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创新研究

2021-12-31 04:35张梦雅
南方论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舆论文化

张梦雅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117)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觉和自信,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464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进而使网络意识形态能够充分发挥其塑造政治认同、凝聚公众力量的作用。文化自信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协同探索文化自信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文化自信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内在逻辑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软动力,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或终将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二者相融共生。

(一)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软动力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本质目的在于维护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最直接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也直接表现为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习近平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32文化和政权从来都是荣辱与共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软动力,文化自信之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之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载体进行的意识形态软渗透,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化来浸润人心,自下而上增进国人的政治共识和价值认同,筑牢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防线至关重要。

(二)意识形态的文化性: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动力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4]32决定文化的思想内容及价值取向,统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进程及未来方向。意识形态所呈现的文化底蕴、文化特性及所发挥的文化功能是意识形态文化性的直接表现,文化性是意识形态的天然属性。纵观我国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次跃迁,对应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表现形式。古代意识形态主要是为封建王权服务的,儒学作为较为稳定的文化形式,其中所蕴含的大一统、内圣外王等价值观念最终也是为封建政权服务;到了近代,一批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展开革命斗争,其中蕴含着革命思想和观念的革命文化,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化形式;而今天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旨归。我国意识形态的变迁深深印证了意识形态具有的文化性。

(三)文化自信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5]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能动反映,又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文化走向荒凉化,文化自信的消蚀,自然会造成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突破。反之,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自信心的增强,自然会促进意识形态治理的良性发展。以意识形态为引领,发挥意识形态的正向引领功能,并将此作为文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向的框架基准和检视尺度,必将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自信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提出,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一致的目标,两者同向同向,具有相同的逻辑起点和旨归。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剧烈的隐性斗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凝聚共识、增进认同,助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以坚定意识形态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引,增进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在协同拓展文化自信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中,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是筑牢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有效对策。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在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意识形态治理场域由现实空间拓展到了网络空间,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冲突逐渐转向隐蔽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被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被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侵蚀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多元思潮削弱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迅速、便捷,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文化大舞台上,文化的健康发展能促进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反之,借助文化外衣的意识形态隐形渗透,将是摧毁国之根本的“烟幕弹”。“当文化成为一种舞台,上面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而文化绝非什么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要把文化看作战场,里面有各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6]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在文化外衣的遮蔽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多元社会思潮不仅打着学术的旗号,在学术领域以某种观念形式反映其所代表群体的利益和需求,更是通过一些文化载体,借助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大、 加快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从学术领域蔓延到大众生活领域,削弱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些思潮的背后通常是以西方文明为标杆,站在西方价值立场上,其目的是要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网络文化“泛娱乐化”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习近平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7]网络空间的“价值凝练和信仰积淀本是一个洗尽铅华而渐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比较鉴别中愈显坚定的历程。”[8]但是,在网络媒介的助推下,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人们浸染在娱乐环境之下,逐渐丧失内心的批判性和超越性思想,接受放弃理性、放弃崇高的思维。在网络空间的“娱乐狂欢”中,经典和权威被质疑,正能量、有价值的思想一度遇冷,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被消解,国人逐渐丧失正确道德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精神世界贫瘠,信仰坍塌。尼尔·波兹曼曾这样描述:“互联网时代正在构建这样一种娱乐化的大众媒介,其提供的肤浅甚至是恶俗的快乐是欲望发泄式的,是缺乏思索和精神参与的。一切文化内容都无声无息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9]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的背后,实际上是文化意识形态属性的弱化,文化中介链条的腐坏,文化内涵的冰解云散。一旦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被削弱,文化自下而上凝神聚力、增进认同的软功能也会消失殆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防线将会不攻自破。

(三)网络舆论风波侵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解构。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上的技术优势,抢夺网络宣传的高地,在网上散布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过分夸大党的领袖人物在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肆叫嚣西方所谓的“民主”“平等”与“自由”,宣传西方价值观,动摇意识形态的价值根基。聚焦国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放大社会矛盾,宣扬政府无能论,引导错误舆论,酿造舆论风波,动摇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心,借机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妄图以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正如福柯所说:“占主导地位的权力者总是通过编制特定的话语,嵌入其复杂的思想意图,进而传递着、产生着权力,并强化着权力。”[10]西方国家用正面的意识形态宣传和负面的网络舆论抹黑,唱响西方,唱衰中国,利用网民话语的聚合力量,逐步侵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对策研究

文化自信与网络意识治理相融共生,抓住文化自信与网络意识形治理的契合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增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以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现实问题,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1]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实践选择的正确的科学理论,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和人民就会失去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必然导致文化的衰弱、思想的混乱甚至社会的动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坚持党在组织上、宣传上、实践上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首先,在组织上,要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群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率,积极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纷争。其次,在宣传上,用国民喜闻乐见、与时俱进的宣传话语,提升话语宣传能力和理论宣传能力。最后,在实践上,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看待和分析当下面对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

(二)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

任何文化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载体,亦是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2]337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延伸,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共识、增进认同的作用。首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其融入到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网络文化产品中,使凝聚着思想认同、价值共识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入到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的作用,增进国人的文化认同和爱国意识。其次,推进开展网络领域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广域性,通过党网、党媒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传播载体,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形成最广泛的历史共识和思想共识,直面网络多元价值和多元思潮引发的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最后,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络引领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的网络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事业和网络文化产业也应当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前进发展。

(三)增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舆论格局不断被改变。习近平指出,“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465因此,舆论阵地必须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占领,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掌握。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习近平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2]332占领“主阵地”、掌握“话语权”,首先,互联网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要不断提高管网用网能力和水平,积极培育具有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舆论平台,使其成为主流舆论的掌舵者和传播者,逐渐形成舆论中心,引导正确舆论走向。其次,以党报、党刊、党网、官网、官方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要创新网络话语传播形式,采取网民更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话语形式,对错误言论和导向,准确、及时、有力地回击,避免其形成舆论态势。最后,依法加强网络舆论监管。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现实秩序的约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要构建完善健全、与时俱进的网络舆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强制约束各方主体的网络发声。通过灌输引导和法治约束使网上的红色地带迅速扩大,灰色地带加快转化,黑色地带明显缩小,进而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猜你喜欢
舆论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谁远谁近?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