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持续发展探究
——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2021-12-31 12:43张小华窦德强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富民特色产业

张小华,窦德强,薛 磊

(1.兰州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具体任务,强调要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地区的落实[1]。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样本、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如何充分发挥好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的积极带动作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健康持续发展,对于现阶段民族地区富民产业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发展回溯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省内现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241.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民族地区7个自治县,河西走廊占4个县,即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河西走廊的民族地区受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非常艰巨。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牧业发展。甘肃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将政策、资金、项目、力量等集中倾斜到民族深度特困地区,努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在脱贫攻坚战中,河西走廊的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克服重重困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实施的一系列富民产业扶贫政策,逐步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超过一半的贫困群众积极探索富民产业的模式实现了脱贫。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共有16个少数民族,人口7.3万人,占总人口34%。该县地处祁连山东麓的冷龙岭东延山脉,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绝大部分地区属寒冷半湿润,寒冷半干旱、干旱型气候,素有“青藏之眼”之称。由于部分农牧民长期摆脱不了贫困,严重影响了县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1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全县“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体系进行发展。全县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4.02万亩,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2 500万袋、畜禽饲养量达到248.6万头只,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做大做强马铃薯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藜麦、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产业园不断健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不断培养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带动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见实效、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据了解,全县已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1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 030家、家庭农场43家,加快推进12个产业园建设,5家产业园已投入生产[4]。目前,天祝藏族自治县贫困村退出率100%,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7%,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1.2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产业振兴是关键,是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物质保障,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民族贫困地区解决脱贫和持久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我国推动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战略举措。对于河西走廊民族地区来说,当前工作重点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天祝藏族自治县初步探索实施“科学统筹、结构优化、机制创新、社保兜底、政策惠农”等政策,在农村振兴实践中,探索出阻隔贫困代际传递,打造多元文化品牌的乡村旅游产业等模式。从实践效果来看,初步实现了县有产业体系、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格局,产业扶贫的“四梁八柱”已逐步成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保持攻坚态势,充分发挥富民产业的引领作用,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2]。

2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困境

2.1 品牌效应带动不强, 塑造力有待加强

品牌影响力是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从而加速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个好的品牌如果率先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来,往往会被冠上“第一”的光环,其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从而形成竞争区隔优势。塑造一个好的产业品牌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才能让品牌带动富民产业健康发展。打造产业领域的品牌效应,就要不断用创新来替代创新,与时俱进,永葆品牌产品处于行业技术最前沿。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如天祝藏族自治县从两大特色产业带来看,沿川特色产业带主要发展高原夏菜、金鸡产业、岔口驿走马产业。在低海拔地区发展食用菌、藜麦、中药材种植,沿山高海拔地区依靠过去传统畜牧业的优势条件,发展白牦牛、高山细毛羊养殖等,这些产业布局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比如红提葡萄虽然在2009年的国际果蔬展览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 但仍存在销路不畅。同时,对富民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销售,缺乏长远考虑,一部分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对产品的管护要求,影响消费者对富民扶贫产品的认知,品牌效应无法凸显。

2.2 农牧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条短

富民产业要想实现增值关键在开发产业链条上。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如天祝藏族自治县,由于受自然、经济、民族意识、民族感情、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农牧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特殊的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影响到农牧民经济活动范围狭窄,社会关系具有较强的乡土性,现代营销手段虽已被人们认识, 但传统交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产品销售终端以农贸市场为主, 超市和连锁店的销售份额低,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农业生产结构不优,农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快,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认证滞后,乡村产业振兴基础仍不牢固,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富民产业缺少科学规划,管理制度不完善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仍然缺少前瞻性的市场调研,政府缺乏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规划,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政府部门在选择富民产业时对“短平快”项目的偏好,对特色资源的认识和充分利用不够,管理不完善。目前,天祝藏族自治县富民产业出现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农村合作社、政府引导型产业模式。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农户的地位较为弱势;农村合作社管理较为松散,难以形成较为高效的管理机制;政府引导的富民产业,市场稳定性差,龙头企业拥有绝对的主导优势,出现利益纠纷,弱势的贫困户也难以维权;合作社型的富民产业也是存在高级管理者、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公等情况。

