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敏
(张北县小二台镇人民政府 河北张家口 075000)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乡镇的项目逐步增多,有基础设施类的,有产业类的。在即将进入的乡村振兴时代,乡村的政府投资更会逐步增大。乡镇项目管理也是逐步发现问题、逐步改进的过程。问题所在也不单单是乡镇本级的项目管理问题,也涉及上级部门一些问题。
各村上报乡镇的项目初心是好的,但难以运行。例如,某村上报肉牛养殖场项目,项目申报和建设都很顺利,到了项目建成后却没人租,也无人愿意运营。该项目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但要求的投资年收益必须高于8%。一般采用的方式就是租赁给愿意养殖的村民、合作社,投资8%的租金其实并不高,为什么没人愿意租赁呢?这是和目前村民的养殖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村民养殖是散养,家里有圈舍,每天去草地放牧,如果租赁圈舍就得另外开支,增加成本,压缩利润。[1]如果要使项目正常运行,唯一的办法就是禁止庭院内养殖、禁止放牧,目前还不能做到这样。所以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超前的项目,现在实施就会造成项目闲置,财政资金的浪费。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变更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涉及项目变更就会涉及项目资金的增减。乡镇项目的审批过程要经过县主要领导开会确定,涉及到工期等变更得较为简单,一旦涉及到资金的增加就会出现变更流程上的问题。例如,某村大棚项目,在项目申请后,实施过程中发现建设内容里没有申请管道配套,只有大棚建设本身。没有管道,大棚建设起来不能使用。遇到这一问题后,村负责人让施工方先行建设,以后想办法给予解决。到项目实施完后,这部分资金无法解决,当时也没有现场签证。即使当时想到现场签证,也不会有人签,因为这部分资金没有资金来源。即使乡镇签了字,也没有钱支付。这样的变更和上级没有具体的实施流程。
目前项目有这么几种,分别是乡镇自身实施的项目、有上级主管部门监管的项目和上级主管部门在乡镇直接实施的项目。对乡镇自身实施的项目,往往项目没有配套管理费用,很可能都不会聘请监理等,所以项目就不进行验收,项目建成后直接投入使用,这样对于上级审计就会凸显出很大的问题。对于有上级主管部门监管的项目,一般配套有管理资金,这样的验收程序就是乡镇组织监理、施工等进行自验,达到验收标准然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第三方公司进行最终验收。对于上级主管部门在乡镇直接实施的项目,实施主体就是上级主管部门,乡镇的参与度相对较少,验收也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不管哪种项目,在验收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如果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对以后的使用或运行造成一些隐患。
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财务管理不沟通,不履行相关手续。比如一个项目支付进度款,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两张皮”,财务和施工方要一些手续,办理付款手续,项目管理人员完全不知情。这就造成项目工期不受控制,项目质量不能保障。笔者认为,应该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核实,批准进度款付款,通知财务进行付款。目前乡镇财务管理有越权的嫌疑。
精准扶贫的收官,乡村振兴的开始,我们将有更多的项目需要提前谋划,提前知道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所以,乡镇和村就必须把心思放在乡镇项目的谋划上,让项目研究放上日程,放在心间,项目成熟,在有机会上报时,可以顺利高效地实施。
目前项目管理仍有一些模糊地带,县级和乡镇级的管理、协调、程序、手续的还有一些问题,尤其是项目变更方面。项目管理从上到下逐步规范化,希望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可以早日堵上漏洞。
目前乡镇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并不多,管理模式还是领导负责的模式,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不够专业化。在个别乡镇有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但真正的管理权力并没有得到专业管理人员手里,所以造成了即使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专业的管理。所以,还是要建立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建立合理的管理流程,人员在职责范围内行事,当然不能走过场,要适用。
目前乡镇项目管理没有专门的资金,即使有相关管理资金,也是用于造价咨询或工程监理的第三方公司,没有本单位经费的配套,这也就没有人员愿意去现场管理查看,或者跑办手续也不积极[2]。要从上级部门明确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跑办项目手续或去项目现场,否则领导不可能安排这部分资金。
乡镇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位置,很多工作要做,各项工作也要逐步走向专业化、标准化的道路。乡镇项目管理工作有一些问题,这些年也在逐步完善,上下级的管理流程逐步明确,上级指导逐步明确。乡镇项目管理在上级的领导下,也要从本级发现管理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项目管理规范化后才能走向农村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