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舒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从现状来看,高职学生是促进国家未来发展及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与高等院校相比,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团组织难以发挥自身作用带动学生进步,这不仅忽略了团组织自身结构的先进性及组织凝聚力,更难以实现全面覆盖所有工作内容的目标[1]。鉴于此,本文针对“高职共青团一体化新格局中的学生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共青团团章》中明确指出“团支部是共青团的基础性组织结构,肩负着服务、凝聚、宣传、组织、监督、管理及教育团员的工作职责”[2-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通高等院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也提出“团支部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带领学生学习党的理论”,其理论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及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理念及思想。由此可见,共青团具有宣传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及政策的职能及作用,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势必需要学习更多的会议精神,方可有效执行上级团组织的决议,甚至引领学生思想意识,组织志愿服务及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凝聚力。
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社会大众对基层群体团工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了。为了规范党中央会议精神中的群体工作,不得脱离《高等院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结合团组织从严治党、当好桥梁、服务大局及凝聚青年的工作职责格局,高职院校必须及时加入高职团改的范畴,协同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活动,进行巩固并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不得脱离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及发展方向,逐一调整共青团的实践工作措施,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形成班团一体化的新型机制。从本质来看,班团一体化是班级团支部及班委会共同推行一体化运行的工作过程。
与单一化运行模式相比,班团一体化模式能督促班委会及班级团支部以统一工作目标为出发点。这往往需要执行相关管理机制,方可实现有机整合二者间工作职能的目标。并且,在模式运行期间,团支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班委会属于工作执行性机构。由此可见,班团一体化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改革的重大成果,早已成为推动其总体改革进程的核心源动力。同时,班团一体化改革后,大幅度提升了高职共青团工作的先进性、群众性及政治性,并且能明确划分班委会及团组织的工作任务,突出其工作职能及具体作用,进一步彻底解决团支部工作日渐淡化、弱化及边缘化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倾向于按照由上而下原则大力推行班团分流的一体化机制,即将辅导员视为高职班级团干部的有生力量,交付其更多的工作职责,主张其掌握更多的权力,如监督、反馈、执行及分配班团工作任务等,最终由辅导员执行检查。同时,具体执行期间,团支部组织将学生干部及班委视为执行主导方,促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及被动位置,即始终是接受班委或团支部教育及管理的角色。其中,班团分流指班团一体化工作期间团支部及班委自动判断工作内容,划分其类别的过程,确保团支部与班委工作间始终存在明确的界限。
从高职院校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为青少年,其思想意识及身心状态均处于转折阶段,说明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处于身心状态逐渐成熟且渐渐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这对青少年日后成长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一旦遭受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青少年则可能受社会恶习的诱导,形成不良的行为及生活习惯。并且,绝大部分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相对娇气且尚未形成分享心理,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如何根据学生管理现状贯彻落实各项班团一体化管理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除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外,班团干部必须树立高度的集体意识及责任感,大力推行通力合作的理念,彼此间相互协作。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工作落实期间普遍存在团支部参与程度始终低下的问题,尤其是班团一体化工作中不同程度上削弱其作用及力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班团工作再次被割裂,难以保证每一项工作落于实处。同时,高职院校现有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不够完整,导致具体工作期间出现大量误区及盲点。例如,以班级中贫困学生家庭为例,其认定过程相对复杂,这普遍交由班委完成且团支部难以全程参与。这就对班团组织认可程度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更加信服班委组织的情况,以至于团支部后期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影响其监督及配合班委的效果。
从现阶段我国高职共青团管理水平来看,我们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实施班团一体化机制后,无法彻底解决共青团工作的现存问题。如何保证班团机制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及作用,拉近班委组织、团组织及党组织间的距离,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除各个部门间协同合作外,深化班团一体化机制的改革进程,能引导更多的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同时,提倡高职学生对班团工作提出更多的专业意见及看法,突出其目的性及针对性,大大提高了班团工作效率,便于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看法,进一步提升班团工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我们甚至可利用举办班团联席会议等手段决策班级及团组织的重大工作事务。班团一体化机制为实现班团组织相互配合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仅能帮助二者准确划分自身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能,更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有意识调动班团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及热情,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满足持续更新及优化班团工作方法的要求。此外,我们还要突破利益导向的局面,突出情感导向的作用,尊重高职学生精神层面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这就导致利益导向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日常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致部分学生形成自私逐利的心理特点,而班团一体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具有强有力的纠正作用,能充分发挥有针对性干预的作用,突破利益导向的局限,形成以情感导向为内容的工作模式。例如,我们通过组织青年大学习、与信仰对话及创青春等活动,以达到落实阳光心理工程的目标,真正意义上做到唱响主旋律,促使以情感为导向的核心思想理念作用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之中,进一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从根源上掌握精神层面的主动权。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高职院校必须突出班团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立足于高职阶段知识学习的特点。例如,部分家庭对于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及生活主导权。同时,由于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差及缺少人生历练,他们极易陷入困惑及迷茫之中,往往需要积极向上的精神层面引导,方可达到正视其内心的目标,最终做出正确的抉择。除来自教师层面的引导外,我们也要选择易于学生接受的引导方式,如树立同辈学生模范,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更能感化学生行为,改变其原有的恶习。
同时,模范典型能美化学生心灵,特别是处于心灵迷茫期的学生,单一实行语言开解或引导无法帮助其摆脱心理层面的疑惑。然而,选择适当时机穿插真实案例不仅能帮助其摸索事物发展规律,更能快速找寻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除优秀的学生代表外,教师可选择国内外或校外名人树立榜样,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大大提高其心灵层面的舒适程度,摆脱其它干扰,直至寻找出正确的人生方向及目标。
通过本文探究,我们认识到班团组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及思想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如何加快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制的改革进程,实现个体均衡发展目标,突出团办工作先进性、群众性及政治性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因此,相关高职院校势必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全面分析学生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合理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强调班团工作的全面性及先进性特点,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不得忽略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实现高职院校立德育人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