈小琼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知识分子条例

陈小琼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范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撰、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对知识分子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百度百科认为,知识分子“是指有独立思考能力,以阐发或者运用知识为工作的脑力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分子,顾名思义,就是文化水平较高、知识比较丰富的人。”[1]本文所指的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通常所判断,即“在同时代社会劳动者中具有较高程度文化专业知识,并以创造、积累、传播文化专业知识为专门职业的脑力劳动者。”[2](P84)在统战工作实践中,党外知识分子有广义狭义两种定义,其中广义是指政治身份为非中共党员的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3]加强思想引导,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三大重要阵地之一。本文拟从广义的党外知识分子着眼,分析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工作的核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核心问题,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深厚的建党理论渊源所决定的。

领导权问题,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的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在总结无产阶级尝试建立政权的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恩格斯在伦敦于1872年1月致信卡·特尔察吉,明确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如果有人向我说,权威和集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两种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末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末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末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4]同年10月至次年3月,恩格斯撰写《论权威》一文又提到:“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5]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这都是简单明了的。”[6]列宁强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7]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建党原则。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之战略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8]202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被列为中央委员会开展工作必须把握的第一条原则。

二、中国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核心问题,这是由中国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所决定的。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年便做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以此为开端,统一战线已有百年历史。它经历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十八大以来的新时期四大历史时期,形成了各有特征的六个重要历史阶段。先是1922年提出的联合战线原则,之后有1930年制定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5年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续而有1947年明确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跨越建国前后),1966年开始的“革命统一战线”,以及1978年建立的由三个联盟到四个联盟的爱国统一战线,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通过血与火的考验得出的根本性结论。

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由于共产国际的无原则退让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拱手让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以致当国民党叛变革命突然袭击人民时,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大革命失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在工农民主统一战线阶段,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排斥小资产阶级,把福建人民政府看成是“最危险的敌人”,实行“左”倾关门主义,断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毛泽东在总结瑞金时代的教训时指出:“真理不在于‘清一色’。”[9]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统一战线名为“革命统一战线”,实则在运动初期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虽然统一战线没有被取消,在运动后期,党的统战政策也部分落实,但其损失却是无法估量的。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动放弃“反蒋抗日”口号,先是提出“逼蒋抗日”口号,后又调整为“联蒋抗日”方针,积极倡导、促成、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机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勇于并善于斗争,坚持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了解独立自主的原则,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10](P616)三大政治口号,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0](P745)的策略总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10](P763)的斗争原则,在边区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坚持、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全国抗战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之际,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组织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形成的第一条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策成功运用及影响下的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的第二条战线并肩作战,赢得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旧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经过许多具有新特点的伟大斗争,牢牢把握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统一战线历史启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3]

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核心问题,这是由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基本方略所决定的。

依法治国,简单而言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这一治国方略1997年由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1999年写入宪法。2014年中共十八大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2020年11月,中央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吹响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号角。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下,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必须依照法律进行,统一战线当然也不例外。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条例》)颁布五年后,202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随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发。《条例》是统一战线领域的党内第一个正式法规。在事关目的、性质、指导思想、作用、工作原则等这些重大问题上,《条例》最鲜明的特质正是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条例》第一章总则的第一条是说明修订《条例》的目的,总共有三句话,开门见山,首句即“为了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条例》总则第二条阐述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四个方面的联盟,强调这一联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在论述统一战线的地位与作用时,《条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统一战线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条例》第三条阐述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开明宗义,第一句话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且增加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加强党的领导的诸内容;《条例》总则第四条统一战线工作的原则,将在《试行条例》关于统战工作“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三条方针基础上单列开来,新增加五条,组成共八条工作原则,位列首位的原则依旧是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条例》总则共计五条(第五条是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前面四条放在句首的重点表述,均清清楚楚、反反复复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足见坚持党的领导在《条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不仅如此,为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条例》还做了周密的制度设计。如在《条例》第二章组织领导和责任中,虽然与《试行条例》在条款总数上都是六条,但已经增加了多处修改,重点是深化了加强党对统战工作领导的职责要求。《条例》第二章第六条(第二章首条)第一句再次强调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试行条例》中,关于中央和地方党委的统一战线组织领导与职责是未分开规定的,而在《条例》中,两者分列,党中央怎么做,地方党委怎么做,一目了然,落实党的领导的针对性、操作性措施更为突出。关于党委统战部的职责,《试行条例》有九项计846个中文字符,《条例》则有十五项计814个中文字符,修改较多,而重点是适应统一战线工作形势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再如,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条例》新增第十二章,专门论述统战部门自身建设,计五项条款,分别从五个不同角度,对统战部门提出建设要求,以“确保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到统一战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11]

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核心问题,这是由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明确了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2021年4月,在视察清华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12]目前,党外知识分子有1亿多人,占知识分子总数的75%,[2](P86)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几乎占全校教师的一半。很显然,这支数量庞大的党外知识分子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及思想引领与立德树人的任务休戚相关。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的教师们也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大环境中。在网络上,西方敌对势力用各种形式,各种方法,多种途径,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企图扰乱人心。网络空间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斗争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在现实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2](P24)“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13]众所周知,知识分子通常都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参与政治的热情,一向思想比较活跃,眼界比较开阔,思维方式上具有多元性,不习惯单一性。知识分子的工作方式具有个体特点,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座独立的加工厂,习惯于发挥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对世俗社会缺乏深切的了解,在行为方式上知识分子往往“书生气十足”。[14]为了在网络海量的信息中保证头脑清醒,在复杂的环境中、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及时区分良莠,唱响主旋律,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形成从政治上思考问题的习惯,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相结合,做到与时代共同进步。如此,才有可能让全体高校教师真正都“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12],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核心问题,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关键处、细微处,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实效性就有了坚强保障。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条例》为行动指南,认真履行各级党组织职责;视统一战线为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发扬统一战线优良传统,做好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谊交友工作;从高校工作实际出发,照顾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利益;与时俱进创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工作模式,突出政治性和艺术性,高校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必然可期。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知识分子条例
坚持党的领导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