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临床价值

2021-12-31 02:36郑柯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门静脉原发性准确性

郑柯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000)

临床收治恶性肿瘤患者中原发性肝癌所占比例较高,此疾病致死率较高仅次于胃癌,且早期无明显特异症状,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增加了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临床预后[1-2]。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存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及化学致癌物有关。临床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消瘦、肝区肿大和腹泻等。从病情控制及远期预后质量考虑根治性切除术临床价值较高,但早期此疾病无明显症状,当发现时已为晚期,且此疾病发病迅速,部分患者就诊时采取根治术已难以取得预期效果[3]。而对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临床多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此方法可有效阻断肿瘤动脉供血,对临床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4]。目前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方案有CT、B 超和MRI 技术等,目前关于MRI、CT 两种影像学手段对此类疾病指导价值差异报道不多,未对两者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性进行详细分析,基于此文中选取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行CT 增强扫描和MRI 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拟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纳入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 例,女35 例,年龄27 ~55 岁,平均年龄(42.11±13.84)岁。患者就诊时存在恶心呕吐、持续低热、上腹部饱胀、肝部不适等临床症状。纳入标准:B 超检查疑似原发性肝癌;对本研究所使用的手术方法无禁忌症;年龄≥18 岁;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碘过敏;妊娠和哺乳期;合并肝肾功能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1.2.1 MRI 检查

应用Avanto1.5T(德国西门子)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取患者仰卧位,告知患者腹部放松,仰卧位头部先进;扫描范围:自隔顶至骼峭,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属于扫描序列,告知患者扫描过程中需屏气。设置扫描参数:层 厚4 mm,FOV 40 cm×30 cm,T1WI(TR 3000 ms,TE 110 ms),T2WI(TR 420 ms,TE 42 ms)。扫描结束后行增强扫描,自外周肘静脉处,将100 mL 的泛影葡胺进行注射,流速为3.0 mL/s,同时行3 期扫描,分别为动脉期(25 s)、门静脉期(60 s)描和平衡期(120 s),完成扫描后重建所得原始图像。

1.2.2 CT 增强扫描

应用16 层螺旋CT 扫描( 美国GE) 仪,受检期间患者保持仰卧位,上手上举,扫描部位自自隔顶至骼峭,设置扫描参数:层厚3 cm,矩阵512×512,电压控制120 kV,电流为240 mA。完成常规扫描后做增强扫描处理,将100mL 的泛影葡胺自患者的静脉处注射,流速为3.0mL/s,分别行3 期扫描,包括动脉期(25 s)、门静脉期(60 s) 描和平衡期(120 s),完成扫描后重建所得原始图像。

1.3 观察指标

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同时对MRI 和CT 增强扫描所得结果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进行记录( 两种检查方案的图像重建数据将检出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标记为阳性,无病灶者则记为阴性),计算并比较CT 增强扫描和MRI 检查方案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并采用一致性Kappa 分析,根据Kappa值>0.6 为可靠度优。

2 结 果

2.1 MRl 确诊结果

80 例拟诊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者为71 例,MRI 诊断确诊78 例,详见表1。

表1 MRI确诊结果(n)Table 1 MRI diagnosis results (n)

2.2 CT 增强扫描确诊结果

80 例拟诊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者为71 例,CT 增强扫描确诊为70 例,详见表2。

表2 CT增强扫描确诊结果(n)Table 2 CT enhanced scan diagnosis results (n)

2.3 比较两种方案的诊断结果

CT 增强扫描中的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等明显低于MRI 诊断结果(P<0.05),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种方案的诊断结果[n(%)]Table 3 compares the diagnosis results of the two schemes[n(%)]

