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辉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重庆巫山 404707)
语文不仅是学生交流的工具,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渠道。而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明确了,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之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基于此,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理念,采取有效方法,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以实现学生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发展。基于此,文章立足高中语文,从人文情感渗透视角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人文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是人类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类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对人文精神进行了总结和和概括,主要包含如下:一,人文情感包含两个方面:人文和情感表达。人文指的是人类历经社会活动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情感则指人内心的思维活动,人文情感追求的是自主、平等。二,人文情感是对生命活动的探寻,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三,人文情感坚持人和自然的统一发展的原则,不仅尊重自身的生命发展,更要遵循万物的生长规律。第四,人文情感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1]。
人文情感在语文课堂的融入,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因为语文自身特性决定了一切,语文素养包含人文情感、道德发展、实践能力等等。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摒弃高高在上的地位,走下讲台,做学生的良师,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2]。比如高中语文中的阅读、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板块,也是令学生头疼的内容。为此,教师就要采取分层教学,并善于观察学生,捕捉学生的所想、所感、所急,并通过反复琢磨提出解决的方法,进而完成传道受业解惑的目的。
在课下,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与针对性指导,可以打消他们放弃的心理,可以舒缓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告诉他们这仅是自己人生挑战的第一关,通过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看到还有教师的默默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鼓舞学生与同学、教师交流学习中的困难,通过告知需知,教师可以更好的调整日后的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建立人文情怀的推动者,在学生人生成长之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教师自身知识广度、价值观以思维方式决定着人文情感的渗透效果。所以,教师要深入到阅读中去,通过阅读实现质的飞跃。但应试教育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师将重点全部放在了学生应试技巧的提升上,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优选书籍,提升自身,以更好的启迪学生。
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深入推动着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相应的高中语文教材也做出了适当改编,融入了大量人文情感文章。为此,教师要深入语文教材,挖掘和整合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以通过有效引导提升学生人文思想,以实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文章《荷花淀》时候,作者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描绘出了人物形象的人情美。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现的人情美的人文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人文情感氛围的营造,通过把握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几乎每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深切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赞叹、对国家的热爱,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整合这些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人文情怀,就必须带领学生深刻解读文章内容,然后立足文章情感,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时候,如若教师一味带领学生赏析美词佳句,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并逐渐的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此时教师要构建人文情感氛围,组织同学们讨论:王勃为什么可以写出人生壮阔、风光无限好的文章?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体会到了文本的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大道人文情感。
人文情感的有效渗透以师生和谐共处为基础。教师、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两大主体,他们的思想各异、个性不同,只有开展平等的交流,才能突破束缚,才能打破单一的课堂循环。教师要真正的走进学生,倾听学生内心,鼓舞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并给予他们公平、有效的评价。充满人文情感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摒弃分数论,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只有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强情感的挖掘,才能为社会输出一批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人才。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有大量的人文情感文章,但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在人文情感渗透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只有积极改变自身理念,深入语文教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走出分数的怪圈,才能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