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

2021-12-31 10:43陈丛刊杜雨生王思贝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中国共产党体育

陈丛刊,杜雨生,王思贝

(西南财经大学体育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0)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有了“主心骨”,谋求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自此有了“领路人”,中国体育发展就此掀开新篇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始终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握体育发展大势、引领体育发展方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发展的伟大奇迹,取得了灿烂辉煌、举世瞩目的体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沧桑正道。体育观是关于体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人们对体育认识和判断的基本价值指向。一百年来,实现由体育弱国到体育大国、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是中国共产党体育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体育实践形态的深刻反映,揭示了一个走过百年岁月的大党在领导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崇高使命和血脉传承,蕴藏着我国体育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基本脉络,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责任的自觉。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回顾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演进历程,勾勒百年体育发展概貌,从多重维度梳理和总结党领导体育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启示,在百年体育发展史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力量,对于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 践行体育救国: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雏形在革命与建设的淬炼中逐渐明晰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实践,为彻底甩掉“东亚病夫”帽子,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历史夙愿提供了重要力量支撑。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精神内核、道路辨识和途径探寻在革命与建设的峥嵘岁月里开展起来,在不断发展和延续中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理论谱系。

1.1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精神内核发轫于革命岁月中的理想追求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品质,为中国共产党体育观注入了以“红色体育”为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精神内核,其思想脉络围绕着“救国救民”的时代任务而展开。从历史视角审视,这一精神内核具有纯洁的先进性和伟大的革命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无产阶级使命感。毛泽东对于体育的深刻认知是“红色体育”的精神起源,他深入阐释体育与个人发展、国家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逐步赋予体育改变国民封建愚昧状态,提升人民身体素质的革命属性。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阐述了其“强身救国”的体育思想,洞悉“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社会现象,颂扬体育对人的发展和改造社会的积极作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体育运动对于强健军民体魄以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锻炼好身体,才能打敌人”[1],军事体育的广泛普及有效提升了军队的战斗能力。1933年,毛泽东题词:“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2],高度表明了体育与实现“救国救民”的深层关联,深邃表达了体育的价值功能,成为中央苏区开展体育工作的总方针。根据地的“红色”体育发展迅速,仅1933年中央苏区举行的体育比赛就达246次[3]。毛泽东主张体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中央苏区的体育因而具有较强的军事化特色。苏维埃政府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的作用,对工农群众开展体育教育,推广器械操、拳术、球类等项目,俱乐部数量达到1 917个,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会员约9.3万人,为参加革命工作的军民百姓奠定了坚实的身体素质[4]。

1.2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道路辨识肇始于对“以体立国”的深刻认知

延安时期的体育发展主要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胜利而服务,体育实践样态的军事化特征愈发显现。中国共产党体育观在中央苏区“红色体育”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体育消灭阶级、消除剥削、改造社会的功能价值与建立新中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准确清晰的定位。毛泽东提出“体育为革命战争胜利服务”的基本原则,号召通过发挥体育的作用,“唤起民众坚决打日本”的抗战热情和必胜决心[5]。体育运动被视为武装工农阶级、激励人民群众奋起抗日救国的重要手段。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委员会等具有鲜明革命特征的群众性体育组织相继成立,对于强健边区军民体魄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毛泽东充分肯定体育对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的军队很需要体育”[6],他为延安军民体育活动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7],明确指出体育要“为造就革命力量、争取抗日战争胜利服务”的发展方向,认为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健身体,为培养大批军事人才做准备。1937年,毛泽东在“八一”运动大会上号召“全国民众、工农商学兵、各党各派各阶层,一致联合起来,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殊死的斗争”[8]。1942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广泛开展军民体育运动,强调每一个国民拥有强壮体魄是“担负起繁重的抗战救国工作,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重要前提[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广泛开展以军事训练为主的体育活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练兵热潮,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课中加入军事体育内容,有效增强了军民军事素养,提升了军事作战能力,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提供了力量源泉。

