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然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肇庆 526000)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其面临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社会对高人才质量的需求,单凭辅导员队伍来完成这一任务是十分困难的。不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都承担着同样的责任,那就是为学生的教育而服务,虽然从其工作本质来看,两者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但是两者之间有着共同且清晰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
就我国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来看,其明确地要求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全员全方面全过程地实现育人这一目标,在工作中需要贯穿基本的思想价值,不仅要从日常课程方面、科研方面,还要从实践方面、管理等方面来贯穿,实现多方面一体的长效机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中也对其进行了明确,要求各大高校必须要充分地将其内部的课程、科研、网络、管理等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而这一纲要的提出也对高校在思政教育上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新时代对于高校育人要求的大环境下,作为高校的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都承担着多项育人的责任。在发挥育人这一功能方面来看,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之间的工作既有相通的地方而又有各自的长处。辅导员能够在文化、心理等方面发挥长处,而专业教师能够在课程、科研等方面发挥长处。总之,要实现“三全育人”这一目标,高校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就必须要合理互补,协同育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3]中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也确立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做好针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规定中认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属于骨干队伍,也是高校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关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组织人员、实施人员以及指导人员。
首先,很多高校在选拔辅导员时并未有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其选拔的大多数辅导员都是非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人员,因此在思政方面缺乏理论底蕴,整体的辅导员队伍在思政教育理论上水平一般。其次,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事务十分繁杂,除了要处理众多学生的事务以外,在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社会背景下,辅导员还需要从事大量与学生党员发展以及党建方面的工作。因此很多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视的,那么相对来说,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力度就相应少了很多。而且,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十分脱节,辅导员很难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学习态度养成的工作职责。
随着我国一系列关于高校教育的意见以及纲要的推出,“三全育人”的目标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众多高校纷纷响应,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多高校的专业教师纷纷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工作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思想政治育人意识,甚至有的专业教师还成为思想政治育人的工作典范。不过,从当下的总体情况来说,专业教师在实际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仍然缺乏一定的意识,职业不够明确。
众所周知,在大学课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十分重要,通常是由辅导员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师,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专业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结合自己对专业的理解来帮助学生们将自己专业的特点以及就职相联系,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提高教育效果。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够将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上的自主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强自律性的自我管理进行结合,从而发挥出两者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在这之中,学生们所参与的学术竞赛以及社会实践主要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能够有效提升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可以将专业教师作为第二课堂活动上的指导教师,这样专业教师不仅能够将个人的研究项目中适合学生研究的部分拿给学生,让学生们参与到专业竞赛中,同时也能够针对学生们提出的有学术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让学生们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合理运用。
总的来说,教书和育人从来都不是互相独立的,作为高校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协作努力,将育人这一目标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来,落实到日常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