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地方文化为导向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探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2021-12-30 11:11:39李亚星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合川经济圈

李亚星 黄 睿

(1.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重庆 401520;2.重庆市合川区美术馆 重庆 401520)

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开展地方文化为导向的文创产品课程必要性

(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成渝两地利用本土以及跨区域的文化资源,实现更大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价值,形成两地共赢局面,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成渝双城协同发展已成为两地共识,2020年1月中央 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成渝文化资源丰富,因自然、历史、人员迁徙、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原因,形成了许多本土特色以及跨区域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资源可以很好地成为地方经济的植入点。开发利用这些具有区域以及跨区域文化特征的资源,使其地方文化成为成渝经济带上的代表,是当地政府以及高校都在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成渝两地地方文化众多,以地方文化为导向融合其他地方文化发展,能建立成渝跨文化lP,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圈,共同促进各地区域文化的发展

成渝两地跨区域文化众多,仅非遗项目就有200多项,但目前依然处于独立发展阶段,两地政府与高校在某些项目会有一些交流,但大多属于官方性质的交流活动,缺乏根本性、常态性的合作机制。同时高校结合区域文化制作的文创产品大多市场性较差,多种文化融合后大众对产品文化的识别度不高。所以利用成渝两地具有知名度的地方文化,嫁接具有融合可能性的其他区域文化,共同打造成渝跨文化IP,提升其地方文化知名度,促进设计多元化方向发展,提升市场化价值,反哺成渝经济圈的文化建设。

(三)以地方为导向的文创产品,是成渝两地现代文化消费的新趋势

成渝两地地理相邻,水陆路相连,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人员等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巴蜀文化区。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成都、重庆双双“游走”在各大旅游目的地榜单前列,成为国内热门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假日期间,成都、重庆接待总人数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 90.4%和 86.3%, 充分展示了成渝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巨大潜力。而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了成渝两地消费市场的新宠。而以地方为导向的文化创意化再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成为地方政府对传统行业进行文化创意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成为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产学融创”教学设置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四)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地域性,不仅是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石,也是地方高校艺术类课程改革的素材宝库

将地方文化有机地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增强高校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同时也对地方文化起到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作用。合川区位于重庆西北部,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是丝绸之路带上的重要文化节点,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1]。

文创产品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核心、创意为重点、产品为载体的综合性、多元化的课程。如何将合川地方文化结合巴蜀文化特色,融入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让文化引领课程核心、让课程成果“反哺”地方文化,打造具有合川地方文化的特色课程,是“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合川区地方文化特色

(一)地理文化特色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合川古名为垫江,中心城区坐落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之地,素有“小重庆”之称。是连接成渝经济带中重要的桥梁。同时合川区地处中丘陵和重庆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三江交汇以及群山环绕为合川伫立了天然的保护屏障。这也是古时合川钓鱼城易守难攻的重要原因。同时合川侏罗系地层分布面积庞大,占合川区辖区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太和镇马门溪挖掘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马门溪龙”,是恐龙文化的发祥地区之一。

(二)历史文化特色

合川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是宋蒙(元)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场,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之一,也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2]。此外合川区还有古建筑群涞滩古镇;现保存有元朝、明朝、清朝遗留的诗词浮雕碑刻;全国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聚点二佛寺;古时水运文化载体的文峰街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同时合川区也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合川峡砚、合川桃片、善书、七子鼓、三江号子、纸扎艺术等。

(三)城市发展文化特色

合川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区中的川渝交界处,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良好,是主城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成渝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合川区除自身拥有的地理、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文化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特色。作为合川的“城市名片”,合川儿童画最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少儿美术活动。自其萌芽、成长、发展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儿童画)艺术之乡”。同时合川还有“水甲西部”美誉,自古就有划龙舟、赛龙舟、看龙舟的文化传统,每年中华龙舟大赛赛点也设立在合川区,形成了鲜明的龙舟文化。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的推动下,合川与四川省广安、遂宁、南充等地达成合作模式,共同构建嘉陵江生态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巴蜀文创产品。

