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桐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200)
我国语言字音、声调较多,十分复杂,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能把字音与声音相互融合在一起,让歌唱与说话一样清晰,是我国歌唱艺术表现的关键。以字行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标准也是演唱原则之一,就是要求以字的声调、吐字咬字为依据来进行发声,身体的各器官维持在演唱的状态中时,最为强调的中心工作就是咬字,咬字是行腔的核心所在。应尚能本着解决“西洋唱法唱好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的目的,贯彻“以字行腔”声乐理论,撰写了以“以字行腔”命名的《以字行腔》这部声乐演唱专著 。[1-5]
无论讲话还是唱歌,都是为了情感的表达,二者都是由同一个发声器官和同样的发声原理所产生的。字作为核心,先讲好字才能唱好歌词。应尚能先生对如何将字讲好并咬住,进而如何唱好和如何延长字腹进行了循序渐进的研究,唱好字就必须先讲好字,再就是延长字,首先从字的组合进行分析。
1.字的构成
咬住字是应尚能先生关注的首要部分,针对演唱时的发音来划分,认为字可能由一到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是:字头、介母、字腹、字尾或归韵,即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其中介母是字头和字腹之间的辅助元音。演唱时延长字腹,需要将字的每一个音节分开来研究练习,最终组合在一起清楚、准确地发音。
2.关于咬字
演唱歌曲不同于讲话,演唱时字音的时值通常会比讲话时久,还有子音的发音用时较短,能延长的就是母音。延长母音或者说“咬字”只存在于演唱中,应尚能先生将所咬住的字中的母音归纳为两种基本色彩--e 和aw,分别包括“i、ü、e”、“a、o、u”,若要将每一个母音咬清,必须经过对咽腔和口腔的塑造,母音再回到原本的色彩上来,如此才能做到腔正。总结阐述的练习咬字的方法应该是:首先知道字的构成,明确每一个母音的色彩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衔接;其次建立演唱的矛盾,具备咬字的前提条件;最后循序渐进练习字的每部分,咬住母音的基本色彩。
按照应尚能先生的演唱方法,科学的发声法源于科学的呼吸法,而科学的呼吸法建立在科学的演唱姿势上。科学的演唱是调动整个身体这件“乐器”,双脚前后叉开,收小腹,进而自然地提臀、挺胸,放松颈肌,歌唱时保持小腹的紧收。特别对于没能掌握科学呼吸法的学生来讲,采用此法,能很快地掌握“有气息控制”的歌唱。
应尚能先生在《以字行腔》中表达了字在歌唱过程中为首要问题。唱歌之前首先练习准确咬字,以字行腔,从而解决字与声音的辩证关系。普通话的构成较复杂,在延长字音的时候,歌唱者需要清楚延长的是哪个部分。笔者依照应先生对我国推行的普通话字音的分类,将《歌声与微笑》歌曲中的字按照不同的组合进行归类:
《歌声与微笑》歌词内容: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两个部分:字头+字腹:你n--字头i--字腹,歌ge,我wo,把ba,的de,是shi、介母+字腹:一y--介母i--字腹,野ye,涯ya;
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字尾:明m--字头i--字腹ng--字尾,声sheng,请qing、字头+字腹+归韵:海h--字头a--字腹i--归韵,微wei、字头+介母+字腹:花h--字头u--介母a--字腹;
四个部分:字尾结束:遍b--字头i--介母a--字腹n--字尾,天tian,将jiang、元音做归韵结束:角j--字头i--介母a--字腹o--归韵,水shui,角jiao,笑xiao。
