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阳
(江苏省苏州天成中学 江苏苏州 215100)
乡里社会是一个被遗忘的世界。我们仅能从部分政府教化或文人游记中窥其端倪。而乡里世界的乡民与乡吏,一个是“智不自周”的无知群体,另一个属充服厮役的卑职贱吏①,“正史”的垂注也十分有限。所幸的是,拜赐于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的披露,学界对乡民、乡吏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但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譬如——属吏身份的考察。
增渊龙夫氏曾言西汉之后的地方长官囿于考课、治绩之因必须活用当地属吏②。故吏举于土著成常制,并沿用至孙吴一朝,但临湘“土著为官”还应考其地域特性。随着任吏标准的放宽及临湘社会背景的影响,大量土著加入了吏员队伍。属吏的个人考察可以依凭的材料并不多,“户品出钱简”是一项选择③。“户品简”亦标注出了吏员“故户”的身份,而这又与“土著吏员”存在何种联系呢?吏员群体上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呢?
吴简材料可窥临湘属吏的生活并不轻松。或者说,是在“职役与赋税”的双重压力之下生活。部分学者推测这是吏户制萌芽的表现,更有部分认为孙吴吏户制已然形成。笔者认为上述情况判断吏户制确立还为时过早,吏员之中尚有身份上等者,且由《田家莂》属吏收纳米布额度来看,似乎还有一定蠲减。但撇开“吏户制”的“追究”,临湘吏员的生活负担的确是加重了,而其诱因亦分客观、主观两面。
客观上,赋、役增加并为常制;“宽息优复”不再。“职役与赋税”的加重是吴初社会转型中,孙吴为巩固统治所作的“应急方案”,但这些临时措施却被默认为“常制”,而抚慰政策则不断取缔,从而给吏员带去巨大的负担。
首先“职役”上,以吴简透露的信息来看,“乡吏、郡吏、州吏、仓吏”等都可视作“职役”。“部吏”属临湘“县吏”的一类,即是“职役”的主要承担者。这些职役不但繁琐复杂,而且还需吏员短期内来回迁转。举例来说,“蔡忠、殷连、谷汉”等属吏仅嘉禾年间就调职就不下三次,何况“收责税米、追捕叛吏、隐核部界”种种均非闲差,且一旦处置不当,还会受到严惩。正如收纳税米“未毕”而受鞭刑的乡吏“五训、孙仪”二人。足见“职役”的压力。而“职役”的增加应跟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逋逃有关。政府难以募集充足的劳力,何况适逢长沙久乱、孙吴初治,当地征辟的吏员数量也极为有限,因此扩大属吏供职范围不失为良策。吴简之“给吏”亦是一类“吏役”,但与“属吏”不同,他们仍不是正式吏员④。
显然,繁琐的“职役”作为“常制”保留了下来。首先体现在吴简“叛吏”的增多,表明了吏员及亲属对此制的排斥与反抗:
[右]□郷郡縣吏兄弟合十五人前後各叛走□趣劉陽呉昌醴陵(壹·7454)
言部吏郭宋等追捕叛吏□□等事……主簿掾…… (柒·566)
□隠核叛吏區蘇家財□傳送…… (叁·6869)
首简介绍了“临湘属吏及亲属逃亡外县的情况”,而此类“叛走”并不在少数。后两简则是曹掾上言郡府“追捕叛吏”和“清查、上缴叛吏家产”之事。显然,政府对叛吏的处置仍是较为严格周密的,都会备专门的文书通牒。另外,还有“叛吏限米”一说,“限米”的缴纳者往往是“私学、叛士、吏帅、州吏”等特殊人口⑤,此处单就“叛吏”身份来看,“叛吏限米”可能属于政府施加的一类附加税。吴简“叛吏限米”亦很常见,这能是频繁“职役”引起叛吏人数的增多的缘故。
其次,政府对吏员控制的加强。由于过度的“职役”势必带来属吏的叛亡。因此,政府转向严加监视吏员及其亲属。临湘常见吏员家属的调查:“嘉禾四年都乡劝农掾郭宋、广成乡劝农掾区光条列军吏父兄人名年纪文书等”,同时还制作了相关人名簿⑥。主要包括了父兄子弟人名、年纪、所居、疾病及死叛等情况。学界普遍认为此类名簿与政府所作户籍有关,即固定年限一造⑦,这一举措无非是“制度化”了该类调查名簿。接受了严密的监控,试想属吏的人生自由多被消磨殆尽。
另外“赋税”上,额度有增无减,优复渐被取缔。吴简吏员租税名目众多,如“州吏限米、新吏限米、叛吏限米、吏子弟限米……”此外,县属吏同样要缴纳普通民众的赋税,如“户品钱”及各类税米:
孙吴起初的租税收纳上,吏员可能享受一定额度的“优复”,但随着统治的稳固,零星的优势亦不复存在了,“吴简时代”正是此趋势形成的时期。
主观上,基层属吏素质的降低。这主要表现在选聘标准及群体文化水平的降低上。王充曾论及汉代酷吏能为虎作伥的原因⑧:
文吏笔札之能,而治定簿书……五曹自有条品,簿书自有故事,勤力玩弄,成为巧吏。
秦汉为吏途径有几种,其中文吏大多以“文无害、学校培养、明经、法、律令”为吏。文吏大多习律法、通诗书、有文笔。汉世地方官吏权力下放,文吏皆有一定文化储备,故可典掌机要,加之熟悉律法,方便其从中为害。但秦汉之后,由于“官吏身份限制的开放、选吏途径丰富及社会势力地渗透”,吏员队伍不断壮大,可谓“鱼龙混杂”⑨。文景时吏员人数稳步增长,至武帝,由于王国、侯国增加等因素,更是急剧膨胀⑩。《三国志·孙皓传》记录了吴亡时“吏”有三万二千人,较汉初翻了一番。即便吏员队伍壮大了,却由于政策地放宽反而拉低了属吏整体的素质,其律法知识及文化水平已大不如前了。
