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诗
(江西省南昌县泾口乡中心小学 江西南昌 3302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这样学生可以深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深挖语文学科的学习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视度,并探寻多样化的途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与发展缓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个人层面。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汉语,对于语文语言掌握的比较熟练,在学习这一学科时不需要用较多时间与精力。在学生形成此种错误思想时,在语文学习的态度也会比较消极。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课中难以和老师积极互动与配合,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语文学习会越来越缺乏动力。此外,大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实践不足、语文技能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另一方面,体现在老师教学层面。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极大。就目前大多数语文老师的教学来看,仍存在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学生的长久发展,耽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1]。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对老师的教学带来助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以更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但是,部分老师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不高或是缺乏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导致在网络中搜集的教学资源难以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这样就会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浪费,并使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被浪费。因此,老师需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深入学习,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更好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2]。
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进行感受,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学习之中,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草船借箭》相关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片段,学生在对故事发生整个观看的过程中,会对诸葛亮的选择进行了解,学习诸葛亮身上的优秀品质。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知道了诸葛亮通过借曹军箭的方式完成了与周瑜的赌约。学生会受到感染,对诸葛亮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通过对诸葛亮优秀品质的学习,让自己获得更好成长。
语文是一门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老师如果能够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够让学生养成以生活视角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十分有帮助。为此,老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但是,部分老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缺乏与学生平等沟通与互动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生活化教学未对学生学习发挥作用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正确认识与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巧妙运用生活细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课文时,需要学生对春节这个节日进行了解,并在学习中实现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而要想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联系生活是对课文理解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讨论问题,如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思考和梳理后,从节日时间、庆祝目的、习俗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相互表达中,分享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在学生表达结束之后,老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进入对“春节”传统节日的学习中,对这一节日的来源、发展、特点和文化等进行学习和体验,并要求学生们分享自己过春节的趣味经历,让学生在相互分享经历中对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感受和体会,实现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穿插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快速熟悉与理解课文内容,是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对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穿插问题思考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培养。但是,部分老师课堂提问的运用,比较追求正确答案,而不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影响了学生对思考过程的享受,也使学生不具有思考的兴趣和能力。对此,老师要转变提问的侧重点,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到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关注与评价之中,促使学生思考热情和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草船借箭》课文中,要围绕课文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等进行设问,让学生在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课堂中,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这一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一故事围绕哪几个人物发展?各有怎样的故事情节?周瑜刁难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的态度怎样,又是如何做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与给出答案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整个故事的发生进行了解,并对其中各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在回答问题之后,实现对学生动脑思考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准确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并从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教学、提问教学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持续提高与发展,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