2.4 市场风险无法规避,没有明确的利益联结机制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农牧民从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到响应地方号召逐渐改种经济作物。如天祝藏族自治县已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机制没有明确,签订的合同缺乏约束力, 双方利益关系不稳定,一些合作社与会员之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 双方利益也得不到确保。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政府和合作公司在前期并没有把潜在的市场风险纳入到计划中,导致出现问题后没有相应的补救补偿措施,贫困户们毫无保护地暴露在市场和自然的巨大风险之中。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产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管理办法、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为农业农民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协调一致的税费机制急需完善,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供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提炼和聚焦民族特色富民产业核心竞争力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要进一步提炼和聚焦民族的“资源+生态+文化+历史+区位”五大要素特色优势,确立民族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地位。例如天祝藏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极为丰富,融入藏传佛教寺院、马牙雪山天池、石门沟药水神泉、抓喜秀龙草原风光等具备深度发展旅游的必备要素和培育高品质现代农产品自然要素,探索提炼高标准、国际化、高品质的民族特色加工业。要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线,有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坚持汇集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坚持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图书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乡村文化大院等,推动构建乡村文化网络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养生养老等新型乡村文旅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乡村民生保障水平,紧紧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3]。坚持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繁荣。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组在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调动当地农牧民持续增收积极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致富能人、技术带头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防止脱贫后由于缺乏自生发展能力又返贫,实现富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增长。

3.2 依托“互联网+”延伸民族特色产业链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4]。而民族特色富民产业的发展对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一是要着力开发产业价值链。通过推进白牦牛产业园、羊产业园、金鸡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藜麦产业园等,引进或培育一批相互关联的企业集群,推动产业要素进一步集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二是推动扶贫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延伸。包括相关种子供应、农资配送、技术服务、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信息建设、交易服务等一系列产业供应链的延伸、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要依托“互联网+”延伸民族特色产业链条,通过“互联网+企业”的电子商务,积极拓宽民族特色产业营销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民族特色产业的新商业体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建立民族特色产业综合网络平台,实时监测、管理、反馈。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扶持政策,打造民族特色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升民族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乡村大数据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产业运营平台、产品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平台、乡村文创平台等多种创新创业平台,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真正把已经形成的一些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3 要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 完善营销手段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并使其逐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推进乡村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整合教育、科研机构及智力团队资源,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构建产业联盟,转化利用科研成果;搭建校企、校村合作平台,利用高校科技服务乡村。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以村集体、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引入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文创企业,通过吸引投资、合作开发、租售开发等模式,将所有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品牌设计、包装,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4 建立“散户+公司”平台型发展模式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尊重传统发展路径基础上,一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散户+公司”平台型发展模式。将散户与公司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具有民族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约束机制, 确保双方参与者的利益。二是开启“互联网+农产品”现代农业服务新模式[5]。不断加快农村电商基地设施建设, 加强电商人才培训,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让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三是延伸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电商产业+”生态经济。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四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稳步推动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数字农村建设,把生态资源创造性转化为生态经济,构建“大电商+大产业+大文化+大健康+大生态”的扶贫致富、乡村振兴模式[6]。四是实施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建立乡村旅游联盟,通过丝绸之路旅游节、文博会、兰洽会等,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文化品牌,进一步帮助农民增收。

3.5 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富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力度

民族地区要坚持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扶持政策。着眼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要素市场配置,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政府要继续做好融资和投资平台,继续招商引资,强化对扶贫龙头企业、扶贫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进行金融担保,帮助贫困户小额贷款;政府与企业合作成立股份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入股,分享红利。探索多元开放的资金融资渠道,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注入富民产业的持续发展[7]。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通过程序化、阳光化使用,常态化、多元化监督检查,管好用好资金。不断完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推动乡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将组织和工作覆盖向下延伸至自然村和村民小组。进一步发挥农民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积极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对财政支持的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建设管护主体,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精神动力。坚持农民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治理主体地位,积极推行一事一议、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进一步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强化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支持保护政策。

4 结语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难以持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民族地区要积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合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才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富民特色产业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在河西走廊聆听
继续向北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