1.3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途径探寻起步于改革开放前的不懈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迅速将发展体育事业摆上议事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推进体育事业稳步发展,中国共产党体育观所涵盖的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第一,重视国民体质健康,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毛泽东倡导重点发展群众体育,明确体育运动为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以期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生产力和巩固国防[10]。1952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明确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195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讨论体育工作时指示:“体育是关系6亿人民健康的大事”[11],将人民身体健康作为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之源。第二,提升运动竞赛成绩,竞技体育崭露头角。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体育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致力于逐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中国派代表团观摩了比赛。195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这是新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1953年吴传玉获得新中国第一个国际游泳比赛冠军,1956年陈镜开成为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举重冠军,焕然一新的中国体育人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初露锋芒。第三,树立体育国际地位,体育外交突破封锁。1963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全面展现了新中国体育发展成就。1971年,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出人意料地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乒乓外交”标志着中美两国打开了友好的大门,打破了新中国成立20多年来同西方国家敌对的僵局,中国在世界体坛的地位逐步彰显。十年“文革”期间,国家各项事业遭到破坏,而体育事业仍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2 建设体育大国: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内涵在改革与发展的奋斗中不断完善

经过血火淬炼,方知历史的重任和未来的方向;经历停滞曲折,更知时代的重任和人民的期盼。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征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内涵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中不断发展,构成了更加完整的思想谱系。

2.1 从“举国体制”到“协同推进”: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调整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育事业发展成为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国家“包办”体育的发展方式日渐式微。尤其是在1984年《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首次明确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为中国共产党体育观朝着促进体育协同发展的方向调整转变奠定了基础。在竞技体育方面,邓小平深刻指出竞技水平与国家荣誉之间的密切关联,强调“提高水平,为国争光”“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12]。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在本世纪成为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奋斗目标[13]。1984年,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新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1986年,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在体育产业领域,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我国体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变,逐步形成了“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基本思路,体育产业发展应运而生[14]。萌芽阶段的体育产业体现为以体育场馆改革为龙头,带动体育竞赛活动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相结合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打破了政府“一家独大”的旧体制。在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外交等工作中,邓小平认为“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15],发展群众体育需要依靠更多社会力量,充分挖掘社会的重大潜能。他提出发挥体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作用,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体育文化是提升体育实力的重要条件。邓小平鼓励通过非官方的形式推动体育走出国门,提出“太极拳好”等有效倡议,加深了中外友谊,体育在搭建中国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桥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从“全民健身”到“人民健康”: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纵深发展阶段

重视体育在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髙全民族身体体质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体育观一脉相承的主题和主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强调将促进人民身体健康作为体育发展的中心任务和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他指出“体育工作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标志”[16],“为人民服务,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7]。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制定,以青少年健身活动为主的“五个亿万”活动的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度关切人民体质健康的一贯追求,标志着体育工作正式走上“依法治体”的道路。1997年江泽民提出:“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指出了全民健身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此外,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科教兴体”发展思想逐步形成,科技为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为实现全民健康服务的时代特征愈发显著。江泽民开创性地提出了体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功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指出,“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要大力实施‘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通过弘扬人文奥运理念,折射出通过举办奥运会为推动体育发展和促进人民健康服务的基本思想。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出台,深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全民体质健康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确切的规划。党的十六大将构建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以保障人民健康的根本宗旨。

2.3 从“大而不强”到“更大更强”: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关键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以筹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国观”初现雏形。胡锦涛提出全民体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项目,促进体育事业均衡发展。建设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整体框架,和谐体育的发展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青少年体育工作有序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胡锦涛提出“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的新主张,强调“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的新概念,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18]。胡锦涛继承和发扬了几代共产党人“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调体育事业的宗旨和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体育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体育诉求。明确体育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体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精神生活,注重全方位提升我国体育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尤其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体育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和宝贵的奥运精神,为开启新时代体育强国之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迈向体育强国:中国共产党体育观在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走向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中,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和只争朝夕的劲头将建设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推向新高度,开辟了中国体育发展新境界。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将体育事业全面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体育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汇聚体育事业“强起来”的磅礴伟力。中国共产党体育观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3.1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人民立场在新时代日益鲜明

