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HIV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021-12-30 15:13:44颜星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摘要:获得型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与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大学生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艾滋病知识/信息知晓情况进行了概括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HIV感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2016年1-9月全国学生新增艾滋病病毒(HIV)病例占全国新增总病例比例为3.2%,从学生中发现HIV感染者的概率比全国人群中发现感染者的概率高出41%-66%[1]。大学生AIDS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占78.70%[2]。王怡欣等[3]对大学生AIDS的知识来源调查显示:最常见为网络和媒体,其次是学校,但网络和媒体获得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保证。Tung WC等[4]调查也显示:中国学生AIDS知识不完整,对预防措施存在误解。大学生普遍认为对AIDS相关知识认知盲点主要表现在对AIDS的传播途径 缺乏全面认识,对获取相关检查和治疗途径的知晓率低,对预防HIV感染没有认知,造成对AIDS的恐惧心理和歧视倾向。

1 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

1.1性别以男性居多

四川是中国男-男性行为(MSM)较为集中的地区,研究显示,2011-2015年四川省MSM HIV/AIDS报告数迅速增长,由2011年的1026例上升到2015年的2330例,增127.1%;5年报告数占累计MSM HIV/AIDS病例数的80.8%。由此可见,MSM的HIV感染率居高不下,防治形势严峻。

1.2年龄呈现低龄化

近年来,HIV感染者呈现年龄低龄化趋势,低龄人群感染比重逐年上升。黄春玲等[5]对2011-2016年遂宁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2181例分析显示,近6年新发现病例中超过94.57%在15-49岁之间,而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为46.86%。这种现象可能与当代青年受网络、媒体等信息影响,性观念开放,过度追求刺激,标榜“个性”,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有一定关系。

1.3职业分布广

我国艾滋病职业分布:商人、外资企业员工、村干部、公务员、医生、退休干部、乡镇企业干部、推销员、司机等9个人群相加,占80.6%,流动农民工和企业杂工的和为25%,近年来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性病的患病人数增长最快,平均增长幅度为290.71%。

2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1无保护性行为

HIV感染人群普遍存在着无保护性行为现象。研究显示,291名调查对象中,90.2%的人有肛交性行为;51.6%的人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张静瑜等[6]对成都市191名MSM调查显示,最近半年内与男性固定性伴、同性偶然性伴肛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49.7%、58.7%。段毓雯等[8]对宜宾市和绵阳的MSM人群的调查显示,最近6个月与不同类型的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每次使用报告率在分别为22%-43.2%和30.8%-40.0%。

2.2静脉吸毒行为

麦荣建[7]等研究表明,69.0%(1104/1600)有注射吸毒行为。注射毒品有共用注射器史者占30.3%(331/1104),最近一个月共用注射器比例为2.4%(8/331)。注射毒品且共用注射器者的HIV感染率36.6%(121/331),注射毒品但不共用注射器者HIV感染率为1.4%(11/773,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滥用毒品、共用注射器是感染HIV危险因素,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未共用者的38.91倍。

3艾滋病知识/信息知晓情况

参与调查在校大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缺乏了解,有72.14%的学生希望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92.14%的大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进行艾滋病知识普及教育[9]。在大学中开展系统的艾滋病和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普及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对艾滋病方面的知识了解并促进改变行为,同时可将有关知识和健康的性道德、性行为推广到同伴、家庭和社会。

4结论

HIV感染者越来越年轻化,以男性为主见于各行各业,常伴有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和吸毒等高危行为。大学生的艾滋病知晓率不高,艾滋病知识教育普及度不够。因此,根据 HIV感染者人群的特点,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相关方面应加大投入达进一步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尊友.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04-1605.

[2]张兴亮,陈琚芳,李西婷,等.杭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2): 161-164.

[3]王怡欣,马迎华,张冰,等.中国部分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及知晓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5):657-659,622.

[4]TungWC,CooKDM,LuM,etal.HIV knowledge behavioral-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s States[J].WestTNursRes,2013,35(9):1171-1183.

[5]李园,罗海洋,李海兰,等.大学生AIDS认知态度调查及健康教育的盲点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25(09):966-967.

[6]黄春玲,杨林.2011-2016年遂宁市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12):1259-1261.

[7]麦荣建,曾广富,谭秀媚.阳江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海峽预防医学杂志,2019,25(03):37-39.

[8]张月,陈芳,丁凡,等.城市感染HIV MSM的多性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8):734-737,748.

[9]曾馨,钟晓妮,彭斌,等.中国西部地区多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近1年HIV检测行为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7):827-833.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科研课题(基金编号:20200064);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编号:19C0217)

作者简介:颜星(1988年-),女,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