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规模小麦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

2022-01-18 12:51:42郭慧敏王建勋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农地规模小麦

张 莉,郭慧敏,2,王建勋

(1.河北北方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2.河北北方学院 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3.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采用规模经营种植的方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是土地规模化、管理方式组织化、经营市场化、综合效率高效化[1],将一个连片式的荒废地,由少量的管理者汇集起来进行开拓和策划,并在这个过程中投放资金、科学技术手段,可以使这些地区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对于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保定市被太行山和冀中平原包围,在地图上看,可以清晰看到其地处河北中部位置,辖区内多重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复杂;整座城市面积达到221.8万hm2,可用于耕地的面积83.43万hm2。保定市人口达到104万,有农村人口数量45.11万人。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寻找了70个样本的农地产值作为产出指标,劳动力数量、所有投入费用、土地面积视为投入指标,通过检验,各项投入的指标之间没有较为严格的线性关系,投入的指标和产出的指标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线性关系,运用DEAP2.0软件计算并研究分析不同规模经营下的农地生产效率。

1.2 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研究区域内不同规模种植对麦子生产效率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数据包括分析模型DEA,这个模型的特点是投入产量和产出产量可以同时拥有多个,投入与产出之间既不用设计关系式,也不用设计参数。因为农地产值的投入要素为可以控制的变量,且大多数前辈的文献中大多采用投入导向型,因此在文章的第一阶段,笔者采用的也是BCC-DEA模型,这个模型的特点是方向为投入方向,并且规模报酬可变。在第二个阶段,因为采用DEA方法计算得出的小麦生产效率值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且处于0和1之间,又因为Tobit回归模型中的因变量是连续变量或者是虚拟变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被解释变量的值处在一个有区间的范围内[2],因此,在寻找影响小麦生产效率的原因及各个成分的作用大小时,笔者选取了Tobit模型,以这个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当地情况特点确定解释变量。

2 DEA测算结果及分析

通过建立DEA测算模型,把调研过程中记录的数据代入计算,见表1。

表1 不同规模小麦农户的生产效率

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内不同规模的小麦经营效率有明显差异。0.739、0.824、0.900和0.899各自为研究区域的不同规模小麦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反映了所有投入要素中的最小潜在的投入额与其实际投入额之间的比例。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是分别为0.925、0.900、0.944和0.981,该水平较高,说明投入要素投入存在较少的冗余,0.800、0.915、0.953和0.918分别为研究区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农户总技术效率值小于0.8的比例达到50%,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农户的规模效率,可以从农户总技术效率方面着手[2]。

纵观70户小麦种植户,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即能够达到有效种植)的样本有9个,说明这9户农户通过合理科学配置土地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投入和物资要素投入等各类农地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素,达到了理想的经营效率,也说明在开展粮食作物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处于最优状态。

3 基于Tobit方法的农户小麦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构建模型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研究的重点一直是影响效率的因素,正确找到小麦经营规模效率的成分,那么我国小麦经营效率提高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写作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各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农户家庭特征、农地特征、小麦特征、小麦经营外部因素等4方面内容的20个因素运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对农户经营规模效率有明显影响的是7个成分,分别为X5(小麦收入占总收入比重)、X6(劳动力占家庭规模比重)、X7(小麦总面积)、X8(小麦总地块数)、X15(种苗质量)、X9(主营地块占农地总面积比重)、X16(经营类型)等因素。由此可构建出小麦经营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

tobit(Y)=0.5005+0.01249X5-0.1415X6+0.0502X7-0.0533X8-0.0625X9-0.0617X15-0.0618X16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小麦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由此可以看出,整个家庭对耕地非常依赖,对小麦种植非常重视,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水平越高,那么他会更加愿意参与种植,种植过程中也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农地的规模效率。相反,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比重越大,说明对待农地的经营,该家庭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那么此时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因此,随着劳动力占家庭规模比重逐步加大,它对规模效率呈反方向影响。

3.2.2 模型的运算结果显示种植小麦总面积的大小是积极影响小麦的规模生产效率的。这表明经营过低的农地面积,它的经营效率就相对越低,相反,只要处于适度规模经营范围之内,小麦总面积越大,小麦的规模生产效率就越大,这也是我国一直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原因。

3.2.3 在影响小麦规模生产效率的因素中,农户经营小麦的总地块数是一个重要原因。从运用Tobit模型回归的结果来看,该项影响因素的符号为负,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样本农户还是推广到普遍来看,小麦地块越多,那么它的规模生产效率就越低。当地块比较分散时,需要农民投入更多的成本。

4 结论

笔者利用保定市农户实地考察和调研资料,运用DEA-Tobit模型计算出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并综合分析了不同类型小麦规模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小麦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户的总技术效率在经营规模中小于0.8的已经达到50%,说明农户的总技术效率还具有非常广泛的提高和发展空间;在所调研的农户范围内,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有25.93%,这表明要想促进小麦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各种投入要素需要进一步合理分配[3]。②我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生产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使用[4]。运用DEA方法测算可以发现,要想达到综合效率最优,那么较为合适的种植规模是1.33hm2~3.33hm2。③土地规模对农地的生产效率影响显著,同时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趋势[5],“倒U型”即土地范围在一定区间内与土地生产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随着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成本投入增加以及农户家庭的管理能力有限等原因,正相关关系逐渐减弱转至负相关关系,所以其应处在最适宜的土地经营规模范围之间种植。④通过分析可知,土地生产效率与种植规模的大小有重要的联系。但是要提高小麦生产效率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扩大种植小麦的面积,关键也在于优化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另外,导致小麦经营成本增加的原因是土地细碎化,这也是影响农户经营小麦水平高低的一项显著指标。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完善耕地流转机制,并激励创设多种多样模式的耕地合作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农户种植小麦的经营业务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农地规模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0
哭娃小麦
规模之殇
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 07:56:14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汽车零部件(2017年2期)2017-04-07 07:38:47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09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