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行优质护理对其母乳分泌及新生儿喂养方式形成的影响。方法:对8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按照产妇手术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40例。对比组产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以及新生儿喂养方式。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情况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比率87.5%高于对比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率3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量较多,且新生儿行母乳喂养比例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母乳分泌;新生儿喂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当今,越来越多的孕妇会选择剖宫产,但是行剖宫产后大部分产妇均会出现切口疼痛疼痛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并且分娩后产妇还需要禁食,故导致一部分产妇容易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新生儿母乳喂养比率[1]。因此,强化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促进其乳汁分泌对于产妇自身身体恢复和新生儿机体发育均有着重要作用[2]。故而,本文对剖宫产产妇行优质护理对其母乳分泌及新生儿喂养方式形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按照产妇手术先后顺序分组。对比组产妇(n=40)行常规护理,该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為(30.54±1.27)岁,孕周38-39周,平均孕周为(38.94±0.26)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20例。研究组产妇(n=40)行优质护理,该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为(29.95±1.67)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为(39.75±0.38)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8例。
所有产妇已明确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该次试验正常推进。产妇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产妇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帮助产妇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定期检查患者切口,做好切口护理工作,按时查房等。
研究组产妇行优质护理:
(1)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术前护理人员需告知产妇及家属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处理办法,向产妇和家属讲述围产期相关注意事项,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对其母婴身体的好处,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率。告知产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针对产妇产前不良情绪进行科学辅导,帮助患者保持正向心态,提升其生产依从性。
(2)产后哺乳护理:产妇生产完毕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行合理体位,告知产妇疼痛原因,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帮助产妇降低疼痛。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告知产妇正确挤奶方法,避免产妇出现乳房胀痛影响乳汁分泌的现象。
(3)饮食和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结合产妇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计划,产妇排气前以流质食物为主,排气后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蛋白质丰富食物的摄入,提升产妇机体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另外,护理人员需根据产妇实际身体情况积极鼓励其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同时,产妇出院后3个月进行回访,访问新生儿喂养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情况,主要从平均泌乳始动时间和每天主动哺乳次数分析;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最终新生儿喂养情况,包括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两组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情况)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产妇护理后最终新生儿喂养情况)对比用[n(%)],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妇护理后平均泌乳始动时间(23.65±6.28)h,对比组产妇护理后平均泌乳始动时间(35.31±5.84)h,对比T=8.5991,P=0.0000;研究组产妇护理后平均每天主动哺乳次数(7.30±1.58)次,对比组产妇护理后平均每天主动哺乳次数(4.75±1.40)次,对比T=7.6397,P=0.0000;发现研究组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情况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护理后最终新生儿喂养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比率87.5%(30/40),混合喂养率12.5%(5/40),人工喂养率12.5%(5/40);对比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比率37.5%(15/40),混合喂养率40%(16/40),人工喂养率22.5%(9/40);发现研究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比率87.5%高于对比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率37.5%,X2=11.4286,P=0.0007<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剖宫产属于一种非自然分娩方式,产妇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等不良反应,且术后产妇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对其乳汁分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优质护理属于临床中一种本着“以人为本”观念为产妇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通过对产妇从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产后哺乳护理以及饮食和康复护理等多角度出发,以此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提升新生儿全母乳喂养率。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情况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比率87.5%高于对比组产妇护理后新生儿全母乳喂养率37.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产妇护理后乳汁分泌量较多,且新生儿行母乳喂养比例较高,这对于新生儿发育以及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均有着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巫山云.舒适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18):215-215.
[2]孙会.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分泌及新生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224-225.
[3]杨隽.系统化护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