体育事业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坚持“人民至上”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19]。第一,“紧紧依靠人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发展的“底色”。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发展的百年辉煌历程深刻昭示: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体育工作取得一切成就的动力之源[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参与中,不断探索形成的一条体育发展沧桑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赞颂人民伟力,热情讴歌中国人民,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政治本色,为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大果提供了原则、指明了方向。从着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体育治理新格局,到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国共产党密切团结群众、广泛动员群众、有效凝聚群众,不断推动体育事业迈向新的历史高度。第二,“不断造福人民”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发展的“亮色”。党中央将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把人民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升至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高度。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均寿命已达77.3岁,预计到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0.86%,体育人口比例将达到37%以上[21],充分展现了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人们的多元体育需求愈发旺盛,实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筹办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人上冰、改革“三大球”推动“足篮排”项目普及等重大部署,从不同层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体育需要的根本目标[22]。第三,“牢牢植根于人民”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发展的“本色”。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人民心相印、共甘苦[23]。坚持体育发展扎根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体育需求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健身文化等高质量体育服务。例如,2018年底全国累计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5万人,每千人平均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68名[24],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健身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改善了群众“健身难”等问题。通过在体育改革发展中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应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难,推进体育事业成为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恒久不变的誓言,成为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3.2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发展内涵在新时代愈发丰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体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愈发繁荣的景象,体育各领域整体推进、协同共进,不断充实着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内在意蕴。第一,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前端要地,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体育理念和实践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和群众性体育赛事覆盖面逐渐扩大,县级以上地区体育总会平均覆盖率达到72%,全民健身站点平均已达到每万人3个[25]。仅2019年,中国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赛事1 828场,参赛人次达712万人[26],持续掀起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制度保障,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规范性不断提高[27]。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54.44万个,国内人均场地面积2.08平方米[28]。第二,竞技体育成绩辉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仅2019年我国就获得了33项、128个世界冠军[29],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敢于争先的拼搏精神和扬我国威的民族自信。第三,体育产业快速发展。“46号文件”出台后,体育产业增加值和总规模大幅提升,成为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力量。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持续扩大,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23.8万个,资产总计突破3万亿元[30],体育产业商业模式日渐丰富,全链条转型升级提速显著。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29 483.4亿元,同比增长约11%,体育服务业占比超过总产出的50%[31],观赏型、体验型和消费型体育产品增多,体育产业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第四,体育文化不断繁荣。体育文化阵地逐年扩大,优秀体育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以冰雪为主题的冬奥文化载体丰富,各类体育博览、体育摄影、体育游戏等活动层出不穷。截至2018年,共举办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7届、体育旅游博览会12届[32],为宣传体育文化,弘扬体育道德、讲好体育故事提供了广阔舞台。女排精神在新时代接续相传,体育文化自信愈发彰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第五,体育外交日趋活跃。新时代的大国外交,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色外交[33]。如今,体育已经成为我国外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我国已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体育友好关系,并成功举办了南京青奥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男篮世界杯等1 100余场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自信友好的新姿态,奏响了体育外交的新乐章[24]。

