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乐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社会对高职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与国外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影响到学生与家长的选择、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企事业单位合理的人才结构以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师生员工对高职教育了解不深,认识不够,仍以故有的知识和意识来看待高职教育教学。
高职专科生与普通专科生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但在招生录取政策以及在缴费、享受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医疗和专升本等方面两者待遇不同,使高职学生处于一种受歧视的地位,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教育侧重于专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在如何突出高职特点办出特色这一问题上,招收不同对象的高职学制面临不同的问题。
1.3.1 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职学制。 我国目前这种高职学制的生源最多,普通高中毕业生基本没学过职业技术课程,但可按照行业、专业特点,尽可能招收适合于专业基本要求的学生。
1.3.2 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高职学制。 中职学制培养目标多为中级技术人才,这三类学校(中专、职高、技校)虽然培养人才类型基本相同,但教学计划却有不小的区别。由于教育类型不同,方向也不一致,教学计划又没有统一要求,高职与中职的学制衔接问题就相当复杂。
根据国家政策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普通高等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应与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有明显差异,学科及专业建设重点应向高端发展,本科院校的高职院不宜简单地按独立升格的高职院规格建设。这类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本科院校资源优势。这个问题如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这类高职院校将陷于学科专业层次类同于独立升格的高职院校,而管理体制又远远没有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灵活性和对外交往的独立性,规模效益比不上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又比不上普通高校的非常尴尬的境地,体现不出普通本科院校办高职的独特优势。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未真正有机结合,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其教学仍是按原模式运行,在原框框里转。因人设课、因条件而教学、因成本而开班的现象不少。
1.6.1 教材编写力度有待加强。 各学校也自行组织力量编写了不少教材或讲义,但由于时间紧,又缺乏较为统一、规范的编写标准,加之编者水平参差不一,编写出来的教材质量不是很稳定,许多教材仍没有脱离一般本科或中职的教材模式,高职特色不明显。
1.6.2 教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指导教材建设的组织机构,对本校未来几年要开办哪些专业,设置哪些课程,各门课程所需教材应通过什么渠道准备无科学的规划,而是当年专业开始招生时,才仓促准备所需的教材,对内容合不合适,学时数够不够,有无高职特色等方面考虑不多。
由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生源、学制、办学层次呈现多样化,管理的难度空前增大。
1.7.1 对高职学生研究不深入,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 高职生源广泛,差异性大,既有普高生、又有三校生,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异很大,习惯也不同,进入高职学习,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当中既有认为自己比别的普通高校学生低一等的自卑情绪,也有盲目自大或自傲情绪,因而他们心理出现失衡。但我们目前的管理系统对这些有复杂心理的高职学生群体缺乏研究,面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高职院校自身工作观念、方法、手段、体制陈旧,管理人员不到位,素质不够高,经费缺乏,仍然是老一套,管理效率当然不高,效果也不好。
1.7.2 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缺乏新意,未形成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的主动性明显不足,学生管理者缺乏适应能力,对学生现状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不能很好地保障学生多方面的合理需求,因而造成学生管理工作处处被动的局面。
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认可有一个过程。因此,政策宣传就显得特别重要。政府可引导各类媒体把宣传中央“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展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前景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力度,正确认识发展高职教育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根据各地方政府财力,可以采取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对高职学生和普通专科学生同等拨款的方案;也可采取部分给予补贴的方案。对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举办高职教育的普通专科学校,应加大财政拨款;对民办高职院校,也应加大扶持力度,以支持这些学校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还可通过广开渠道、盘活存量、资源共享等方式多方面来解决。
2.3.1 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九五”期间,按照“合并、共建、划转、重组”等方式,对原有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结构体制进行了调整变革,成功地实现了在资源共享、优化整合的目的下进行的管理体制建设和改革。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涉及的问题很多,不是放与不放的问题,而是怎样放的问题。放的尺度要符合国家举办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要体现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原则,也要考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其取得合理回报,以利学校持续发展。
2.3.2 建立健全新的运行机制。高职教育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必须按市场运行机制办学,其运作方式必须按市场运作方式进行,要将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应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前提下,按现代产业的管理机制办学,产业运行机制中的许多规律和法则也可以引进到高职教育的办学机制中来。在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中,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院及高等专科学校应加大改革力度,尽快抹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办学运行模式的烙印,转变思想,以全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来办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根本区别。应设立院校、系两级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教材建设规划。
2.4.1 突出教材的高职特色。高职教材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行业背景、科技发展水平来采编教材,教材内容要注意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统一,形成门类齐全、特点鲜明的高职教材体系。
2.4.2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教材应突出实际技能训练的内容,以较为成熟的技能训练为主,适当添加一些超前的技术训练项目,使实验实训教材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本科院校要给相对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松绑,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和措施,规范办事程序,理顺各职能部门关系。同时,本科院应根据其自身现有资源情况,在可能条件下允许和大力支持高职院申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充实其本科专业结构层次。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管理工作难度空前增大,造成不少困难。学生管理问题多而复杂,解决起来特别棘手。①要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②树立大德育观念,为学生成人、成才、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学校形成“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育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