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辰,高兵兵,马超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效果直接关乎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践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面临诸如主客体关系深刻变革、网络圈层的模式重构、多元社会思潮渗透等多重挑战及由此导致的互动困境,亟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厘清教育主客体的转换逻辑、建立平等信任的互动融合关系、打造多元和谐的圈层互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从而全面推进教育主客体在网络场域中互动交流的频次与深度,真正实现平等开放地对话与交往。
[关键词]互动机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6-007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互联网存在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总会受其影响。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与学生开展互动实践活动,来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思想影响和价值引领。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基层思政党务工作者等均可视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全体在校大学生则被视为教育客体。主客体在互动中彼此交融、相互建构,丰富并完善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价值体系。因此,深刻认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逻辑,灵活运用新型网络传播载体,始终坚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互动全过程,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新特点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存在思想认知、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对话交流、沟通互动不断解决思想矛盾,消除认知差异,完善甚至重构“自我”。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有了新的场所,网络思政下的互动实践活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互动主体的广泛性
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是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人们通过交往创造着社会关系[2]。现今,互联网为人们交往互动搭建了互联互通的平台,提供了分享信息、表达观点的平等机会。每个个体以社会关系为基础,围绕热点话题、共同兴趣等,主动或被动地编织着互联社交关系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践活动中,互动的主导者、信息的制造者不再仅是教育主体,当客体被影响后存在再讨论、再发声、再传播等行为时,也可视为新一轮互动中的主体。并且网络思想互动行为也不再局限于个体之间,在不同的群体、组织间也存在网络思想互动行为。
(二)互动内容的隐微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3]。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同阳光普照,互动内容规范有序、目标明确,但之于受众却略显枯燥。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内容则以简洁、直观的微视频、微文字等形式,以即时渗透、融于细微的方式,潜藏在聊天过程中,隐匿于思维碰撞时,间接地、无意识地对教育客体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施以正影响。通过点滴渗透、聚少成多,消困惑于无声,化舆情于无形,促进客体将教育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效果。
(三)互动过程的高维性
较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员一对一谈心谈话等集中式、固定式的线下互动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存在互动频度高、多向度、高自由度、更平等等特点[4]。得益于信息传播的非接触性,互动频次随之增加,碎片化的时间被有效开发利用,教育者可以实现全天候在场和立即在场的互动需求;互动多向度是指教育主客体逐渐由单向度互动发展为多主体的多向度互动;互动的自由度和平等度也因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而提升,教育客体对互动对象、内容、形式的主动选择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
(四)互動载体的多样性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载体的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易班APP等传统平台,还延伸至学生青睐的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中,甚至发展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及B站等备受学生追捧的视频网站中。这些以娱乐、社交为主要功能的载体为教育主客体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地互动交流的实现创造了空间与时间的双重便利。通过这些载体输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要接地气、不死板就能引起客体的强烈共鸣,起到两指弹出万般音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互动困境从现实空间向网络空间的转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主客体关系的深刻变革、网络圈层化的模式重构、多元社会思潮渗透与冲击等互动困境。
(一)主客体关系的深刻变革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网络空间形成的新场域,在开放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具有强流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教育主客体的存在状态和互动方式亦随之被解构、变革,成为一个个不确定的网络虚拟符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的不确定性,及客体身份的游离性,客体信息获取和网络行为选择的自主、随意性,弱化了教育主体作为传统权威的稳定形象,使得其在网络空间中难以构建以话语影响力为标识的权威地位。这种“去中心化”的空间格局,“去权力化”的个体化叙事方式,导致教育主客体的身份、位置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相互交织地更迭与转换过程中。
主客体身份的模糊性,为个体之间的平等互动创造了条件,但也削弱了教育主体对网络空间建构的主导地位。网络场域中,丰富自由的网络话语替代抽象的概念叙事,带来了大量娱乐性、新奇性的视听内容。“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沦为众多话语形态中的一员,受教育者不再由教育主体所决定,而是受教育者自由决定其中心,因而受教育者在这一中心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世界中其他话语主体的影响。在网络舆论场中,一些话语主体的媒介素养不高,通过精心杜撰的故事、刻意编造的煽动性言论,吸引受教育者眼球,颠倒事实真相,严重阻碍了教育主客体间思想沟通、精神交流等互动实践活动的开展[5]。
(二)网络圈层化的模式重构
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观点立场的大学生相互吸引、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从而形成核心特质稳固、思想交流高频、关系联结紧密的网络群体。不同的网络群体将网络空间不断分割、重构,进一步构造了诸多类型的网络圈层。这些圈层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聚集和排它功能,因为所蕴含信息和思想的相似性,同圈层之间更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不断吸引着具有同质性的大学生,他们和那些与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互粉”、互动,更进一步固化了多层级、多种类的网络圈层。
