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

2021-12-30 13:05
关键词:强国中华民族精神

赵 静

(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44)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自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以来,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节点。习近平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1]5这为在新征程上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从理论上厘清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意义,从实践路径上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重点,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社会越进步,文化的作用越突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明晰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是在新征程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

(一)思想基础: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文化创造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社会实践为逻辑起点,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来阐释文化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499。即,过去一切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陷入唯心主义,就是不理解人的实践和人的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人在有意识地使自然符合主观需要的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2]162。对象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自身。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个刻有人类活动印记的、外化为物的世界,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富有理性、充满意义的精神世界,体现并提升着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人是实践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这是确证人的“类本质”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重要命题。这是新时代党和人民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这一要求至少包含了两方面的意蕴。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主体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文化发展的思考没有囿于观念形态的纯粹思辨,而是紧紧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实践第一的思维方式将哲学理性引向人的主体实践,突出了人在改变世界中主体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关于文化,不能只是静态地把握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力,而是要在社会发展实践的过程中,从人的主体性上去把握,由此才能使文化从外在的观念形态发展为社会历史进步的内在价值维度。另一方面,文化创造绝不能脱离实践,偏离时代。文化是发展的、开放的,总是根植于特定时空的社会土壤之中。这意味着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必须建立在特定的实践基础上,在反映时代、服务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新的文化使命就是在新时代的历史场域中,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实践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中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通过文化的创造展现人作为人的自身生命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正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人的文化创造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也充分体现了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即对人民群众的能动性感召。

(二)实践维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现实需要

一种先进文化,其先进性本身意味着这种文化要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具有活力的灵魂。该文化体系要具有与时代同行的主动精神,能够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并通过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自身的建设与实践表现其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不断从现实发展中,发现和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目标与任务,并加以实现。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从国内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必定会对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文化的创造要与时代同步,提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引领、精神动力和价值感召。习近平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5这突出强调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从国际上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导致国内外充满了高度的偶然性和难以预测性。在此情境下,国家文化战略不仅是国内文化建设的布局,更是国际文化格局的布局。如何在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增强价值认同,提高国际话语权,以便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不甘落后于人、脱颖而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要义。与此同时,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以深厚的文化为支撑和底蕴。中国作为倡议者,也“毫无疑问应该担负起文化共识的塑造者角色”[3]5。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198。

(三)价值向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发展程度为坐标来审视人类历史过程。社会进步的意义在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出来。因此,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是评价社会历史进步的理想标尺。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物质的满足,还包括精神的充盈,这就说明需要文化这种“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5]9。文化是人的主体和主动性力量的展现形式,文化的创造与进步就是人的发展和生命活动意义的确证。

按照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逻辑,当代社会人的存在境遇没有走出异化状态。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物化力量”使文化育人的功效很容易被侵蚀。文化一旦丧失其育人的本真,就意味着对人的特质的贬低,就会失去用以指明生活意义的精神核心,继而把人引向无意义的深渊。从建设一个新文化,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体制改革,再到文化强国战略部署,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的文化诉求的重视。以往讲文化都是把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围绕着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来阐释文化建设,而习近平用“四个重要”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将文化建设提到“使命”的高度,与历史使命相并重,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彰显了新时代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理论的创造性与突破性,表明了对人性内在的丰富性和人的价值的尊重与重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从人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进程方面深切观照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境遇,探求一种富有生命意义的人的存在方式,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

二、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相辅相成。文化强国的实现过程,不断地为历史使命的实现积聚精神动力,并且文化的创造与进步本身就是历史使命实现的重要体现。

(一)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支撑

第一,文化的创造力可以壮大民族复兴的思想助力。文化的创造力渗透在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提供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和发挥理论大众化的文化力量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

理论本身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最精致的哲学形态。但如果理论仅仅是抽象的逻辑和深奥的内容,没有文化的滋养,就仅仅是漂浮在生活世界之外的、印刻在书本之中的文字;如果理论不能够成为文化的核心,并对文化产生引领作用,它也不可能对改变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理论只有汲取文化营养,建立在特定群体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获得一定社会历史实践根基。理论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从过去的20世纪到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形成了具有强大整合力和民族创造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在实践中不断汲取文化力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恰恰证明了理论要想说服人和指导实践,就必须成为特定群体生活的凝结和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因此,创新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新理念,就要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使中国智慧、中国价值成为其内在的内容。

第二,文化的凝聚力可以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118-119这实际上也指出了精神动力的目的性。人的活动是追求和实现不同目标的历史过程,而当社会活动的目标表现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时,就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当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继而转化为坚定的信念时,它必将赋予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责任担当,激励人们坚韧不拔地投身于变革现实的奋斗中,并在实践奋斗中成为具有相应理想人格的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目标,蕴含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指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7]89。