3.3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理论创新在新时代不断升华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4]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研判新发展阶段情势下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35]。将新发展理念融入中国共产党体育观,有助于在新发展格局中为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体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引。第一,改革创新是体育发展的价值动力。党中央着力推动体育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参与体育事业发展,激发了体育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设立体科所、举办体育科技创新大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体育科技工作者,为我国体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统筹协调是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体育发展注重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致力于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等多领域统筹兼顾,东中西部、老少边穷岛地区体育协同发展,城乡间、人群间、项目间的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体育”提升了体育融合发展能力,形成了“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医融合”等多业态深度融合的发展局面。第三,绿色和谐是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育具有绿色、低碳、健康的本质属性,通过打造生态体育示范项目、示范带以及示范城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一幅幅展现在山水田园中的体育图景夺人眼球。例如,上海崇明岛已连续16年举办环岛自行车赛,还人们一片欢声笑语、春和景明的大好时光[36]。第四,对外开放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中,李宁、安踏等一大批自主品牌成为国内体育市场的中流砥柱。2020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超过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37]。此外,吸收国外体育发展有益经验,“三大球”改革和职业体育发展取到了一定成效。积极参与全球体育事务,截至2019年,320人在137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474个职务,让世界更加清晰地聆听到中国体育对外开放的声音[38]。第五,人人共享是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体育事业的主人,一系列体育惠民项目落实落地,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大体育”发展格局逐步健全,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通过搭建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平台,体育正成为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力量。

4 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百年演进的经验启示

4.1 历史维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指引者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3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0]。作为领导中国体育发展的坚强核心,从革命战争年代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强军救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改革开放后体育发展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焕发新的活力,再到新时代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着中国体育发展方向,描绘着中国体育发展蓝图,擘画着中国体育发展未来。通过促进体育发展,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成为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百年不变的总基调。党的历代领导人给予体育工作高度关怀和亲切教诲,为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与体育强国梦紧密相连,把体育摆在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中国体育在最好的时代里步入佳境。

“看历史就会看到未来”,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根本法宝。事实早已证明并将持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领路人和领航者,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断提高党在体育工作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加快推进体育现代化建设,必将在新时代创造更加辉煌的体育业绩,走向体育发展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4.2 价值维度: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基本体育利益的保障者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41]。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根植于人民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国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党和政府信任度达95%,高居各国榜首。中国共产党体育观深刻揭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价值基石,一部百年体育史就是党紧紧依靠人民、全心服务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体育发展史,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体育参与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既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的体育诉求和期盼虽有不同却一脉相承。不论是通过发展赤色体育运动,增进工农群众体魄,适应阶级运动的需要,还是提倡国民体育,通过普及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不论是加强人民群众体育锻炼,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还是在新时代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成绩显著、青少年体育蒸蒸日上,保障人民的基本体育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展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体育发展基本规律,保障人民体育利益的全面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布局中思考体育发展的新任务新方式新路径,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需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需要每一位共产党人奋力攻坚和不懈奋斗。

4.3 目标维度:中国共产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中,体育既是培育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还是观照人与自身、人与外部世界协调发展的“窗口”。纵览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体育工作开展的实践,彰显了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突出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和向往健康的热切愿望。依靠人民开创体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一方面,人是体育活动的实施对象,离开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体育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体育发展在着眼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同时,重视塑造人的高尚精神和崇高品德,实现人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体育的性质和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所决定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本质要求,诠释了党领导体育事业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和使命。

4.4 实践维度:中国共产党是成就体育复兴伟业的开创者

体育是强国之举,强国是复兴之途。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新发展的冲锋号,新时代体育事业正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中国共产党是这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成就体育复兴伟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高为国争光能力,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推动体育消费转型升级,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和加强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中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在体育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促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强大力量、提供坚实保障,奋力开启体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实现体育复兴伟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秋功业,是一场不懈奋斗、薪火相传的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5 结语

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百年风雨历程,描绘出一幅幅“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波澜壮阔的传奇画卷。在这张传奇画卷上,清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体育救国到建设体育大国、再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全景式”体育观,深刻诠释了体育事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全面体现了一个思想伟大、组织强大、目光远大、胸怀博大的百年大党的责任担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观的基本经验及重要启示,是为了在始终坚守和持续弘扬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基础上,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决心,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伟大理想奋勇前进,不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体育发展新的更大成就。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中国共产党体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探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