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那些“不友好”细节

2021-12-30 19:13李迪华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行道树人行道轮椅

李迪华

北京大學开设“景观社会学”课程后,每个学期,我都会带着学生租上轮椅、拐杖、婴儿车,走到大街小巷去体验,体验城市里平时感受不到的细节,总结出四个字:寸步难行!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这些未来城市的设计者开始思考,我们的城市是为谁而建的。

不想让人走的路

一边是围墙,一边是疾驰而过的汽车,人行道在这样的夹缝中间,最窄的路面宽度不到30厘米,近年来在一些城市的人车抢道大战之后,出现了这样奇葩的人行道。年轻人走上去尚且心惊胆战,更何况老人。根据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少于1.5米。很明显,这样的人行道根本不符合国家规定。

好好的路怎么就被树拱了

奇怪的是,一些城市在行道树选择上都偏爱一些浅根系的树种,树根从透水砖和下面硬质铺装的水泥之间伸进去,然后道路就跟着地面的沉降变得坑坑洼洼。于是每年都要把铺路砖搬起来,把一些根须清理掉,再把道路铺平。如此反反复复,不仅加重了市政工程压力,老人走在高低起伏的步行道上,也很容易被地砖绊倒。

被绿地“绑架”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总是一直在追求高绿地率和快速绿化,希望打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城市景观。但大量绿化效果非常好的速生园林植物, 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还可能成为城市主要的过敏原,比如侧柏、圆柏、臭椿、千头椿、杨树、柳树、丁香、法国梧桐等,释放出大量花粉,困扰着城市居民。

关键时候“用不上”的设计

有一天,我在楼下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她女儿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台阶,随后她女儿再将轮椅从一旁的无障碍通道推上去。我很好奇,他们为何不直接用无障碍通道。一问才知,这位老人刚刚出院,而这个无障碍通道上有一条条锯齿状的凹槽,她的身体根本受不了这种颠簸。城市中有很多无障碍设施,但设计者却忘了真正需要使用这些无障碍设施的人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隐形的台阶

在我们的城市中总是能看到这样一些台阶,它们的高差大概在3~5厘米,有些竖立面用亮色油漆喷涂,上台阶的时候很醒目,但爬上去之后一回头台阶就消失了。毫无色差的台阶平面与下方的地面浑然一体,从视觉上完全分辨不出哪里是台阶。在老人模糊的视线里,这些“隐形”的台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陷阱。

健身步道真能健身?

在一些城市公园、居住小区可见一些铺着石子的小路,它们被称作健身步道。然而,如果中老年人经常走这种健身步道,很容易神经痛。遇到下雨或下雪天,这些石子小路就会变得湿滑,滋生的一层层青苔,让老人们再也不敢踏上去。

无处不在的光污染

建筑物外立面、绿化带、行道树……无处不在的亮化工程,将城市的夜空装扮得绚丽多彩,但也会给生活在其中的人造成困扰。刺目的灯光让人焦躁不安,人工白昼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无处不在的光污染让本就容易产生睡眠障碍的老人更难入眠。

作为一个规划师,我时常在想,我们的城市到底是为谁而建的呢?也许刘易斯·芒福德很早就给过我们答案,“城市应该是一个爱的器官,因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关怀人和陶冶人。” 这里的“ 人” 便是终将老去的“ 你我”。

猜你喜欢
行道树人行道轮椅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跟踪导练(一)
行道树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漫说古代行道树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