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勇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护理学专业教育中临床实习尤为重要,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一个探索过程[1]。传统的外科护理教学相对而言比较形式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学模式的转变,“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诞生,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2]。目前,护理教学领域虽然已经对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展开应用,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主要就外科护理教学中“互联网+”模式教学的应用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3]。
选择我校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98人,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人。对照组男10人,女39人;年龄18~24岁,平均(18.3±2.1)岁。理论成绩为61-85分,平均理论成绩为(59.5±5.2)分。操作成绩为62-89分,平均理论成绩为(62.5±4.5)分。观察组男9人,女40人。年龄18~23岁,平均(18.1±3.2)岁。理论成绩为62-86分,平均理论成绩为(58.9±5.1)分,操作成绩为61-89分,平均理论成绩为(61.9±4.6)分;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①对照组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讲解新知识,考核评价。(2)讲解技能操作知识,学习标准技能操作的视频,教师对操作的动作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做好考核评价。
②观察组
(1)教师先将外科护理中的相关学习视频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观看学习教师指定的视频,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2)学生对照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在线完成有关测试。(3)教师通过微信、QQ群与学生展开讨论,解决学生在“互联网+”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因材施教。(4)利用“互联网+”模式授课之前,教师立足课程实际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展开学习,及时查阅相关文献以及杂志。(5)教师利用课堂讲述有关课程的实际内容,与学生之间积极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展开学习,有效获取资源,加强自身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综合能力。(6)要求学生在课前反复对网络平台中的实训操作视频进行观看,掌握具体的操作规范后再进入实训练习[4]。
(1)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知识以及日常讲课的知识点;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是普通外科常见的临床实践操作。满分100分。(2)调查教学满意度,自行设计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一般资料、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是否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80-89分评定基本满意,<80分评定为不满意。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
传统模式下的护理教育主要是由教师将患者的护理问题讲述出来,提出必要的护理措施,忽视了探索式提问的一个过程,学生往往是接受灌输式的教育。“互联网+”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互相结合,真正意义上掌握外科护理知识。上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学生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寻求教师,及时与教师、同学探索疑难问题,尝试教育理念的改善,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6]。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互联网+”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真正实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有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導,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师生还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讨论,学生可以有效体验到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外科护理学的网络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外科护理学的学习积极性。外科护理学的网络课程是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交互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方式,可以通过视频、图片以及动画的形式创造一个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建立网络课程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有趣的界面掌握一些难以理解的外科护理知识,通过一些立体的动画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外科手术病人护理的步骤更加深刻,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外科手术病人护理的能力。
在互联网+模式下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能够体现出外科护理学的特点和技术优势,并且在课程中能比较容易表现出教学内容。同时,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和多媒体交互技术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可以建立知识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使资源实现共享。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针对外科护理学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可以有效体现出学生们的学习自主能力和对于外科护理学的热爱。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主要目标,然后结合外科护理学的教学特点以及一些疑难点,在讲课过程中可以补充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思维分析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讲课或者训练而是培养好的思维分析习惯。同样的道理,在互联网+的教学中,尤其是针对于外科护理学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各种手术病人护理案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感知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互联网+课堂上有很多的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有着很强的逻辑性,语言简洁,叙述的也很严谨缜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样本。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下,这些概念加强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把一些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通过开放学校的网络等方式,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去了解事情,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外科护理能力。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有利于外科护理学的技术提升,并可以持续的保持下去。
外科护理学的网络课程建设是对现代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实现了远程教学,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建设网络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创新和想象,因材施教才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和个性,所以一味的统一教学的方法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就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来重点培养积极性,不可以挖苦、嘲笑或讽刺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更没有信心去学好外科护理学内容,要让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主的去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不断的评价学生的所作所为,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从而更刻苦、努力的想要学好并且加入其中。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老师一定要及时做出评价,给学生们自信。偶尔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从老师的点播中也会自己感悟出一些道理,对于以后的护理学习就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7]。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满意度,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