属吏素质得益于一方教育之发展。东汉前六十年与后七十年的记述中,近三成的孝廉来自于地方属吏,孝廉人数或多或少体现了当地的教育水平。教育体现着吏员队伍整体的素质,也间接制约了属吏后备军的质量。考察东汉荆州的情况,全国105个郡国中有41个无孝廉可查,包括了长沙周边的江夏、桂阳、武陵等郡。其次,有据可查的二百七十六名孝廉中荆州地区仅占5人。相比之下,扬州则有34人。长沙郡仅有一人——桓阶。可见,荆州一地教育普及程度仍很有限,虽然吏员数量的确增加了,但并不代表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边陲地带,高素质的属吏储备不足亦很常见,赵炳清先生曾考释里耶秦简的公文署名,发现许多原主簿、书佐的工作也由“迁陵县”县丞代劳,显然与“新地吏员空缺,文吏储备断档”有关。以临湘而言,吴简“门下”属吏工作大多由特定“部吏”代劳,如“蔡忠、郭宋、黄欣等”。一来是部吏供职多岗的体现。二来也反映了相关文吏的缺乏。此外,“蔡忠、黄欣”二人均是临湘上户,这暗示了他们有能力接受教育。那么临湘部吏又是怎样的吏员群体,无疑又增加了他的丰富性。但大体上,临湘政府补进的吏员仍是普通民众。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身份地位较低,更任由长吏鱼肉。长此以往,属吏社会地位逐渐降低。
兹此,虽然临湘吏员权责广泛,看似执掌了实际行政大权,但这背后亦隐藏着严重的问题。各色赋税的增加,伴随优复的丧失;职役的繁杂,调任的频繁;政府严苛的管控,这些都给了吏员沉重的压力。另一方面,选拔条件的开放和边郡教育水平的影响,高质量吏员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稀缺人才。这一问题亦长沙临湘侯国之“症疾”,而部吏的兼任正是这一问题的体现。整体上看,吴简时代吏户制度虽未确立,但职役与赋税的加重、吏员素质的降低无疑是两大肇始。而属吏渐趋平庸、选拔过于简化,严重影响了基层吏员的身份地位,最终导致了汉代“飞扬恣肆”的吏员群体步入卑微的情况。
注释:
①关于低级吏地位的卑微化,学界早有论及,但是具体开始于何时仍有争议。此处引《后汉书》卷35《郑玄传》:“去厮役之吏”,李贤注:“厮,贱也。”
②[日]增渊龙夫:《汉代におけゐ国家秩序の构造と官僚》,收入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会编《中国古代史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后收入于增渊龙夫《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第537-566页。
③吴简所见“户品出钱简”。详细形制介绍可参王素:《长沙吴简“户品出钱”简新探》,北京:《中国文物报》,2007年4月,第7版。据目前所见吴简信息仅涉及都、模、中三乡。该类简内容中,民户有“新、故户”之别。“户品出钱简”相关研究甚多,但难成定说。最新研究,首推[日]安部聪一郎:《走馬楼呉簡中所見「戸品出銭」簡の基礎的考察》,中文名为《走马楼吴简中所见“户品出钱”简的基础考察》,《東アジア出土資料と情報傳達》,日本:汲古书院,2011年5月,第43页。张荣强:《吴简中的“户品”问题》,《吴简研究》第一辑,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吴简研究》第一辑,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于振波《走马楼吴简续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2月;蒋福亚:《走马楼吴简经济文书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12月;孙闻博:《走马楼吴简所见“乡”的再研究》,《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第113-118页。
④韩树峰:《走马楼吴简中的“真吏”与“给吏”》,《吴简研究》第2辑,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8月,第25-40页。
⑤沈刚.吴简中的诸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23-28.
⑥王素.长沙吴简劝农掾条列军州吏等人名年纪三文书新探[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25):1-16.
⑦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吴简研究》第1辑,2004年7月,武汉:崇文书局,第143-159页,第27条注引;张荣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与汉唐间籍帐制度的变化》,收录于本人《汉唐籍帐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3月,第239页。
⑧王充[东汉].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89.
⑨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198.(同作者:《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1-6页)。
⑩高毅鸥.西汉官吏数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7:36-39.县一级分:县、道、邑、侯国四种类型。根据东海郡下辖各县估算西汉全国自然增长县级吏员89022人,平均每县每年增长0.37个。吏员数量由高祖10146个增加至武帝时108003个,最后至哀帝160118、平帝167858个,详见本文“县级官吏数量”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