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研究综述

2021-12-31 04:35丁愉韩红蕊
南方论刊 2021年9期

丁愉 韩红蕊

(1.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030)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导。以此为分野,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门综合性、复杂性的学科,运用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整合学科内部各要素及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大于各要素局部效果之和的目的;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强调“大思政”概念,探索思政课程与各类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第二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研究的关键时期,其研究的数量、范围、深度和成果都远远超出第一阶段。

一、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及现状研究

任何问题的探究都离不开对概念本身的界定及对问题背景和现状的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是张灿耀、郑永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给出的经典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这一定义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目的性和时代性。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3]。目的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和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总体性要求和根本性使命。[4]时代性意味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贴社会改革创新发展的大形势、大背景,自觉融入时代发展大潮,努力提升自身创新发展的前瞻性。”[5]

从研究背景方面来说,房广顺、李鸿凯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艰巨”,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6]此外,新媒体、互联网、国际化、多元化等大背景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风云诡谲和复杂多变。[7]

正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综合性、面临背景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个要素的非线性,这一领域急需能够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指导理论。因此,协同理论作为一门研究“在复杂的系统中,如何使成效协调、有序和优化”的科学,顺理成章地被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和可能。

(二)协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研究

协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的研究,属于前文所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研究者从系统学的角度引用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理论:“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是人类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个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各门不同科学之间密切对话。只有通过它们的共同努力,这些复杂问题才能得到解决。”[8]有的学者将协同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整体与局部关系”原理结合起来,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论的契合点。恩格斯曾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产生‘新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单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9]

有的研究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阐释出发,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论的结合点。如张雷声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协同,即以德育人与以德立身相协同、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协同、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相协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协同、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协同。[10]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论契合的逻辑起点,“是将教育实践的目的分解为一系列相关的有序目标”。[11]在这一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大多数学者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整体,而协同指的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如郑吉春、张超、高春娣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协同性,强调的是‘多元统一’,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协调一致,从而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12]

除“协同理论”外,“整体性理论”作为协同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被用来处理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在此类研究中,有的学者比较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家庭、社会、学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协同[13];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出发,主张复杂条件下的协作,并着重强调这种协作,既包括自身内部的协作,也包括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作。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研究的第一阶段,开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呈现出第二阶段研究的某些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的三个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不仅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要素——课程,也提出了各类课程的导向问题,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保持相同的方向,共同促进高校育人目标的达成,还指出了课程建设及同向同行的目标是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进行: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和协同创新。

(一)同向同行

“同向同行”既是对高校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办法,还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期冀。几乎所有以“同向同行”为关键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或多或少指出了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或建议。这些要求或建议大多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课程角度提要求,指出“同向同行”的关键在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方向上的引领作用,而各类其他课程都要自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一致,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14]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出发,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可能会引起其他课程老师的反感,因而无法真正达到“同向同行”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从体制机制方面提建议,如李国娟指出“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预期目标,需要构建上下贯通的多层级有效协同的管理体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导向明显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形成可靠的保障。”[15]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就是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16]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可以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研究从哲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与思政课结合互动的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上海交通大学的陈锡喜指出培养符合当前中国现实需要及未来发展目标的综合型人才,“单靠现行的思政课是无法完全承担的,而需要全方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的熏陶。”这种全方位的熏陶目前尚未实现。[17]黄蓉生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存在问题的表述更加明确,他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部分领域出现了‘用别人的尺度裁量自己’”的现象,学术话语“唯西方是瞻”,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18]

第二类研究以问题导向和对策提出的方式,具体地分析课程思政。这类研究者提出的问题包括:(1)课程问题,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两张皮”现象、课程之间合力难以形成。[19](2)教师问题,如“形成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前提是需要一支具备结合自身学科、 专业、工作进行思政教育‘能力’和‘胜任力’的师资队伍。”[20](3)专业融通问题,如史巍指出:“‘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定位‘课程思政’,如何与思政课程协调衔接,如何与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保障体系等有效衔接等问题。”[21]

第三类研究重点阐释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思政是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22]李晓培、胡树祥认为:“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将会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并在育人理念、育人方式、育人效果上产生重要影响,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23]

(三)协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整合教育主体、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通过多个因素的协调、优化和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协同效应,以达到最优效果。[24]

从抽象的理论角度看,协同创新是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制度制定、机制构建、政策实践等多个领域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科研创新等一体化环节的全过程。”[25]这一观点仍然没有脱离赫尔曼的协同学理论,它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契合性,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建议。

从具体的实践角度看,协同创新密切回应了当前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问题。有的研究者分析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互联网平台的选择以及建立网络思政内容资料库等非常符合现实需要的建议。[26]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27],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创新性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互联网新媒体的协同发展,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号召力和吸引力。[28]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路径研究

研究者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路径研究,涵盖了课程、教师、体制、理念、经验等各个方面。笔者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将此问题的研究分为两类:

(一)宏观层面: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同向同行中遇到的问题,既出现在不同系统之间,也发生在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的要求。有研究者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要求:“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的基本遵循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核心是树立‘大思政’理念,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是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性布局一体化运行、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主阵地深度融合、系统规划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29]

与顶层设计相伴随的,是一套能够使顶层设计顺利运行、上传下达的完善的体制机制。王景云指出:“在办好‘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健全制度建设,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逻辑互构的实现路径。”[30]这类研究强调的是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此外,还有一种关于体制机制的研究强调系统完善的课程设置体制,如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精心打造由思政课、人文素质课、专业课、社会实践等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1]

(二)微观层面:学科互动、课程教材与经验总结

首先,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成协同效应,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社会学科之间的互动。从学科内容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重视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并在这一研究中加强同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相应研究的互动,以尽可能取得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释的共识。”从人员方面来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人员互动”,“积极吸收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人才支持思政课建设。”[32]从课程思政评价方面来看,陆道坤从评价原则、评价理路、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和评价结果运用方面,给出了课程思政评价的建议。[33]

其次,从高校教师、教材编审、教学管理三方面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的达成路径。无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当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自觉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增强课程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有针对性地强化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也有助于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再次,从某一门具体的学科或特定框架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如王德勋、陆林召人文,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34]许家烨提出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德育元素的重要性。[35]巩茹敏、林铁松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对课程思政进行思考,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组织保障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36]

四、结语

肇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协同学,因其强调各系统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并被现实地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构建和课程建设之中。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学者从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等方面对协同效应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数量还是从研究质量上来说,都成果颇丰、效果显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和参考经验。但是,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协同学理论并未内化成为可以直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理论。以往的研究模式,皆为先介绍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再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最后再寻找两者的契合点。这种研究模式固然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但未免显得生硬,甚至偶有牵强附会之嫌。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的形成路径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目前的部分研究只能作为纸上可读之文字,无法成为实践可行之方法。以上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相关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两个问题。从理论方面解决协同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问题,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指导理论,从实践方面解决对策不符合现实、不接地气的问题,将会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的形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