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芳
(福建省金山幼儿园 福建福州 350000)
幼儿园阅读区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且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大胆讲述以及自制图书等活动的平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阅读区活动作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提高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的有效性,能够支持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合适的阅读区环境,应当满足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阅读环境包括场所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场所环境方面,要注重给幼儿打造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书柜书架要方便幼儿自由取放书籍,要符合各年龄幼儿身高特点。例如,小班可以采用小巧可爱的动物外形书架存放书本,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中大班则可以在阅读区中摆放柔软的地毯以及舒适的小沙发,让幼儿爱上阅读区。心理环境方面,要注重营造爱阅读的氛围。例如,小班阅读区可以张贴一些亲子共同阅读的图片,让幼儿感到温馨;中班则可以创设“新书推荐”展示板,让幼儿感到新颖;大班则可以创设“我最喜爱的图书”播报台,让幼儿乐于在阅读区中分享阅读心得。
图书是幼儿在阅读区活动的主要媒介,要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投放适合且富有童趣的图书。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已有经验的支持,因此,阅读区中投放的图书必须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如小班阅读区投放的图书《摔倒了,我自己站起来》是一本趣味十足的翻翻书,该书立足小班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生动地展现了歪歪兔、乖乖羊和威威龙摔倒后自己站起来的过程,非常贴近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能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阅读的快乐,在阅读区投放图书时教师要注重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如中班阅读区投放的图书《快跑快跑》是一本简单、画面清晰且趣味十足的图画书,主要讲述了各种动物逃避各自天敌的过程。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句式贯穿,帮助幼儿理解了动物之间互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全书形象生动的内容很符合中班幼儿的兴趣需要。
幼儿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图书。如在大班阅读区投放的《迟到的理由》是一本围绕大班幼儿在幼小衔接时间观念培养过程中常出现迟到这一现象展开的图书。书中讲述了一只白白胖胖的小猪上学迟到后在教室门口想象着各种迟到的理由。每个理由幽默、有趣,巧妙地表达了小猪迟到后的难为情、着急、紧张的心理。该图书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中能引起幼儿的共鸣[1]。
阅读区活动中,导入环节能让幼儿对活动更加明晰。教师可以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师幼互动的方式来导入。如大班阅读区活动《小绿狼》,教师在导入环节时引导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这匹狼有什么不一样?你想给这匹狼取个什么名字呢?”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次活动的材料,提出活动内容。让幼儿在阅读区活动中梳理小绿狼的换装过程,并将梳理的结果画在记录表上,以便和同伴进行交流[2]。
观察是了解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行为特点的直接途径,教师的观察应当是客观实际的,通过看、听、问、思考等方式捕捉幼儿的活动行为,并结合专业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适宜、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如下。
中班阅读区观察案例
观察地点:阅读区(中班)
观察内容:阅读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观察对象:元元和宸宸
材料投放: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观察记录:
元元把书翻到第一页,看了看苹果树后用手指着树上的小鸟说着:“你看,这只小鸟它去摘苹果了,这只小老鼠学着飞飞飞,可是它怎么也飞不上去”。说着元元和宸宸一起做出拍打翅膀的动作,宸宸笑着说道:“因为它是老鼠呀,又不是小鸟”。元元答道:“没错,老鼠有它的本领”。说着元元把书翻到第二页说道:“然后它看到猴子爬到树上去摘苹果,它又学着这样子……”两人一起做出了爬的动作,宸宸说:“爬爬爬,还是爬不上去。”“爬了一下又掉下来,爬了一下又掉下来。”元元说道,“好像一个不倒翁啊,哈哈哈。”宸宸开心地笑着。元元把书翻到下一页说着:“大象伯伯用它长长的鼻子在摘苹果,然后鼠小弟就用它的脚把鼻子伸长”,说着他俩把脚抬起模仿鼠小弟,“但是鼠小弟还不够高,要这么高”元元说道,“伸到这里,然后再伸上去”宸宸附和道。“可是它只能伸到这里呀”元元手指着鼠小弟的鼻子说道,“没错”宸宸答道。
元元继续往下翻书,说道:“它看见长颈鹿摘苹果,它也学这样子摘苹果,可是它的脖子伸不长”,俩人伸长了脖子,宸宸说道:“哎呀,脖子好痛。”元元把书翻到下一页说道:“它看到袋鼠用跳的方法摘苹果,可是小老鼠只能跳到这么高。”“啊,怎么只有这么高。”宸宸答道。元元模仿犀牛用头顶的动作说道:“它看到犀牛用头顶了一下摘到苹果”“这儿有海豹来了,它用头顶了一下,你看小老鼠是摘到苹果了。”元元指着书里的海豹说。他俩把书翻到最后一页,元元说道:“怎么都变成绿色的啦,什么都看不到?”我提醒他们书已经看完了。
行为分析:从观察中发现,两个幼儿对这本绘本都较为感兴趣,并能进行初步的合作阅读,他们能够围绕绘本内容做简单的交流,且两人的对话内容常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具体为:元元逐页翻看和随意翻看的行为并存,能根据绘本图案的内容边看边讲并模仿绘本中动物的动作。但是他无法脱离绘本进行讲述,且对绘本各页前后的联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够明晰。宸宸他乐于根据绘本中图片的内容讲述并进行动作模仿,他能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描述画面内容,但是语句缺乏完整性和生动性。
解决策略:针对阅读区存在幼儿感兴趣的绘本只有一本的情况,在增加相关绘本的数量的同时可以在区域活动导入环节或结束评价环节,和幼儿探讨两个人都想看一本书时的解决办法,如:轮流看和两人一起看等,鼓励幼儿合作阅读。接下来向幼儿呈现目前存在的不同阅读方式,如:逐页看、倒着看和随意翻看等,帮助幼儿明确正确的阅读方式是有顺序地逐页翻看,向幼儿介绍书的基本结构,帮助幼儿了解封面封底等[3]。
阅读区的分享环节是对幼儿游戏情况的总结,通过交流可以解决幼儿在阅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其他幼儿提供一些可学习的知识经验,为下一阶段阅读区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大班阅读区活动的开展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形成至关重要。教师要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策略支持阅读区活动的开展,切实促进幼儿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