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中国女性“巾帼”形象塑造浅析及启示

2021-12-31 04:35郭彬聪王志伟
南方论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疫情

郭彬聪 王志伟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

新冠疫情来势迅猛,传播迅速而广泛。中国无数民众不幸受难,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也都深陷其中、自顾不暇。面对如此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各行各业的女性临危不惧、负担于肩,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及疫情防控的伟大斗争中,为全中国的社会稳定、人民生命安全及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无数女性无私付出的事迹在经由大众传媒报道、重要人物的发言以及人民的亲身受惠过程中逐渐重塑女性形象,“巾帼”女性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一、中国女性“巾帼”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数女性奔赴一线并拼尽全力作出奉献。在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中,中国人民通过相关文字、图片及视频看到了那些奋战一线不计风险的“巾帼”女性;在国家领导人、技术员等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及重要组织的相关发言中,中国人民从他们的言论中确信女性在疫情期间作出了极大贡献;在中国广大女性无私付出的实践中,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广大英雄女性的重要力量。通过这几种途径,“巾帼”女性形象在全国普遍塑造起来。

(一)大众传媒将抗疫女性与“巾帼”形象紧密联系并进行传播

大众传媒以文字报道、图片及视频传播的方式,大量传颂了疫情期间关于女性的英雄事迹,令无数中国人民深受触动,使“巾帼”女性形象在人民心中开始生根发芽。大众传媒在标题及报道里多带有“巾帼”二字,将“巾帼”二字与作出奉献的女性紧密联系于一起。首先,相关纸质报道将女性“巾帼”形象渐融人心。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及刊物发表文章赞颂女性于疫情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人民日报于2020年3月8日整版报道奋战于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女性,标题点明“巾帼英雄战疫魔”,并称“她力量”撑起战疫半边天,“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成千上万个巾帼英雄无不时时生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妇女工作提出的要求。”[1]她们“用无私无畏展现女性风采,以担当作为贡献巾帼力量。”[2]报道表达了对她们无私付出的最高敬意。2021年3月7日,人民日报一篇与女性相关的报道,题目标明“巾帼”二字,表明“巾帼”形象是各行各业妇女实践的生动写照。光明日报于2020年5月21日发表的一篇关于“巾帼有担当”的采访报道中,认为“武汉有英雄的人民,在疫情防控中,没有‘局外人’”[3],女性不是局外人,女性同样是有担当的英雄。这些刊物展示众多女性工作者“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身姿,使无数阅读者感受“她力量”的重要。其次,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发布的大量关于女性有担当的文章、图片、视频及话题在民众间广泛传阅。人民日报网、抖音、微博等网络媒体在疫情期间都致力于传扬女性力量、担当及付出,让女性以一种英雄面貌在人民面前出现。例如,微博作为中国现今极具影响力及时效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开设“看见女性劳动者”的超话,热搜上出现“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她自己”“女性的力量值得被看见”“女性在疫情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等与女性相关的话题,让更多人从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评论交流中逐渐对女性力量及形象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再次,电视新闻报道以及官方访谈以更直接、正式的方式将众多女性的英雄形象展示给人民大众。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及其他节目重点采访了投身抗疫的女性工作者,称她们有着巾帼担当,是这场无硝烟战役中的“铿锵玫瑰”。并且,央视于2021年国际妇女节推出题为“展示巾帼风采”的视频,赞扬女性为巾帼战士,是疫情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她们的风采经由视频动态传播,在更多人民心中树立起中国女性的“巾帼”形象。

(二)重要人物及组织的发言正面影响女性的“巾帼”形象

国家领导人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及组织关于女性的重要发言使“巾帼”女性形象在人民心中变得更具说服力及影响力。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强调应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并着重称颂女性在疫情中的担当及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女性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科技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保护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丽诗篇。我们要为她们点赞。”[4]这段话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女性在疫情中付出成果的肯定,同时表明了希望全国人民为女性英雄点赞的态度。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提出,“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5]习近平总书记公开强调女性对国家事业的重要作用,在全国人民面前表达了对女性价值的高度认可。其次,极具影响力的组织及人物为女性发声,在重要场合公开表述女性在疫情中展现的担当风采,且部分组织以实际行动展示“巾帼”力量。一方面,中国重要女性人物在疫情期间发表的言论以及其可靠独立形象的展示向人民大众表明女性的巾帼力量。例如,在疫情期间,我国现任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针对外界关于疫情及其他有违我国利益的恶意舆论,代表我国立场以言论表达维护我国合法权益不受恶意侵犯,其有才能且有担当的形象渐存于人民心中,她是我国女性的榜样,是我国利益及立场的对外发言者,更是我国女性“巾帼”形象的主要体现者之一。另一方面,重要组织关于女性的发言及行动让更多中国民众了解女性不仅是疫情的受害者而且是疫情抗争的重大贡献者。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一直为我国女性发声,且在疫情期间全国的各级妇联以实际行动发挥巾帼力量,帮助中国女性“巾帼”形象的塑造。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3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其发言人指出,“在新冠大流行中,女性遭受了比男性更大的冲击。”[6]“然而,70%的医护工作者是女性,她们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关键贡献。”[6]世界卫生组织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组织,其言论的影响力及可信度是极高的,让世界人民了解女性在疫情中承担了更大风险、作出了关键贡献,女性是人民的“巾帼”英雄。总之,这些重要人物及组织的言论及行动让人民群众更加信服女性是疫情中的“巾帼”战士,从而在心中逐渐形成女性“巾帼”形象。

