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理论研究

2021-12-30 21:46张兰芳阿依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图书馆员馆员

张兰芳,阿依江,刘 莉

(昌吉学院 图书馆,新疆 昌吉 831100)

图书馆员职业自诞生以来已有14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也经历了较大规模的跨越发展[1]。最初的图书馆职业中鲜有女性,发展到今天,女性图书馆员已占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大多数[2]。当文化软实力日渐成为吸引国内外政界、媒体、百姓眼球的厚重积淀时,为国人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和优质的读书育人氛围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紧要课题。科学引领占图书馆工作人员多数的女性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发扬传承图书馆员保存、传播人类文明价值的历史传统,在服务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文化的融合,重塑中国古代书院优良传统读书研学精神实体,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有力支撑,将会对文化服务工作的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根基上注入活力的基本途径。

追溯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公元前3000年前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3]。1877年日本文献中最早出现“图书馆”一词,我国“图书馆”一词最早出现在1894年的《教育世界》[3]。图书馆员是负责图书馆运营的专业工作,包括技术业务和读者服务,随着信息科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员在熟知各种形态知识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多种资讯技术,针对读者需求建设开发馆藏资源,对知识资源进行加工、描述和分析,判断和评估知识资源的质量,并向读者进行报道或推荐,提供深入有效的服务。学校图书馆馆员还承担对读者的教育功能,包括指导读者查找和使用学术文献资源,辅导读者进行学习或研究[3]。

图书馆岗位中绝大多数是一线借阅岗位,其工作内容在目前信息时代的业务流中专业性或技术性含量均不高,而图书馆组织和个人都忽略其保存、传播人类文明的本质属性,致使图书馆员职业被划入“简单的”序列[4]。早已内化为人们“自觉”意识的社会性别文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绝大多数人心里仍然认为女性应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且劳动价值相对不高的工作,尤其胜任照顾性工作,以此来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冲突,女性图书馆员在这种性别文化的“庇护”下怡然自得,加之图书馆组织和社会的疏于重视,女性到图书馆做馆员成为一件比较轻松、稳定、舒服的友好职业选择[4]。图书馆工作中女性居多在国内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女性图书馆员情感细腻、温顺善良,服务亲和、富有爱心、善解人意,能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需求服务,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和尊重,但是其知识素养不高导致服务能力的缺失致使其难以回应读者深层次知识需求的缺憾是普通大众对女性图书馆员莫大不屑的根本原因,究其本质就是女性图书馆员长期囿于社会性别文化中“女性身份”而产生的惰性,对自我发展疏于重视和管理,当然这其中也有图书馆组织对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管理的缺位。

应从女性思维自我效能感维度入手,将图书文献信息的技术业务和读者服务与读书荐书育人相关联,即与文化服务育人相关联,找到两者之间平衡的交叉点并进行培养促进,达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间接隐性育人的教育目的,以此来促进女性图书馆员自我效能感意识的觉醒并主动精进自我职业发展进程,从而更好地为大众做好文化服务育人工作,同时也为图书馆人才队伍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注入活力。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傅建秀认为女性图书馆员应突破传统性别观念,摆正性别角色态度与职业价值观,树立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女性优势,避开个人劣势的职业定位,图书馆组织应构建促进女性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的环境以促进女性图书馆员职业进一步发展[5]。赵丹丹在谈女性图书馆员的职业幸福感一文中从维护女性馆员权利、自我调适主动提升职业幸福感两个层面阐述了女性图书馆员职业发展规划策略[7]。李艳超、周国正等人提出了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女性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从女性图书馆员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入手,运用职业锚理论引导女性图书馆员自我评估寻找“职业锚”,根据其自身的职业锚类型规划职业发展[8]。

