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八个统一”重要论述的哲学逻辑

2021-12-31 04:11张怡蝶
关键词:理论课统一马克思主义

张怡蝶

(湛江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00)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科学、最锐利的工具,无愧于“当今时代精神之精华”的美誉。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哲学。习近平现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作提升民族理论思维,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看家本领”。

“八个统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探索我国思政理论课教学规律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形势、新时代人才需求,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举措。[1]“八个统一”精辟深刻,但是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寻求其根本出发点、根本分析方法及根本价值目标,才能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并正确指引思政理论课守正创新。

一、“八个统一”的根本出发点: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八个统一”就是以此为根本的出发点,结合中国实际探索思政理论课改革规律。

(一)“实事”之一:教育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物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八个统一”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前提下的科学认识。

首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统一。思想教育是政治关系的反映,必须服务于政治需要;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思想教育指明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八个统一”之首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突显了思政教育规律的核心,成为另外七个“统一”的理论及实践前提。

其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教书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按照社会的需求“教书”和“育人”。习近平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八个统一”遵循这个规律,既为思政课教师进行守正创新提供科学方法,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最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一方面,大学生是思政教育的客体,是思政教育的对象,但是心智发育有待成熟、三观尚未确立、不完全具备批判能力、容易受到国际上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和国内不良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是思政教育的主体,是运用思政理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人,具有不重视思政理论,不能完全知行合一的特点。“八个统一”在遵循大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将大学生当作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为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在思政教育中坚持“八个统一”的方法论中,坚持“政治性、知识性、建设性、理论性、统一性、主导性、灌输性、显性教育”,体现出学生的客体性。坚持“学理性、价值性、批判性、实践性、多样性、主体性、启发性、隐性教育”,则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二)“实事”之二:新时代任务

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成就和发生的全方位变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是一个需要全国人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奋斗,运用思想和理论的力量治国理政、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新时代也是一个同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日趋复杂的时代。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敌对势力一直企图以意识形态领域为突破口,对我国制造“颜色革命”,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难点主要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网络,而大学生网民已成为人心争夺战的主要对象。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IPv6地址数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预计2019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将达8.72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超60%。而《2019年大学生网络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大学生网民能正确判断网络信息并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6%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表示想要尝试一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及大学生在网民中的比例,被西方反华势力当作‘扳倒中国’的办法。我们必须认清西方反华势力“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2]的企图。同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3]

摧毁意识形态是摧毁一个民族的软肋,同理,捍卫意识形态是保护一个民族的铠甲。由此看来,“八个统一”,既是促进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创新方法,更是为新时代提供的“立德树人”之战略原则。

(三)“实事”之三:社会认同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4]“八个统一”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具体运用在思政理论教学改革中的成果,具有科学完整的社会认同体系:其根本保证来自于党中央对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及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其有力支撑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及不断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重要基础来自于我党探索思政理论课建设规律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学认识;其深厚力量来自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全力配合来自于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及各部门的参与者;其严防把关来自于社会用人单位将思想道德素养纳入人才衡量的标准。

“八个统一”是基于社会认同,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和平台,协调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完成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和方法论体系。

二、“八个统一”的根本方法论:唯物主义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5]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属性是斗争性和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统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两者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八个统一”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逻辑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一对矛盾,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及变化。另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延缓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中,政治法律思想居于核心地位,最直接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而道德是精神力量,通过社会舆论及人们的传统、习惯、信念及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我国建国以来的意识形态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新时代的需要,明确定位了意识形态工作:“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

“八个统一”则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如何培养人”提供具体思政理论教育方案,推动意识形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正面的思想导向。

(二)“八个统一”的哲学原理及其辩证关系

“八个统一”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的八对矛盾。在逻辑结构上,每个“相统一”的双方是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共性与个性、主要与次要的关系,突破了主客体之间、专业之间、部门之间将两个方面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将“两点论”同“重点论”相统一起来,相得益彰。