三、成渝经济圈背景下开设以地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意义

(一)地方文化为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提供重要教学内容

对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而言,文化是课程的核心,所有的产品设计与创新都是立于文化基底之上的。合川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为该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研究资源,开阔了理论探析的新领域,而且合川地方文化的地域性及鲜明的形象,也成了课程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是学生创新设计的素材宝库。

(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反哺地方文化,助推成渝经济圈的文化建设

合川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地理、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文创产品更新缓慢缺乏创意、没有树立文化品牌IP等。而对于“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来讲,重点内容就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创新,并将文化结合创意转化成产品设计,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文创产品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合川区地方文化发展现有的问题,而且也对成渝经济圈政策背景下合川区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三)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课题的选择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由文化内涵挖掘、创意思维拓展、产品实训三个环节组成的。其中文化内涵挖掘是学生选课题的基础,需要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文化赏析、文献查找、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出自身感兴趣的合川文化课题,再由学生自主挖掘该文化特色。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到合川区文峰古街、钓鱼城、涞滩古镇、二佛寺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考察,让学生在选题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合川文化,加深对合川文化价值的解读,为后续思维拓展和产品设计做基奠,避免后期创意设计中对文化的曲解与片面性。

2.教学模式的融合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以教师理论讲解加学生实训操作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下容易让学生缺少文化的参与、体验和互动过程[3]。针对这一问题除了理论结合实践外,还可以实行“多师”型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将合川非遗传承人、博物馆专业人员、旅游景区讲解员引入教学,为学生实地讲解该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技艺特点以及发展状况,让学生更容易地深入选题进行创作;专业设计教师主要讲述设计以及思维拓展方法,让学生将文化转译成设计;再引入文创企业专业人员,带领学生课题小组以企业项目实践为主,将设计转化成贴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也通过这一教学模式链条,为合川文创产品的市场转型与文化形象IP的建立起到助力作用。

3.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以合川文化为导向,对其地理、历史、人文等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梳理,同时凸现文化创意点,要求学生“一点多形”即一个创意点多种形式呈现。同时结合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诉求点,将文化转化为更具有时代性的文创产品[4]。例如以合川二佛寺中的禅宗文化为点,提炼其多元化的符号元素,通过现代文创市场流行的“萌元素”“二元次”等市场趋势进行设计,并结合市场消费美观性、实用性、情感性的导向课题小组设计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使其在便于人们日常使用的同时又能体现二佛寺的文化特色,促使更多的人去关注与了解。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

依托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创意人才培养,不仅是高校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文旅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发挥高校艺术课程教育资源时,不仅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还要注重地方区域政策对高校课程的引导性。成渝地区优秀的历史、自然、人文资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性的巴蜀文化。近些年来,成渝地区高校也在文创产品和成渝经济圈政策的引导下,开发了众多文化创新的课程以及相关项目。并且,与成渝双城经济中各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开发成渝双城文创产品,作为此经济带的各个地方的伴手礼品。让高校的文创产品课程不仅仅是概念与理论上的实施,更和市场接轨,让学生更好地从文化灵感的设计到市场的落地,全程体验文化创意产品从设计到加工再到市场的全部过程。

例如合川儿童画可以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指引,与成都的蜀绣文化、荣昌陶、夏布等非遗文化进行融合,设计符合这些文化载体的文创产品。这样可以通过非遗项目、民间文化遗存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了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从本土创意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不仅要考虑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而且要从地方产业服务、文化创新层面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同时还推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

五、结束语

地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地方文化为导向,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转化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模式。而且地方文化特有的内涵、不同的文化形式、发展的方向,也为文创产品课程提供了多元化的创意素材。此文顺应时代的发展与专业转型的需求,立足于本土的文化生态,从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入手,将地方特色文化导入课程项目,从教学课题的选择、模式的融合、内容的优化、资源的利用都以地方文化为核心。这不仅利于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改革,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有利于地方文化形象的树立和文创产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合川经济圈
合川脱险
他笑了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世界家苑(2018年9期)2018-09-18 07:34:38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17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景德镇陶瓷(2018年5期)2018-01-24 10:44:40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