网络圈层的价值聚集和排斥功能可导致大学生沉浸于特定圈层构造的信息茧房中。互动对象愈发局限、信息接受愈发狭隘、认知判断愈发片面,对教育主体的思想信息传达和话语表达方式愈发抵触和逆反,从而使受众下意识地排斥并隔离圈层外的其他信息或观点。同时大学生网络圈层的排他性加剧了“沉默的螺旋”效应。由于害怕被既有社交圈排斥,迫于压力对网络舆论意见、不良社会思潮保持沉默,思想观念逐渐趋同性、非理性,为鱼龙混杂的意识形态提供了温床。网络圈层的模式重构导致教育主体不断被边缘化,难以进入有效的互动场域,游离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之外,难以把握大学生的实时动态、关注焦点以及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更无法运用自身擅长的话语体系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与教育客体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阻碍了教育主体引领和整合多元价值观念,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价值结构。
在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由于教育主体未能有效渗入圈层之内,导致“网络异见”形成由原子到圈层的倍数级扩散,难以在众多信息洪流中被及时发现并过滤,恶化了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场域,极易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参与网络议题、研判网络信息、设置网络议程、引导网络行为的能力,教育主体发声困难,化解危机效率低,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传播渗透被认可度差,难以有效实现与大学生的思想同频交流。
(三)多元社会思潮的渗透蔓延
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思想文化纷纭激荡。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以及一些错误的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不断干扰并冲击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相比主流意识形态显性、权威性的传播方式,社会思潮的传播相对比较隐性。
高校是学习知识、研究学术和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多元社会思潮在这里相互交锋。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倾向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源,忽视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主流权威思想,极易成为不良社会思潮传播者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的目标。他们为将大学生群体吸纳到自己的阵营,会针对其兴趣爱好提供人性化的点餐式信息服务,将西方人权思想、民主自由价值观等包裹上极具诱惑力的糖衣,充分满足大学生寻求个性、猎奇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加强其固有喜好甚至偏见,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与异质思维交流的兴趣,不知不觉中钻入了一个偏颇、同质的封闭圈层,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教化功能,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畸形发展。
多元社会思潮的渗透和蔓延使得教育主体一旦在网络场域中失去话语主导权,主流价值观便难以有效进入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多元社会思潮极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混乱,大学生对教育者发布的信息不看、不回、不转,在内心中抵触与教育者互动,亦担心回复转发后在同学中成为异类被嘲笑、排斥,主流价值观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同时,囿于各圈层的局限,一旦爆发网络舆情,极易出现正面引导与负面驳斥的迟滞,错失舆论处置良机。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有效甄别良莠不齐的多元社会思潮,以及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的话语传播模式,建立教育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四)新型传播载体的蓬勃发展
随着网络新型传播载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进入了以微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微时代。微媒体的典型代表有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其强大的视、听、评、转等超文本的话语互动方式,具有自由度高、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等传播特点。但由于资本逐利性、市场化运作方式的不断渗透,以及传播载体入场成本低,教育主体的把关作用被不斷弱化、难以实时监管、不易精准定位,导致大量庸俗、乏味、低俗的信息文化内容被包装以娱乐的外壳,碎片化、批量化地生产传播。
鉴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上信息的真伪缺乏鉴别能力,而且碎、浅、薄的“泛娱乐化”内容借助多样化的传播载体进行裂变式传播,仅注重感官的刺激和欲望的迎合,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渗透力。大学生在这种内容的侵蚀下,长期接触缺乏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碎片化信息,容易丧失理性的批判能力,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思维方式及自我认知,甚至会陷入错误的价值认同中,对“重发布、轻互动”的权威主流意识形态持怀疑、抵触态度。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造成主流价值观体系的崩溃,严重干扰主流话语导向。同时由于载体选择的多样化,有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新型传播载体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研究不深,与线下教育内容同质化,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融入教育客体圈层或进行精准滴灌式的教育。此外,虽然这类网格式扩散、高渗透力度的新型传播载体已被一些教育主体主动适应并积极运用于开展网络互动实践活动,但仍存在热点定位不准、理论结合不足、情绪感染力差等问题。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效率的提升路径在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突破了现实地域空间的限制,但能否深刻把握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逻辑、建立平等信任的互动融合关系、打造多元和谐的圈层互动环境等直接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际效率。
(一)把握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逻辑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教育主客体的身份由外显转向隐匿,但去“中心化”“去权力化”并不等于去“主体化”。教育主客体关系在思想互动的交往实践过程中不断交织、转化更迭。既可以表现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叠加互动关系,也可以表现为“主—主、主—客、客—主、客—客”的互动形式。教育主客体互为前提、相互转化、彼此构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随着互动实践情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教育主体不再仅是原创教育内容的生产者、发布者,当其存在主动阅读浏览、点赞、发表评论等互动行为时也可被视作教育客体。所谓主体客体化,即主体主动了解、融入、塑造客体的过程。教育客体也不只是思想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受教育者,当其存在分享转发、与他人沟通交流、@他人或公众号等行为时亦可被认作教育主体。所谓客体主体化,即客体主动影响、辐射、引导其他客体甚至反哺教育主体的过程。
