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奎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9)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战“疫”取得了瞩目成效。如今,疫情得以控制,学校开始复学,校园里又恢复了昔日的生机与活力。
复课以来,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了当前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防疫也成为了学校德育的核心。但学校的德育目标,不能局限于防疫工作,要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尤其是德育课程中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素材,增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命担当教育和幸福感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成就学生懂感恩、知敬畏、讲奉献、有担当的高尚品质。这并不意味着丢弃疫情之前的学生发展目标、改变之前的创造性德育实践工作,而是要结合抗击疫情的经历和取得的成果,升级学生的素质结构和德育的过程与方法。在后疫情时代,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
为保障复课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2020年3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管理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要位置,严格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现场教育教学的关系、协调好战“疫”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等,积极开展战“疫”主题教育,给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加强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提高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等[1]。
生命安全是第一要务。在疫情防控中,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是最重要的课题。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需要继续强化,教育学生怎样保护自己,从如何防止被病毒感染到如何不感染他人开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安全防护意识,继而延伸到其他危险的事项,如饮食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夜间安全、网络安全等,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按照规则处理事情,保护好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这既是家长和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或手机游戏中解脱出来。以我校为例,学校或系部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跳长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等,同时班主任也会定期开展一些班内的小运动会,既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又能达到增强学生健康体魄的目的。
为尽快阻击疫情,许多医护人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各地党员干部驻守在物资调配、人员排查、宣传防护的第一线,为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夙夜在公、恪尽职守。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无论是医护人员、建筑工人和党员干部的争分夺秒,还是普通群众的居家独处,都彰显了我们心怀家国、勇于担当的情怀,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家国情怀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2]。
在疫情背景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首先,我们应注重对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匠心筑梦系列故事《大国工匠》、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具备民族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次,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心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乐的人。正是由于不畏风险、奋战在不同抗“疫”岗位的逆行者们的无私付出,中国战“疫”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从而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3]。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上至耄耋、下至弱冠的逆行者们,他们不畏风险,奋战在不同的抗“疫”岗位上,中华儿女表现出了大无畏、敢作为的责任担当精神。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要成为勇于担当、挑战困难的青年,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好知识和本领。依托学校“彩虹德育”品牌,班主任引领学生着力打造“彩虹班级”“彩虹宿舍”,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育具有苏高职情怀和烙印的学生。同时,在班级中开展“十佳劳动能手”“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带动学生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将来能为祖国繁荣伟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不会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幸福感,而职校学生的幸福感更多的来源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交往能力,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方面获得较高的满意度[5]。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班主任切忌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教育,而应通过学生的家长、其他任课老师、同学特别是好朋友等了解学生;也可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用心观察学生。同时,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还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责问,特别要针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学生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位知己老师而感到幸福。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疫情仍然严重,这是人类史上的一段重要历练,是每个人的一次灾难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责任担当示例,将之作为德育课程建设的素材,在开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和幸福感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懂感恩、知敬畏、讲奉献、有担当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