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洁
(北京师缘教育 北京海淀 100000)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才形成意识。意识又是物质的产物,不直接是物质本身。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它包含二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就是指个体的身体机能的发展及衰退过程;心理过程是指认知过程及个性心理发展。我们认识到,在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大致分为: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四大因素。
正所谓,事物的变化发展均由于事物的内外因共同作用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只有内外因结合,才能促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作为外因的环境与教育,只能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若要让这种可能性转向现实性,只能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这说明了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决定性因素。它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源泉及动力,并不只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反,是通过激发自身的认知内驱力、能动地反应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教育学研究领域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励志人物都曾经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将上述四方面影响个人身心发展关键的因素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四大因素中的学校教育又是怎样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呢?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起主导性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回忆说:“我有意识地真正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是一个很容易受环境支配的人,在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不算坏,总在班上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考过甲等第一。我毫不在意,照样钓鱼、摸虾。到了高中,国文作文无意中受到了王崑玉先生的表扬。英文是全班第一,其它课程考个高分并不难,只需稍稍一背,就能应付自如。结果,我生平第一次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是全校唯的一个考了甲等第一的学生。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长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励给我。这样被人一指,我的虚荣心就被抬起来了。从此认真注意考试名次,再不掉以轻心。结果两年之内,四次期考,我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威名大震。”
从季老先生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老师对季羡林在作文和英语方面的表扬,以及王寿彭的奖励,促进了他的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加速了他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这些都体现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的作用,激发了他学习的动机及主观能动性;“从此认真注意考试名次,再不掉以轻心”,从而使他四次期考都考得了甲等第一。这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同时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教育学领域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与创新,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职业角色与教学行为已经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与定位。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已经转型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者、学习者、反思实践者,担当起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朋友”,以及个体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关系也早已不是过去传统的“严师”“尊卑有序”,而转化成为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与任务,形成了新型的师生之间:人格关系中尊重平等、心理相容;教学中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关系。
教师,已经成为了这个双边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不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不断地探索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因此,如何使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者,这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
1.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首先,教师的自身素养与教学能力要过硬。终身学习的教学反思观念必须贯彻在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中。教师在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学习并继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教学原则及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汲取国外各种先进科学的实践经验与理念,从而完善自身。教师要通过学习,总结并反思,扩大知识视野,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的发展,把握当今世界教学发展的趋势。
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谓教学相长,其实从一开始并不是指促进教学工作,而是说,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也同样需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今,在当代教育发展阶段中,教学相长已经成为了总结并归纳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影响的代名词。怎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人格魅力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往往普遍具有向师性,即将教师平日的为人师表行动,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常常把喜爱教师、认可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化成学习中的实际行动——认真学习,并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乃至奖励。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能力素养以及职业心理素养的修炼。
最后,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罗森塔尔预期效应”,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从而真正实现教学活动中的“亲其师、信其道”。
2.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认识自己、认识教师、认识自身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发挥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预定目标进行自我设计。依据学生对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观的认识出发,教师可以设计出既定的理想蓝图、远期目标及近期目标,并乐于担当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伯乐”与“良师益友”,积极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增进学生对学习的效果期待。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新课改实施的要求,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施行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课程的重难点,尽量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做到情境融入,并利用科学客观的课程教学情境,使得课程变得更加形象、有针对性、趣味性,从而突出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乃至发挥出更具教育价值意义的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在学生的五育发展中,教师要采取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发扬个体的积极优势、克服消极因素。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用尊重、赞赏及发展的眼光去挖掘。同时,教师要遵循德育教育规律,将学生的德育教育贯彻在学习活动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客观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均予以客观及发展性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实际锻炼法、测验法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表现及发展;同时,避免因片面及单纯成绩的绝对评价而忽略了发展性评价的意义及影响。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人际交往及自我调控能力方面,教师均予以适当的干预,在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积极予以指导、心理干预,避免因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主观意识中的不稳定性和冲突矛盾。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人类潜能的开发者。面临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及规模日新月异,教师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水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新课改中出现的新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矛盾问题,教师必须要用更加科学发展的眼光去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新课改的步伐,通过教学工作中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完善教学方式;建立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高效、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运用教育机智,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得教与学在互动中得到教育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只有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个体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素质教育的理念将帮助我们早日全面实现教学双边的主观能动性。笔者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改革探索中,我们会以世界性、科学性的角度,更加科学地运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方法及手段,给予学生更多开放性、发展性的学习方式,提供给他们更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机会。未来他们将拥有创造新世界、改变世界的创新精神与务实的实践能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