在主客体思想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也要关注客体的能动性,不断建构主客体协同关系。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善于倾听客体心声,主动了解客体的心理特征,增进主客体间的情感交流,始终保持在网络交往互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自觉性。通过设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形式等,提升精准滴灌式的教育引导能力,切实解决客体的思想根源问题,使得教育客体面对教育主体肯说话、敢说话、说真话。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要自觉接纳教育主体,主动接受主体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引导的信息,并积极与主体进行互动交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困难疑惑及时反馈给教育主体。在寻求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与教育主体的联系,提升主客体互动的频次和深度,助力教育主体主体性的发挥。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被教育主体教育、影响、塑造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实现客体向主体的身份转变。比如利用客体的身份优势,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敏锐感知,引导舆论走向;通过日常积极言论的发表,实现对更多客体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只有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深刻把握主客体间的相互转化逻辑,充分发挥主体的主体性并有效激发客体的能动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思想交流、沟通和互动才能层层深入,产生实效。
(二)建立平等信任的互动融合关系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融合关系要遵循平等信任的基本原则,平等是教育主客体开展互动交流实践活动的前提,信任是关键。只有基于平等信任的思想沟通、对话交流,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客体主动向教育主体靠攏。
1.淡化身份意识,消弭传统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主体改变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不再借助传统的权威身份发号施令,以诚相待,给予教育客体足够的信任和尊重,主动构建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机制,营造开放包容的互动实践氛围。
2.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教育主体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亲切与热情,在面对教育者时愿意坦露心扉,并价值观教育寓于互动实践活动中,用真情实感讲革命先烈不畏难顽强斗争的精神、讲民族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讲时代楷模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奉献,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用真诚热情传播家国愿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感染、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
3.摒弃照本宣科的灌输教育模式,深挖教育客体需求。教育主体应不断推送满足其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养料,真正做到答学生心中之疑、解学生心中之惑。比如,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在深度的思想沟通、精神交流和交往实践活动中,积极完成自我能力发展、自我价值构建、自我人格完善[6]。同时教育客体也要改变特立独行的逆反心理,积极参与、响应教育主体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践活动,尊重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主动接受教育主体所传授的价值观念,适应主流话语传播方式,逐步形成对教育主体的价值认同,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三)打造多元和谐的圈层互动环境
网络“圈层化”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积极转换思路,借助互联网技术深挖学生需求,主动融入圈层;运用“网言网语”增进学生接受程度,持续优化圈层;创作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增强吸引力,重构圈层,避免成为圈子里的“圈外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突破圈层障碍,实现与大学生的思想交流、互动沟通,首先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领,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学生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全面了解各圈层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个性发展需求、社会实践需求、价值选择倾向、思维习惯特点等,深入挖掘各圈层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建立健全不同网络圈层的学生群体模型,深刻探究圈层形成的底层逻辑和发展机理,以更加贴近学生、理解学生、融入圈层,激发起学生与教育者谈心谈话的内在驱动力。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摒弃晦涩难懂的空话、套话,将网络话语方式与传统话语方式进行有机结合,转换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使其更加契合大学生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行为风格。接地气、新颖有趣、富有感染力的“网言网语”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圈层的黏性,提升大学生对教育者的接受程度,不断推动主流话语深入人心。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在内容供给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网络圈层创作出既有丰富内容又有层次区别的差异化内容,将浅显易懂的思想理论照进圈层围墙,用善解人意的回复点赞敲开圈层之门,以平易近人的交流互动打入圈层内部,构筑起圈层内外沟通的桥梁,消除圈层壁垒。同时,根据各圈层所关注的网络热点话题打造焦点,并围绕这些焦点重构新的圈层,以此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中引导方向,在多变中把握方向,实现教育主体与大学生在思想上的同频共振、在情感上的共通共融[7]。
(四)构建互联互通的良性互动模式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场域、开辟了新路径,但也给互动实践活动带来了新挑战、新变化。我们要善于化挑战为契机,在变化中求发展。通过培养意见领袖、主动设置议程,全面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发展动态和利益诉求,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主体首先要注意借力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和优势,选拔具有较强政治鉴别能力、敏锐热点洞察能力、良好人际关系和公信力的学生代表,将他们培养为网络意见领袖,并安置在网络社交圈层的中心位置或信息层级传播的关键环节。当发生错误思潮入侵、负面舆情爆发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与网络意见领袖展开对话合作,通过向意见领袖提供事件客观、权威、真实的信息,引导其及时、主动发声,敢于向西方错误思潮、网络不良舆论亮剑,帮助同辈群体在动态变化的网络舆论场中形成客观理性的评价与判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要善于借鉴议程设置理论在交流对话方面的启示,主动从热点新闻、前沿话题、舆情事件中挖掘、策划议题,设置能够吸引大学生眼球、符合大学生群体价值诉求的议题内容,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发起宣传报道和话题讨论。不仅要围绕事件焦点、情绪热点及时发声,还要有效研判舆论、坚持正向引导、化解潜在危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将学生吸引到这些精心设置的议程中,使其自愿参与到议题讨论、观点发表、留言互粉等环节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形成主体所期待的价值观念。同时,教育主体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每一个鲜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题予以浸润和渗透,创造出能够滋养大学生思想价值养成的内容作品,用充满正能量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造势引导”、“因势利导”和“顺势引导”。