3 讨 论

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约占全球的45%,此疾病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30 万~50 万左右,其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一旦确诊部分患者已为晚期,且致死率较高[5]。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目前多使用CT 扫描,CT 扫描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且可动态多角度进行观察,能够直接完成病灶定位,还可观察病灶周围血供状态,从而为医生提供更细致全面的参考数据。有研究数据提出肝动脉是肝细胞癌的主要供血来源,对患者做CT 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整体表现为强化趋势,门脉期阶段强度有所下降[6]。有研究发现[7],多层螺旋CT 扫描可获得多时相图像,具备避免能谱CT 注射对比剂所带来的干扰,有效提高肝癌诊断率。MRI 是一种可对活体组织进行水分子扩散运动状态检测的影像方案,通过对患者的检测,可反映出患者的发病病灶及病灶特征,从而判断病变的性质,对原发性肝癌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8-9]。MRI 平扫体现为病灶信号的表现,平扫时T1 加权像上存在信号低和高等不同的表现,其中多数病灶呈低信号表现,而T2 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却多为高信号强度[10]。MRI 还可根据病灶形状分为巨大型病灶( 直径大于5 cm),结节型病灶( 直径小于等于5 cm),而弥漫型小结节则分布于全肝。增强MRI 扫描不仅不会被碘油沉积影响,对于微小病灶检出效率高于增强CT 扫描,数据研究发现对直径在1 cm 以下小肝癌病灶应用MRI 诊断检出率接近95%,在针对慢性肝病患者群体,MRI 检出率高于CT[11]。李振武[12]等学者在实践中发现,DWI 序列可发现肝癌患者复发转移性相关病灶位置、性质。高扬等学者在对MRI、超声、CT 对肝癌术后AFP 阴性患者临床检查数据中发现,针对患者复发、病灶转移MRI 扫描优势突出。陈奇峰[13]等发表文献中明确提出MRI 辅助下能够对消融区域进行精准评估。磁共振成像检查手段加权成像不受到碘油因素干扰,认为对TACE 患者预后质量判断手段可考虑增强MRI。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经济能力,同时确认受检者体内无金属、无存在幽闭恐惧症,能够长期憋气,而这也成为其临床推广的局限因素,寻求可替代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成为重点话题[14-15]。

CT 扫描对高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快速对肝脏病变处进行定位,增强扫描后可确定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6]。CT 增强扫描时的对比剂可随着血液流至肝脏组织,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可通过观察对比剂的流向获取原发性肝癌的准确性[17]。依据对比剂显影的时段分为门静脉期、动脉期和平衡期,其中门静脉期对比剂经流肝脏门静脉,肝实质强化达到峰值时,病灶强化程度则会降低,动脉期对比剂进入动脉后主要表现为高密度灶,部分病灶会呈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平衡期属于门静脉期和动静脉期的之后的阶段,对比剂流出后,强化会逐渐减弱[18-19]。目前临床对收治HCC 患者筛查手段主要为CT、MRI,均可良好的显示患者强化特征。考虑到HCC 病灶主要血供来源为肝动脉,一般情况下门静脉提供了肝脏实质接近70% 的血供,因此注入对比剂增强扫描后患者会呈现明显的强化趋势,表现为高密度、高信号特征,正常肝脏组织则进出现轻微强化。

CT 扫描在识别肝脏的病变组织与邻近组织方面相对薄弱,常有误诊漏诊情况,且CT 扫描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辐射伤害,导致DNA 断裂等情况的发生。MRI 检查较CT 增强扫描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中CT 增强扫描漏诊9 例,漏诊的患者均为小肝癌,而MRI 正确检出了7 例,从数据可知针对原发性肝癌微小病灶扫描检出,MRI 相对而言更具优越性。有研究发现,CT 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的准确性为84.8%,明显低于MRI 检查93.9%,两种方案均具备较高的诊断率,但MRI 诊断<3cm 的病灶较CT 增强扫描有明显优势[20]。本文显示,MRI 准确性为97.50%,明显高于CT 增强扫描85.00%,与上述所得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MRI 或者CT 检查均有诊断指导价值,但MRI 较CT 增强扫描的准确性更高,在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中优势更加明显,因此MRI 检查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 价值。

猜你喜欢
门静脉原发性准确性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肝移植诊疗体会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