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30 08:26王晓霞简俊涛张月玲张金霞李金峰杜立丰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麦

王晓霞 刘 骏 曲 蓓 简俊涛 张月玲 张金霞 李金峰 杜立丰

(1.焦作市农林科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2.焦作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河南焦作 454000;3.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4.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济源 459000;5.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 453000)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作物产量中位居第二,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对野生禾本科植物驯化算起,小麦已有超过1万年的栽培历史[1]。黑小麦是一种具有特殊粒色的小麦,是由育种家通过普通小麦与偃麦草、赖草等野生资源属间远缘杂交等方式选育出来的六倍体小麦。从1997年我国第一个黑小麦品种‘黑小麦76号’通过审定算起,黑小麦在我国仅有不到30年的发展历史[2]。近年来,由于黑小麦富含花青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麦类蛋白、膳食纤维含量高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成为具有保健抗癌等功效的功能性食品,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前景广阔[3]。笔者通过多年来对黑小麦的栽培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黑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黑小麦产业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1 选择良种

从第一个黑小麦品种‘黑小麦76’审定后,我国陆续培育出了漯珍1号、河东乌麦526、山农紫麦1号、冀紫439、农大3753、周黑1号、新春36号和西农黑大穗等黑小麦新品种[4]。选择优良品种是黑小麦实现优质高产的基础,河南地区目前推荐使用焦黑1号、焦黑2号、济黑麦1号、洛黑麦1号、周黑1号等黑小麦新品种。随着品种不断的升级换代,生产实践中,黑小麦新品种的大田产量已经能够实现400~550 kg/亩。

2 播前准备

2.1 整地

小麦根系发达,大部分根系集中在土地30 cm内的耕层中,因此整地质量的好坏是小麦实现优质高产的基础[5]。整地一般要做到深、细、透、平、实。深,即每隔3年深耕1次、浅耕2次,深耕深度25 cm左右,浅耕深度18 cm左右,深耕过多易带出大量生土,不利于小麦产量提升,深耕过少土壤易板结,不利于土壤肥力提升。细,即耕地后把土块耙细,避免由于黑小麦幼苗顶土能力弱造成的缺苗断垄、芽干、麦根透风受冻等情况的出现。透,即整地时耕透、耙透,不漏耕、不漏耙,促进黑小麦均衡增产。平,即耕层深浅一致,播种深浅一致,可有效节水且出苗较好。实,即土壤上虚下实,过于疏松的地块需浇塌墒水或镇压后再播种,避免出苗差和易受冻害等情况的发生。

2.2 施基肥

生产实践中,黑小麦应选择“有机肥+无机肥+微肥”的施肥策略[6]。有机肥中秸秆粉碎深埋后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亩施农家肥2~3 m3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无机肥中氮肥亩施25 kg,P2O5亩施8 kg,K2O亩施6 kg。微肥中硫肥亩施3 kg,锌肥亩施3 kg。为节约成本,可同时亩施辛硫磷颗粒剂3 kg,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

2.3 种子处理

用种前,先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病粒、瘪粒、虫害粒。筛选后的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可采用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或吡虫啉悬浮剂拌种,用量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有效避免地下害虫和纹枯病、根腐病的发生。播种前进行晾晒,可改善种皮通透性,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3 播种

为避免出现欠墒小麦和绝墒小麦的情况,应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左右时足墒播种[7]。为减轻冬季冻害和“倒春寒”的影响,可适量晚播,播期控制在10月15~25日之间,播量控制在7~10 kg/亩,随着播期的推迟要不断加大播量,采用机播的方式,播深3~5 cm,确保苗全苗匀。黑小麦分蘖能力较强,为避免黑小麦后期因群体过大出现倒伏,应避免盲目加大播量的现象。

4 冬前管理

4.1 查苗补种

小麦出苗后应及时进地查看,在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来不及补种的地方可采用剔稠补稀的方式疏苗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4.2 化学除草

11月底至12月中旬,应对黑小麦田进行化学除草,此时多数杂草已经出苗且较为弱小,且此时麦苗覆盖面小,杂草裸露于地表,易于防治且成本较低,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针对单子叶杂草,通常选用骠马、异丙隆等药剂进行防治;针对双子叶杂草,通常选用二甲四氯钠、苯磺隆等药剂进行防治[8]。

