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禹建设有限公司 洪丽清
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智能化、规范化。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进步的空间。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含义以及应用优势,分析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BIM技术全称为建筑信息化模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建筑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使用三维模型将建筑工程的各环节呈现出来,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支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参建单位的高效协同,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各方因沟通不及时而出现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的问题。BIM技术因具有诸多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但在水利工程中BIM技术发展依然不成熟,在水利工程中引入BIM技术能够提升设计、施工效率,优化设计、施工质量。因此,对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BIM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三维数字技术,其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将建筑施工项目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可视化的建设目的,在众多建筑工程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程度高、协调性强、优化能力高等优点,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各环节提供指导。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BIM技术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协调性不强、建设质量把控不严等问题,尤其是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意图领会不到位而出现的设计问题。此外,BIM技术的应用,还能节约建设成本,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样,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化,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效管理提供助力。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大量的土方工程增加了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成本把控的难度,土方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项目,往往会出现因土方量计算不准确而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的情况,甚至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产生威胁,但受到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的影响,对土方量的计算较为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把控。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三维立体模型构建完成后,可以借助BIM模型对工程土方量进行直接计算,操作人员只需对目标量进行确定,软件就可以自动计算出土方量的大小,操作便捷性极强。此外,BIM模型在对工程土方量进行计算时,还可以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对土方量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工程的最终土方开挖、填筑量可靠。
在水利工程中对水工建筑物枢纽的布置需要首先确定建筑物体的高程与水平位置,不同水工建筑物体的场地布设会对后期设备的运输、施工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确定水工建筑物体位置时,根据工程所在位置的地形,应用BIM模型宏观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沙盘,设计人员利用BIM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各建筑物体之间的联系,且在模型中,各建筑物能够实现自由的移动,当某一个水工建筑物位置发生改变时,所引发的变化均能够形成不同形式的决策沙盘,为选取最优的水工建筑物位置提供支持。此外,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搭建起一个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平台,确保各建设环节信息能够实现追本溯源,提升建设信息的精确性。BIM技术同样能够用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起预警、定位、维护于一体的应急管理体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参加单位多、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其对技术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而BIM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对建筑物功能进行描述的信息库,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而言,BIM技术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建筑物三维立体模型的呈现,更多地是对工程项目各建设环节的呈现,BIM模型所包含的建筑物信息与相关建设信息对前期的投资、后期的维护均有帮助。构建BIM模型的精细化越高、层级越多,则对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愈加有利。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其具有建设规模大、参加单位多、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BIM技术能够发挥三维模型与信息集成化的优势,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为各参建方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达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同时,BIM技术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前期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误差。我们相信,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必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为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