(三)抗疫女性实际造福广大人民生动化了自身的“巾帼”形象

无数中国人民从广大女性的付出中实际受惠,亲身感受“巾帼”女性风采,使“巾帼”女性形象在人民心中变得生动具体。首先,冲锋陷阵的女性医护者奋战一线的无私付出让更多在疫情中受难的人亲身感受温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巾帼”英雄。奋战于疫情中的医生与护士,女性占了大多数,她们始终谨记自身使命,把国家大义、人民安危放于首位,与人民一起度过疫情危机并为控制疫情作出卓越贡献。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杨在准备住院时疫情突至,她不顾自身病情主动请缨,“带领医院41个科室的186名队员驰援武汉,”[7]并且,“在她的带领下,协和医疗队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救治了大量危重症病人。”[7]这些白衣天使以其纤细身躯救回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人民从疫情阴霾中感受希望,她们的“巾帼”英雄形象烙印于人民群众心中。其次,无私奉献的女性科研者夜以继日地研究新冠疫苗为使更多人脱离疫情魔爪,成为无数人心怀感激的“巾帼”英雄。其中,李兰娟院士作为我国著名的感染病学家及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在病毒研究方面作出了伟大贡献,年届七十的她临危受命,负责病毒的基础研究及有效药物筛查工作,与钟南山院士及其他科研者一起为人民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研发疫苗。同时,她在掌握了确切信息后,果敢地提出把武汉封城,控制传染传播范围,尽量减少人民的感染风险。李兰娟院士是无数女性科研者的代表,她果敢坚毅的“巾帼”英雄形象透过她的科研成果及发言逐渐具体化了人民群众心中的女性“巾帼”形象。再次,坚守岗位的女性社区工作者尽职尽责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成为无数人日常生活的“巾帼”英雄。社区作为基层,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无数女性社区工作者奋战于街道巷口,探访并服务每家每户,让人民感受党的关怀及社区工作者的尽责。武汉市青和居社区的桂小妹在疫情特殊时期组织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富国街道富国社区主任刘洁任职虽短,但一直奋战于抗疫一线,为人民群众提供各项服务,为社区的人民群众带去更多安心。这些女性社区工作者是在人民身边的服务者及党在基层的执行者,她们在疫情时期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化解忧心,这些付出尽显“巾帼”风采,逐渐在人民群众心中具体融入女性“巾帼”形象。

二、中国女性“巾帼”形象塑造的启示

在疫情背景下,多种途径的塑造使人民大众心中女性的形象有了巨大转变,女性“巾帼”形象在全国普遍树立起来。中国女性“巾帼”形象的塑造利于女性形象的正面更新、女性自我认知的增强、女性话语权的提升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一)击毁刻板印象,利于女性形象更新塑造

在古时男性中心文化背景下,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女性的传统形象是男性赋予的。随着时代推移,“贤妻良母”“恭顺体贴”的女性传统正面形象以及“红颜祸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女性反面形象成为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展现的是男性对女性的内心理想及偏见。首先,女性“巾帼”形象的塑造利于人们重新审视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女性“贤妻良母”正面形象。“贤”在于对夫贤,顺从于夫;“良”在于对子良,良待于子。传统的女性形象服从于当时男性中心文化大背景,弱化忽视女性自身独立个体形象,强化突出女性谦卑恭顺的理想化形象。疫情期间女性不再只是依附于男性的角色,而是以全新的中国女性“巾帼”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其奋战到底的信心及决心让她们在各行各业为战胜疫情爆发巨大能量,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独立地发挥自身价值。其次,女性“巾帼”形象的树立利于有力抨击传统文学作品传播下的“红颜祸水”反面形象。传统文学作品关于女性的内容是较少的,其中关于女性反面形象的刻画流传深远,常将亡国的罪责置于妲己、杨贵妃等女性身上,称其为“红颜祸水”。并且,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该言论遭断章取义,在后世广为流传,对女性形象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然而,在此次疫情中,女性以实际行动摧毁部分人心中长期留存的女性“红颜祸水”反面形象,成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巾帼”英雄,更新塑造了人们心中的女性形象。