4.3 促弱控旺

黑小麦在12月中旬要把群体控制在70万/亩左右。对于弱苗应及时浇水,亩追施氮肥8 kg,促进弱苗迅速转壮。对于群体过大的旺长麦田,应及时采用机械镇压和深中耕断根等方式控制旺长,也可采用化学方式控旺转壮,每亩使用多效唑20 g兑水30 kg进行喷施。

4.4 浇越冬水

12月底至1月初,应对黑小麦地块进行冬灌,冬灌后土壤导热率和热容量变大,昼夜温差降低,既能保障黑小麦免受冻害安全越冬,又不会引起旺长,同时还可以粉碎土块、沉实土壤,为之后黑小麦返青保蓄水分,起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的作用。

5 春季管理

5.1 化学除草

在2月中下旬,小麦返青期、拔节前这段时间要抓紧时间进行化学除草,过迟将会影响黑小麦拔节。此时田间杂草较大且抗药性较强,要适当增加药量,同时施药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药害。大风天气禁止施药,土壤干旱时要适当增加用水量,兑药时一定要二次稀释,确保药效。

5.2 调控增产

3月初,每亩使用多效唑25 g兑水30 kg进行喷施,此时喷施多效唑能够延缓黑小麦的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基部节间,增强抗逆性,加速两极分化,为后期避免倒伏和增产增收打好基础。使用时避免时间过迟,拔节后喷施可能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多,推迟抽穗、开花,造成贪青晚熟,降低千粒重。

5.3 浇水追肥

3月中下旬,正常壮苗地块应及时浇拔节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施氮肥15 kg。对于弱苗地块,应在返青起身时进行浇水追肥,对于群体过大旺长地块,可推迟到拔节后进行浇水追肥。黑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需肥量较大的时期,及时浇水追肥能够促进大蘖生长,显著改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同时能够抵御干旱和“倒春寒”的影响,为黑小麦后期丰产提供保障。

6 中后期管理

6.1 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越冬病虫基数偏高,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黑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麦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实际生产中通常在4月上中旬进行第1次防治,在4月底进行第2次防治,为节约人力成本,病虫害防治和叶面喷肥经常同时进行。药剂组合通常为三唑酮(或多菌灵)+吡虫啉(或氯氰菊酯)+尿素(或磷酸二氢钾)[9]。其中赤霉病的防治和天气有关,通常在雨前防治,若雨前未防治,需雨后尽快补喷。

6.2 叶面喷肥

和普通小麦相比,黑小麦后期更易早衰,灌浆期的缩短会显著降低黑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延长黑小麦叶片的寿命,必须在中后期多次进行叶面喷肥,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通常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进行喷施。当遇到干热风等极端天气时,可适当增加叶面喷肥的次数。

6.3 科学浇水

挑旗期的黑小麦需水量较大,且对水分特别敏感,在5月初需要及时进行浇水,并且需要浇足浇透,此时浇水能够减少小花退化,显著增加穗粒数,并且能够在土壤深层形成蓄水,防止黑小麦后期早衰。此时如果没有及时浇水,将会严重影响黑小麦的最终产量,一般此时浇水后就不再浇水,尽量避免浇麦黄水,防止黑小麦倒伏或者根系窒息死亡。

6.4 适时收获

黑小麦的成熟期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其含水量分别在45%~50%、20%~45%和20%以下,完熟期后籽粒养分开始向秸秆倒流,造成减产。通常在5月底黑小麦蜡熟末期,籽粒含水量在25%左右时进行收获,此时千粒重最高,同时籽粒品质最优。

7 讨论

近些年来,黑小麦因其富含花青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麦类蛋白、膳食纤维含量高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我国新型的谷物资源,但由于其发展历史在我国仅有不到30年,其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10]。当前,黑小麦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在种质资源方面,黑小麦种质资源较少、现有品种产量偏低、品种抗性较差;在种植推广方面,黑小麦缺少配套栽培技术、销售渠道狭隘、种植风险大;在加工销售方面,黑小麦缺少配套深加工技术、市场占有率低。笔者通过对黑小麦近10年的研究,在品种选育方面,和老品种相比已实现黑小麦新品种从产量到抗性、品质的大幅度提升,提高了黑小麦的种植利润,可以在不减少粮食产量基础上一定程度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11]。目前,黑小麦主要是作为粥用或被加工成全麦面粉,其高附加值属性并没有被开发出来,随着黑小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黑小麦专用食品甚至是具有抗衰老功能花青素的提取产品,将会不断被开发出来,黑小麦的高附加值属性将会不断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小麦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小麦种植倡导绿色生产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