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宇
(重庆市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重庆渝北 401120)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借助思维导图的化抽象为具体的优势,能够对学生的词汇、阅读和写作过程进行简化,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学习效率。近年来,在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高。因此,文章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十分重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人们思维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学习工具,在对其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知识进行化零散为完整的处理[1]。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而在具体绘制之中,学生会利用逻辑推理和联想等技巧,将更多知识点融入导图中,如此一来,既能够让学生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又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生还处于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习能力不足的阶段,要想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促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就需要注重对技巧性方法的探寻和运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会向学生呈现出直观、具体的图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由对“图形”的兴趣转化为对英语知识的探索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有对知识进行完整的记忆,才可以保障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效果以及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过去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依靠于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比较零散,记忆效果不理想。思维导图的运用则不同,它可以借助放射性结构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为学生打通一条由知识点到信息流、由信息流到知识面、由知识面到完整知识体系的记忆路径,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2]。
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理想,这就要求英语老师要注重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但就实际的英语教学来看,部分老师仍存在对思维导图应用不重视的问题,依然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进行沿用。之所以出现此种教学问题,是老师对思维导图特点、作用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
但就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来看,部分老师只认识到了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却没有对其应用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之时,其引入比较勉强,其绘制难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在形式化的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不仅未将思维导图的降低理解和记忆难度的作用发挥出来,反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不知所措,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不可有任何的随意性,老师要在对思维导图应用充分学习和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灵活设计。下面就以词汇、阅读两方面的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案例进行介绍。
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支撑。思维导图与词汇教学的结合,可以引入图形记忆单词的思路,让学生由单个单词入手,向近义词、反义词、相似词扩展,这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此外,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其图文以及色彩特点,让词汇教学的趣味性有极大程度提高,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营造。
比如在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引入关于四季的话题,让学生在话题讨论中对这一单元的词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顺利将学生带入词汇学习以及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在具体绘制之中,引导学生将“season”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将四个季节的英文单词作为思维导图分支,之后再将不同季节特点作为分支。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有效绘制,可以让词汇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实现了学生对词汇的有效记忆,要让学生掌握了词汇学习的方法。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只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题和思路,才可以降低学生对阅读文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一单元中阅读文时,受到阅读文篇幅和陌生词汇多的限制,学生对于阅读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老师可以将“favourite season”作为中心词,分支为其他关键点,这样学生在思维导图绘制中,学生就可以对阅读文的脉络进行有效整理。之后再通过找关键词以及对应部分主题句的探寻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阅读文的理解,保障阅读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为此,小学英语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思维导图应用水平,尝试将其用于不同教学环节中,以此来对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