(二)打破思想桎梏,促使女性自我认知增强

中国女性“巾帼”形象的形成促使大量女性打破思想禁锢并增强自我认知。新时代许多女性在现今社会环境中接受了系统教育后,虽然在面对自身的女性身份、地位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较之以前的女性有了更为多面、自主的考量,但在疫情之前我国女性大多数的主体意识仍旧不足,且我国女性的整体形象也没有出现整体的质的变化,同时,社会许多人仍对女性及女性价值存有偏见,易使部分女性难以跨越思想桎梏,对自我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及调节。然而,在疫情中女性整体正面“巾帼”形象的塑造且女性力量的充分展现,则利于社会大众渐消性别偏见,也利于女性明确自身价值。首先,女性“巾帼”形象的形成促使更多女性转变思想,敢于去思考之前未曾考虑的其他领域。现今社会仍有“许多文化将女性浪漫化,尤其是将母性浪漫化。”[8]这样,将许多女性的思维束缚于家庭。但在此次疫情中女性展示了足以支撑中国度过危机的“半边天”力量,众多女性英雄在不同行业展现的自我风采利于使更多女性打破思想桎梏,敢于去考虑自己的梦想及潜能,并生出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意识。其次,女性“巾帼”形象的树立利于女性自我认知增强,利于自我认同。中国许多女性受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的影响对自身认知是缺失的,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自主明确自身想法及行为准则,逐渐缺失了自我认知及选择的能力。然而,疫情中女性“巾帼”形象的展现让更多女性看见了女性主体,利于女性对自我的重新界定及自我价值的重新评估,增强自我认同。

(三)增加女性发声,帮助女性话语权的提升

疫情背景下,“她”力量及女性“巾帼”形象的广泛宣传,女性发声机会增加,女性话语权提升,利于使更多人打破性别偏见,更正对女性的认知,愿意正视女性话语。中国从古至今女性话语权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然而,在疫情过程中我国官方媒体为女性提供了更多且更具影响力的发声机会,使更多人民群众试着倾听女性话语,愿意尝试从女性立场出发去理解女性的诉求,帮助女性话语权的提升。首先,女性“巾帼”形象的塑造过程增加了女性话语出现在官方媒体的频率。女性话语长期边缘化,官方媒体提供给女性发声的机会相对较少。然而,疫情中女性表现出的力量及贡献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官方媒体在疫情期间给予女性更多发声机会,发布更多女性“巾帼”力量的信息,以更具影响力的形式使人民看见女性话语。其次,女性“巾帼”形象的树立帮助女性话语权的提升。男性话语长期占据我国媒体中的优势地位,女性话语存在的空间相对狭窄,然而,我国女性在疫情过程中成为了人民心中的“巾帼”英雄,女性的整体形象及地位有所提高,帮助女性话语权整体提升。

(四)促进社会认同,利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中国女性“巾帼”形象的形成促使女性价值受到更多社会大众的认同,利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我国女性社会地位在近几年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整体社会认同度仍不够,女性整体社会地位依然与男性社会地位存在差距。然而,女性在疫情期间作出的贡献、创造的价值、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男性的贡献,因此,女性“巾帼”形象的塑造可使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认同,让女性社会地位提高。首先,女性“巾帼”形象的塑造促使社会认同,让人民明确女性价值。女性价值在此次疫情斗争中全面展现在人民面前,众多女性医务者、社区工作者及其他女性劳动者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付出维护了无数人民的生命安全,她们的“巾帼”形象帮助女性赢得更多社会认同。其次,女性“巾帼”形象的形成使社会逐渐明白女性的潜能及担当精神,从长远来看利于女性就业,并提高其社会地位。女性此次虽受到疫情巨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女性“巾帼”形象必将自此印刻于中国人民头脑中,其产生的正面影响使中国女性的权益及诉求受到国家的更多重视,女性的价值及发展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中国女性的就业前景必将逐渐变好,女性的社会地位将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疫情
战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之下 年夜饭怎么吃?
疫情来袭 我们该怎么办
疫情常见词知多少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战疫情 迎七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