李明真、王真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了国外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脉络,并逐渐形成发展视角、动态视角和叙事视角三种研究范式和理论视角,为我们研究女性图书馆员职业发展拓展了视野[9]。Hunter C根据馆员年龄来划分他们的职业发展阶段[10];Jardine S J等根据图书馆内部管理的组织结构建立了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模型,综合分析影响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的因素[11];Ikonne C N等从馆员自身的感受如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出发,分析影响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的因素[12];Marjan F等分析了不同馆员的职业发展历程,提出了工作效能感与馆员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价值观呈显著相关性[13];Elkin J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图书馆员职业发展模型,有职前期、专业成长期、首次专业期、重新定位期、第二次专业期、消退期[14];Noh Y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模型,指出图书馆员明显的职业分化出现在入职7年~18年间[15];Murray T E探讨了图书馆组织环境和个人意愿对馆员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16];Grogg J E分析了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的心理路径,探讨其职业发展的心理变化规律和特点[17];Skrzeczynski C从叙事视角探讨了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馆员描述呈现了其“主观生涯”,表现了他们对职业生涯的“意义生成”[18];DeLong K选取40位女性馆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叙事研究,发现女性图书馆员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自觉、被动的个人发展模式,职业发展机会的缺乏使他们情绪消极而过早地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19]。

2 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育人职能

我国图书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20]。当今图书馆自身本位的教育、研究功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目前大多数读者到图书馆主要局限于借书、阅读和利用图书馆安静的环境进行自我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图书馆文化服务育人工作要深得读者、社会的肯定和赞赏需要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心灵深处有所感悟,而打动人心灵的无非就是育人,并且是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育人、潜在性育人,更是读者自愿被教育、被感化的认同。如此才能真正撬动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图书馆是教化育人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历史文化观的阐述中要求我们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1]。近年来,学者们从古代书院教化育人的传统思想中汲取智慧,试图找到与图书馆相契合的发展思想和理念。山东省创新推进的尼山书院模式将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和情趣培养融为一体[20],对“图书馆+书院”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在山东省广泛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国古代书院集藏书、读经、育人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为古代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今天作为文化服务育人的图书馆应充分吸纳“老祖宗”的智慧,把图书馆文化服务育人和当前社会上的兴趣教育有效链接,为公共教育做好有益补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文化服务育人过程中图书馆要坚持国家的教育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严把资源审核观,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根据国家文化发展要求为大众提供积极向上、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文化资源。

目前,图书馆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要想达到潜在、广泛的育人效果当然是力有不逮,主要原因是:①由于图书馆多年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导致的人力资源质量不高的症结。②由于社会发展结构深层次改革为保持平稳有序,图书馆改革问题还需循序渐进、长期持续推进所导致的问题暂存。

而图书馆人不能坐以待毙,在不能改变内在主体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最大化发挥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借助有限的资源和外力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强大自身实体能力。图书馆组织需要制订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服务标准、细则和考核激励机制来督促和保障文化服务育人水平的稳步提升。在开发信息资源和参与社会育人职能的履行中,我们可以通过依托有效的服务标准和激励机制来聘请专家、学者、教授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图书馆的客座研究馆员,为图书馆文化服务育人注入活力。同时,图书馆组织要有针对性地把馆内的学科馆员培养成专、尖、精的图书情报专家和文化传承教育学者,做好图书馆人才储备,履行图书馆开发信息资源和参与社会育人的职能。还可以招募志愿者在图书馆开展导读、领读等阅读推广活动,来提升大众的阅读欣赏能力。