弄清楚每个字的组成部分才能把字讲准确,没有偏差,在平日里笔者在教授每一首新作品时,要求学生先练习朗读歌词,为的是能让学生更好地发音咬字,因为在朗读歌词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将字腹做细微的延长,字中每部分的工作都会比讲话时做的仔细。笔者还尝试让学生挂在歌唱共鸣的位置上和运用唱歌时的气息去讲话,让讲更“接近”唱一点。例如歌词中“明天”中的“天(tian)”字,在说话时一带而过,声母母音同时出现又同时消失,而当调动了唱的各项机能,将讲与唱有机融合在一起,更容易咬住字头--t 和拖长字腹--a,把字咬得清晰饱满。练习好讲之后再开始演唱便可以准确地将歌词交代出来,相反,若讲不好歌词,更例如有口音者,n 和l、h 和f 等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混淆的声乐学习者,若不下功夫练“讲”歌词,恐怕唱起歌来也要混乱不已。
单独的字要练,字与字的衔接也要练,前面已经整理了歌词中每个字的组合,并且说明了组合的各个部分都有其工作要做,每个都要交代清楚,若有一个环节没有交代便不是完整的字。按照应尚能先生的观点:两个字的衔接也有多种多样的内容,歌词中的衔接可能是:
字尾→字头,有:春花;
字尾→介母,有:遍野;
归韵→字头,有:(海角)天涯、带回、微笑;
字腹→字头,有:你的(家)、我的(歌);
字腹→介母(也是母音重叠),有:把我(的歌)。
将讲的字与唱的字区别开来,就要在练以前把各种变化预先分析好,该做的工作预先明确,才能实现把字唱清楚的要求。
怎样练习,应尚能先生说“建立咬字的条件要从脚做起”,喉结到最低位置,才能咬住了母音出现其该有的色彩。应先生认为所有的母音都可以归为“aw”(a、o、u 属于o 的基本色彩)与“e”(e、i、ü 属于e 的基本色彩)(发音分别为[ɔ:]和[e])的两种基本色彩,在练习咬字过程中就是要喉结一直保持在低位置,拖住字腹。首先弄明白咬住字是怎样的工作,可以通过练习一个单音,通过练习掌握了基本的要求之后,再适时加入音高,拓宽音域、控制气息进行训练,用简单的和弦即可。这些练习突出了咬字的关键工作,当能够娴熟地运用后,将字的其他部分结合字结合在一起练习,应尚能先生总结的步骤有三:
咬住字腹,要结合基本色彩一起练习;
加字腹后面的字尾或者归韵;
再加字腹前面的字头与介母。
如此一步步的练习就像是先学会了迈步,接下来就开始教学生们学习走路了,再结合具体的乐句进行练习,放慢速度,唱清楚歌词,将字音咬好以后,再唱回原来的速度。速度放慢练好咬字之后,再逐步加上原曲的速度练习。
应尚能先生的练声法则为演唱各个曲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想真正掌握咬住字,起初必须逐字逐句地练习,所谓习惯成自然,练到开口即有的时候就不用逐个地练习了。
《歌声与微笑》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首歌曲,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数年来被广为传唱。歌曲的语言简单,直率而寓意深刻且含蓄,歌颂友谊,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全曲速度较快,演唱时用活泼热情的情绪来演唱,提醒学生做好歌唱前的准备。歌曲的前半部分旋律在中低声区,要口语化,“带”字可唱下滑音,仿佛和朋友亲切交谈。在第二小节中“歌”字四拍子的演唱时值,在第四拍音高由3 升到了5 要将歌字的字腹咬住,气息保持住以免字音散掉或者音高偏差;还有在第7 小节和15 小节的“下”字,时值足足有8 拍,提醒学生们提早将气息准备好,发好字头x 以及介母i 之后,咬住a 保持住8 拍的时值,并且情绪不要松懈掉;从18 小节开始,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音域相对较高,并且一直保持在高音区,很多学生会觉得有点吃力,那么就要先调动好高昂的情绪,以及气息不要因为音高的上行而随之提起,腹部的力气一直抓住,依然要咬住每一个歌词,如《以字行腔》所阐述,交代清楚字的每一个部分,这一要求一直都要达到,不受歌曲速度抑或节奏所影响的。全曲基调亲切优美,明朗愉快,把我4/4 拍的强弱特点,把握速度唱出歌曲犹如在联欢会上载歌载舞,共叙友情的开心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