(五)发挥新型传播载体的优势力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思想交往和精神交流都是在网络场域中进行和完成。因此,能否熟练运用多样化的网络载体、挖掘并发挥同一载体的不同功能,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践活动的正常、顺畅开展至关重要[8]。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根据不同网络传播载体的特征,适时地变化并调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利用不同网络载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丰富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与表现手法,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提升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互动性与吸引力,实现内容与载体的动态匹配,使主流意识形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其次,聚焦微媒体,发挥以抖音、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传播优势,开启主流意识形态“接地气”的传播新模式。一方面,利用微媒体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接受模式。通过解构、重组深刻而晦涩的理论思想,以微视听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依托微媒体积极探索互动式、讨论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价值愿望,找准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分类指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切实践行。
最后,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抢占思想制高点,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顺畅地进行互动交流,必须要培養一大批既擅长运用网络新型传播载体,又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牢牢把握舆论话语权、引领学生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同时掌握了这“两把刷子”,教育主体才能在虚实结合的网络世界里精准回应、说服、引导教育客体,真正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平等开放地对话交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12-09.
[2]骆郁廷,郭莉.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J].教学与研究,2014(01): 73-78.
[3]人民日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N].人民日报,2016-12-11.
[4]翟中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导论[M].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49.
[5]金瑶梅,徐志军.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09):88-92.
[6]曾令辉.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5): 149-156.
[7]郑寿.网络“圈层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03): 51-55.
[8]佘时珍.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优化进路[J].中州学刊,2020(10): 8-12.
(责任编辑:梁良)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GUO Fangchen, GAO Bingbing, MA Chao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undergraduates' network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the interactive practic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ppear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is also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the model re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ircles, and the penetration of pluralistic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s well as the resulting interactive dilemma. It is urgent for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to fully promote the frequency and depth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field by clarifying the transformation logic of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education, establishing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of equality and trust, and creating a diversified and harmonious circle interaction environment, so as to truly realize the equal and open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interactive mechanism;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收稿日期]2021-06-16
[基金项目]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党建研究基金“‘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DJY202107);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及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3102019XSY15)。
[作者简介]郭芳辰(1993-),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兵兵(1990-),男,陕西西安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辅导员、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超(1978-),男,陕西渭南人,硕士,西北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