3 在文化服务育人过程中提升女性图书馆员的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行为能力的预期、感知和信心[22]。图书馆员的自我效能感是图书馆员成就的动机和自信心程度的表现,它影响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维持和激发图书馆员的精神状态和耐力程度[23]。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的自我效能感是优化图书馆文化服务育人职能的核心内驱力,而图书馆中女性馆员居多的现实让我们先从女性馆员自我效能感提升入手不失为有效的抓手和渠道。女性在图书馆工作有照顾教育孩子之考虑,图书馆不失为自我学习、阅读并陪伴教育孩子的友好职业,如何将工作与家庭链接,将教育自己孩子与馆内育人工作相整合,将自我学习、阅读与荐读、导读、文化服务育人融为一体提升自己素养的同时带动、引导、影响一批人相结合是女性图书馆员事业挑战的关键点,也是实现家庭工作育人双赢的切入点。将女性馆员自身的学习习得和家庭教育经验迁移到图书馆文化服务育人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在图书馆工作的女性馆员心思细腻,长时间与书为伴使其养成了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她们拥有一套沉稳的陪伴孩子读书,教育其成长、成才的合理方法,这是一种长时间的、需要耐性去发现、研读探索的教育方法,它以文化服务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令读者接受,实现其自身职业发展的进步,同时也很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了自己的子女。在工作和家庭中,女性馆员通过文化服务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感知到自身价值的提升,因此也自信满满,对未来自己从事更高一阶的文化服务育人活动有所预期,即自我效能感提升。女性馆员拥有了这种感观又会更加有力地促进其文化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有研究显示,在图书馆从事技术工作的馆员其自我效能感普遍较高,随着职称的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也呈上升趋势,而在图书馆从事技术工作的馆员业界俗称“大拿”,因为他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常常是某些领域的“活智库”,发挥好这些技术专业人员的文化服务育人作用将对图书馆育人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图书馆应借助第二课堂渠道开足开好信息检索课,为大学生、各类型读者更好地利用资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使文化服务育人工作贴近读者,更接地气。

4 女性图书馆员自我效能感提升促进其职业发展

目前,在大部分区域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从其上级管理层面角度来看图书馆都属于弱势、非职权部门,其所从事工作的时效性、紧迫性、重要性也属一般,被默认定格为边缘化部门,成为外派任务、抽调人员的首选单位或部门,图书馆员的心理地位也受部门重视度影响而自我降低,其对工作的信心受挫,行动力减半,工作效率也受影响而降低,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下降,出现职业倦怠,女性馆员更有甚之。俗话说有为才有位,只有有所作为,做出成绩,有所成效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成就自己,成就图书馆在上级层面、读者心中的地位,即使人的行为结果达到组织满意的预期结果。因此,从自我效能感视角入手,激发女性馆员工作潜能,影响她们的思维模式、情感和行动方式,将是应对其职业倦怠,促进其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自我效能感不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个人对于自身和环境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性判断[24]。陈茫在《图书馆员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自我效能感模型,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慎重对待[25]。人的行为直接决定着行为结果,当图书馆组织和馆员转变思维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以往大学生、各类型读者寻找文化服务转变为图书馆主动为大学生、各类型读者提供贴合读者需要的区分式学科服务,并在文化服务中贯穿育人思想,让读者被教育、被感化,从而爱上图书馆,使得馆员获得自信,获得成功体验,达到图书馆组织和读者满意的预期效果,增进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主动的付诸行动,并长期坚持、努力,同时在行动实践中不断自省、优化、促进文化服务育人工作更加细致到位、贴近读者,馆员自身的职业也在长期坚持耐心付出的文化服务育人过程中更加成熟稳健,实现了职业发展的进阶。在图书馆工作的女性较多,她们大多心思缜密,耐心持久,工作努力,个体成功体验的增加是激发其职业发展的动能,自我效能感的合适调动将为其一生职业发展的进步埋下推陈出新的种子。

5 结束语

女性是图书馆工作的主力军,其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层次及服务质量和水平。女性选择到图书馆工作的缘由有自我学习和教育孩子之考虑,将图书馆育人思想和行动贯穿于文化服务工作始终,并不断加强其力度,将使女性馆员获得读者的尊重和认可,收获更大的信心,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成功经验的获得为女性馆员职业向更高一阶发展提供支持,助力其职业发展规划合理并有效施行。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图书馆员馆员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做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者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