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7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1-12-30 00:03尹兆姣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中成药

尹兆姣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临床药师对中成药临床用药的药学监护提出可行性意见。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收集整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0月上报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报告中ADR类型一般的67例(96%),严重的3例(4%);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51-70岁的患者发生率最高(44%)。ADR发生的时间多数在给药后10min~30min;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7%);注射用血栓通、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所致ADR分别占23%、19%、17%;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44%)。结论: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ADR监测,特别是给药后30min内,注重用药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安全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中成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种类与剂型不断增加,中成药的使用率也不断增加,其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虽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汇总及分析ADR,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可降低发生风险。

2020年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7.6万,其中中成药占13.4%[1]。为了解中成药ADR发生情况,现对我院2018年至今收集并上报的中成药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登录我院账号,查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上报并被监测网最终审核接受的全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吿,筛选并整理收集中成药发生的ADR报告70例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7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怀疑ADR药品及主要临床表现、发生ADR的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生ADR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

70例中成药ADR病例中,男性33例(47%),女性37例(53%)。在不同年龄构成比中,51-70岁中成药ADR发生率最高,占44%。年龄构成比具体情况见表1.

2.2 ADR的报告类型报告类型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检测中心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70例ADR报告中,一般的67例占95.71%,新的14例占20%,严重的3例占4.29%。

2.3 ADR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

在70例中成药ADR中,静脉给药61例占87%,口服给药7例占10%,外用给药2例占2.86%。70例ADR主要发生于给药后30min内的52例占74.28%,详见表2.

2.4发生ADR药品情况

发生ADR前5位的药物均为注射剂,其中三种为活血化瘀类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位注射用血栓通;其次是舒血宁注射液,13例ADR中2例为严重不良反应。见表3.

2.5发生ADR患者的既往史

70例ADR报告中,患者曾有过明确的既往ADR史8例占11.43%,其中青霉素类5例,头孢类2例,安乃近1例,红霉素1例,云南白药1例。

2.6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70例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见表4.

3讨论

中成药发生ADR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药品本身的因素以及在使用药品过程中的因素等等。

3.1ADR与患者的关系

ADR在不同的年龄段发生率不同,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近,可能与患者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改变;部分患者身患多种疾病,合并用药多,其肝肾功能及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均有所下降,因此较易发生ADR[2]。因此,对于特殊人群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护,采用个体会用药方案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相关指标。

3.2 ADR与药物及药物使用的关系

3.2.1由本文结果可知,静脉给藥为发生ADR的主要途径。中药大多数源自天然动植物,其产地、环境、种植技术等对药物质量影响大。在药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易出现杂质残留问题[3]。中药注射剂虽然经过纯化,但其成分复杂,质控难度大,很难做到标准统一,导致制剂不纯,精度不够[4]。药品企业使用的辅料种类繁多,辅料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主要的相互作用。且现我国中成药说明书中辅料成分标示率低,不良反应标示不完善[5]。

3.2.2《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依据中医药理论辩证,分析疾病的证侯,针对证侯确定具体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6]。在目前的实际诊疗过程中有些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施治”的临床思维,常按照西药的使用思路,把中成药作为一般的对症治疗药物。且中成药与西药普遍连用,两类药物连用缺乏相关研究基础、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联用,潜在的用药风险不容忽视,中西药的随意联用会降低疗效,同时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长期以来,公众对中药、中成药认识不足,存在“中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可以长期大量服用”的观点加之医生凭经验用药,未遵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增加ADR发生的风险。

3.2.3严格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说明书使用中成药注射剂。中成药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严格按照说明书选择溶媒及控制滴速;溶媒选择不当可引起配伍后PH改变,澄明度变化,出现絮状物或者沉淀,颜色变化及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进而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6]。滴速过快会导致机体内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单位时间内进入患者机体内毒素量也增加。且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达到现用现配。由于配置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受多种因素影响,放置时间越长,不溶性微粒越多,发生ADR的风险越大。

4体会

药品ADR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临床药师是否可以对中成药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护,减少ADR的发生率。根据本文的结果及讨论,有以下几点体会:1、加强ADR监测与上报;2、加强医师、药师中医药知识培训,常态化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符合我国“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政策,能全面提高药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为中成药使用监管打下专业基础;3、加强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保证合理用药;4、建立可行ADR药学监护的具体措施:重点关注老年人的相关指标,监督使用全过程包括辩证用药、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以及与护士沟通,缩短配置后放置时间;保证安全用药,降低ADR发生概率;5强化中药管理信息建设,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工作,对说明书安全信息进行及时修订,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

[2]卫晓晓,高科江,等.473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师.2019,22(2):298-301

[3]刘清尧.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3):4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5]曹嘉颖,文小平,等.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21,1(13)169-171

[6]武晓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20(1)76-78

[7]刘宏明,黄艳,何科容,等.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探讨[J].海峡药学2017,29(8)13-14

猜你喜欢
药品不良反应中成药
如何减少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孕妇需要慎用的几类中成药
孕妇需要慎用的几类中成药
应用PDCA循环促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效果分析
应用PDCA循环促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效果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中成药也有“混血儿”
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