1.“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政治是内容,决定着理论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政治需要。”[7]“八个统一”的产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的。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学理论是坚持政治的形式之一,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政治性。只有用真理、规律、逻辑的形式讲政治内容,教育客体才会信心十足并心怀信仰学政治。

2.“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体现了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尺度为前提。 “坚持知识性”即“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8]是做好“坚持价值性”的前提准备。另一个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价值尺度,促使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会失去主体意义。新时代的思政理论课坚持两者的统一,必须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实践创新中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寻求真理,最终是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

3.“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体现了科学性和批判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征和本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一方面,科学性根源于批判性的要求,是在革命和批判中发展的。思政理论课“坚持建设性”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提供武器。另一方面,批判性要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思政课“坚持批判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理论体系。毛泽东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9]

4.“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和基本的观点。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思政课“坚持实践性”是将思政课堂同社会课堂统一起来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只是认识活动的一半。因此,思政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透彻地讲解基本概念、理论逻辑、主要观点、思维方法,将理论内化于心,但同时要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指导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5.“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体现了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即共性和特殊性即个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思政理论课“坚持统一性”即教材、内容要统一体现党和国家本质及需要。另一方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思政理论课在“坚持多样性”时,因地、因时制宜,因材、因生施教要以“坚持统一性”为前提,始终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

6.“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体现了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活动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共同构成,实践主体和客体是不断变化并相互作用的关系。新时代的特征和现实需要要求重新审视思政课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一方面,教师是思政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另一方面,学生不但是思政理论课中的客体,同时还是“学”的主体。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思政教师要坚持发挥“教”的主导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并将自己的政治觉悟、家国情怀、新颖思维、广阔视野、严于律己、端正人格推及学生;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共同探索真理。

7.“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体现了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思政课堂上的灌输式教法和启发式教法在逻辑上是先后的关系。一方面,抽象的、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现的是思政教育的本质,灌输性教育促使形成学生抽象思维方法,播下“真”的种子,为坚持启发性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辩证思维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坚持启发性”是以科学理论为逻辑起点达到具体的运用为逻辑终点,结出“善、美”的果子。

8.“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体现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是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把思政教育因素渗透到丰富的活动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撼和共鸣,促使其人生观、价值观朝着预期的目标发生变化,易于被学生接受并且效果直接。但是,学生通过隐性教育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缺乏深刻性。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思政教育中的显性教育是关于政治制度、思想理论体系等本质、规律的传授,内容繁多,逻辑严密,形式严肃,易于受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只有显性教育,思政教育的功效会大打折扣;只有隐性教育,高校教育会偏离轨道。只有将两者统一,才能完成思政理论教育的第一阶段任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八个统一”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八个统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以建国以来的道德体系和教育体系为基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实践中实现了两个统一。

(一)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政教育实践的统一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科学设定的根本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来源,是“八个统一”的价值导向。

首先,是在实践中,最主要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维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实践会不断缩短”,[11]劳动终将由“谋生手段”变成“第一需要”,成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最基本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其中智力包括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再次,是自觉自律状态下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11]95最后,价值观引导下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视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价值观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朝着的“真、善、美” 的价值目标迈进。

因此,自由只有在自觉自律前提下,认识必然,把握规律,改造世界,才能真正实现。而自觉自律来自内在的约束力,取决于思想道德的高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的要素,为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八个统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渊源,以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针的前提下,以“立德树人”为目的而探索到的思政理课改革的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化是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依据中国国情和需要,通过教育方针的制定实现的,具有中国制度化的鲜明特征。

在1957年,毛泽东首次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是德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奠定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基调是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初步明确改革开放初期道德建设的目标。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公民道德体系形成。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八个统一”承前启后,以我国的教育体系和道德体系为基石和内容,直面当下困扰思政理论课改革的短板,着眼于千秋伟业的后续人才培养,集中回答了来自当下及未来的拷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之“怎样培养人”,实现了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统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八个统一”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导向,“八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相关哲学原理在我国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两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政理论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猜你喜欢
理论课统一马克思主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统一数量再比较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