理想信念的实践必定与特定的群体相联系。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信念的笃信与践行离不开文化精神的熏陶。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凸显中国精神对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2018年,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四个伟大民族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四个伟大民族精神”以其目标的坚定性、价值的崇高性、实践的自觉性直接为伟大梦想、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的实践提供内生动力,必将对中华民族伟的大复兴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彰显民族复兴的价值魅力。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化的影响力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及话语权的掌控。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精神性维度、政治性维度、经济性维度和社会性维度诸方面的内涵都与实现中国梦相关联”[8]19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而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偏见,故意抹黑中国、“唱衰”中国的论调和行动也从未停止。面对各种舆论疑点、错误言论,我们不仅要及时回应,有效澄清,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还要在世界局势的变化中,不断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化理念,以价值观的影响力来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在此基础上把自身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中,增强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从“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等多个方面对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他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4]214习近平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一新的价值导向为争取国际话语权带来了更大机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蕴含的价值魅力。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文化的兴盛本身就是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外在标志和重要体现。

第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挨打、挨饿和挨骂”的过程,体现了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历史和现实也多次证明,一个国家,哪怕它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如果失去了文化自信,精神颓废,国家衰败的命运也难以避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仅仅有经济上的发展、“硬实力”的提升是不够的,还必须伴随“软实力”的崛起。

第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民族振兴的根本标志。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理想社会的崇高追求,也是文化兴盛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兴盛发展,就是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内在要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在文化建设中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中华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千百年来历史流变,中华民族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都能挺过来,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撰写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号召人们在艰难困苦中要有豪壮雄健的气魄。革故鼎新的素质、乐天奋进的品质、积极向上的品格,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标志。

第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幸福的基本内容。幸福感的获得直接表现为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新的社会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富足的物质生活,还包括充盈的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是基本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第二位的,是高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物质需求的有效满足推动精神文化需求转化为主导性需求。精神积淀、文化滋养成为今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感受幸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中,才能使人超越对物的依赖,从而展现人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生命存在状态。

三、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立足实践发展中的问题与趋势,守正创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从内部看,目前文化建设的短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市场的趋利性削弱了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现代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所裹挟的物化力量昭示着物欲与精神追求的矛盾,一不小心思想和精神就只能寄托于“物”,物就成为人的主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带来的是信仰缺失、价值混乱、道德滑坡等负面问题。思想上的迷失直接导致行为上的失范:铺张浪费、迷信盛行、网络暴力、扰乱公共秩序,甚至侵占公共财产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放任市场的趋利性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特质的贬低,更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挑战。

第二, 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掣肘。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的同时,质量也参差不齐。低质量产品供给严重过剩和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资本的驱动下,文化产品和服务追求利益的商业化逻辑、追求娱乐的精神实质,导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脱节。文化评价体系也多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量化评价指标为主,缺乏文化质量或价值的质性评价指标。

第三,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社会主义价值属性的彰显。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的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明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相对匮乏、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凸显。精神文化上的落差会使脱贫效果遭遇挑战,影响文化公平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体现在“文化收益”的总量上,还体现在解决文化短板问题的能力上。

从外部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势入侵,考验着中国的文化自信,这是制约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最突出的外部风险。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引发了国家内部的文化认同危机,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对其价值观的挑战,凭借文化霸权、借助网络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给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甚至试图将“文明冲突论”重新拉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沿。

(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首先从根本上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现实要求。因此,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意识形态与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以科学的、制度化的方式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正本清源、激浊扬清中引领社会思潮,坚定文化根基。

具体来说,一是,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没有打断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而是将传统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使之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明确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在指导实践中统一思想。构建自身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是主流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政治合法性辩护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11这就说明理论创新必须与人们的实践生活联系起来,真正满足于人本身的发展,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资政育人。三是,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提高传递核心诉求的有效性。主流媒体要善于在人们日常生活休闲中抓住舆论引导权和主动权;对于社会突发事件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等,要及时回应、解答疑惑、宣传正能量;在话语表达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社交属性增强互动对话式的宣传模式,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传递核心诉求。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必须站在完成自己文化内在发展的立场上,在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去进行文化的创造,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特色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一是,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的规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从思想文化衍生的客观规律出发,指出决不能割断历史、否认中国文化的延续性:“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掉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9]33在文化的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厚的根基和最鲜明的底色,正是基于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对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的革故鼎新,这使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认知,外化为自觉行动,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全过程。

第三,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中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把提高品质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思想积极、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功利意识和泛娱乐化倾向,彰显了生命和生活的本真意义。这对于提高人的素养和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有重要的意义。文艺创作者及文艺评论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使经济社会和文艺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二是,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文化供给公平杠杆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尤其要大幅增加农村地区、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财政的投入,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建设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队伍等措施,使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的内容不断丰富。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现实的表达,也是衡量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尺。因此,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健全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破除文化发展的制度障碍,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四,适应时代之变,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通互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在与世界文化的融通互动中实现。一是,继续推动中国文化“放眼看世界”,增强异域文化输入的多样性,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吸收精华,为我所用。二是,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讲述国家故事的能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着国际话语权的树立。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着眼于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等,将自身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宣传给世界各国。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种文化是否有吸引力,即是这种文化能否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启示。因此,推动中国文化使其增强国际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入对中华文化的探究,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总之,中国文化应以更加积极、主动、自信的姿态,通过自我创新不断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自身与世界文化的融通互动和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强国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纺织强国再出发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学习强国”礼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