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蓉
(重庆市公安局幼儿园 重庆 400010)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在园儿童年龄小、抵抗力差,孩子们在这里共同生活、学习,传染病在园内极易引起聚集性传播甚至暴发。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切实保障在园儿童的身体健康,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
幼儿园孩子一般为2~6岁儿童,年龄小,自身免疫力差,防范意识不强,易受流行性疾病侵扰,是各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加之每天聚集生活在一起,极易引起交叉感染,造成传染病在园内流行蔓延。
易在儿童中传染的疾病很多,且幼儿园内常见传染病易发的季节不同。比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达到高峰[1];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易发于冬春季;细菌性痢疾易发于夏秋季;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易发于夏季;轮状病毒易发于秋季;诺如病毒易发于秋冬季。
常见儿童传染病传播途径各不相同,比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均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2],诺如病毒、细菌性痢疾等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孩子因年龄小,抵抗力弱,有时病情发展很快。比如有的孩子早上入园晨检时未发现疱疹性咽峡炎的任何症状,中午或下午日检时开始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口腔硬腭、软腭或咽部散布几粒红点。
孩子们基本对传染病不了解,无主动采取预防措施能力,防护措施基本依赖家长或幼儿园老师而被动执行,且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执行力较弱,家园必须协作配合才能坚持,任何一方疏忽就会出现防控漏洞而造成传染病流行蔓延。
幼儿离家入园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规律,有的孩子适应能力较差,心理比较脆弱,引发焦虑,就会造成机体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没营养,晚上回家会给孩子加餐,如果孩子吃得比较多,晚上活动量少,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积食,睡眠质量下降,严重者还会引起发烧与营养不良,造成自身免疫力下降[3];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冷,给孩子穿太多,孩子在园内比家里活动量增加,出汗多,身体丢失的水分增多,如主动补水不够,易引起便秘、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胃热、肺热,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受到风寒入侵就易生病[4];有的孩子因在园内未及时增减衣物,更换湿衣,易受凉抵抗力下降。加之幼儿园孩子天天聚集生活在一起,传染病极易在孩子之间交叉感染;且孩子年龄小,患病后不能主动就诊、观察隔离,不能主动向班上老师报告传染病接触史或患病史,其他孩子也不能主动与患儿隔离,造成传染病在园内流行蔓延。
有的家长卫生意识较差,喜欢口对口亲吻孩子,或外出回家未洗净双手就直接接触孩子,病菌极易传染给孩子而发病,比如手足口病虽易发于5岁以下儿童,但人群普遍易感,成人往往带菌不发病,一旦传染给孩子,孩子抵抗力差就会发病。有的孩子生病后,家长不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而是自行在药房购药喂服,延误孩子病情造成漏诊或明知孩子确诊为传染病故意隐瞒病史;有的孩子确诊为传染病后,家长虽让孩子在家隔离,但不及时报告老师;有的家长明知其他孩子患有传染病,不但不主动隔离,还带自家孩子与患儿一起玩耍,导致交叉感染后不按规定在家隔离观察,而对幼儿园隐瞒接触史;幼儿园保健医生晨检时发现孩子为疑似传染病,要求家长带孩子上医院确诊排除,有的家长不按规定和要求执行,而是等保健医生晨检工作结束后,悄悄带孩子混入幼儿园。家长以上行为均造成幼儿园不能及时采取检疫隔离措施,加之传染病潜伏期无症状,较难发现,易造成传染病在园内蔓延。比如2018年3月我园中班一名家长明知她小侄女患有“手足口病”在家隔离,周末还带自家孩子与小侄女一起玩耍,造成自家孩子被传染“手足口病”后又隐瞒接触史和病史,孩子潜伏期将病毒带入班级,造成该班孩子间交叉感染,三个孩子陆续确诊“手足口病”。
①对保健工作重视不够,传染病防控制度不健全。有的幼儿园重教学,轻保健,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未制定传染病防控制度、措施及预案,未配备专职保健医生,不按规定和要求备齐防疫物资。园内发现传染病疫情,为了片面追求孩子出勤率,不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必要时未采取关班等隔离措施,造成传染病在园内蔓延甚至暴发。
②晨检工作落实不到位,未真正把好杜绝传染病入园的第一关。有的幼儿园无专职保健医生进行晨检,或保健医生晨检未按时到位,有的孩子漏检;有的保健医生无医学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强,不清楚某些传染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及隔离期限,不能及时分辨疑似病例或未满隔离期限即让孩子入园;有的保健医生虽有医学专业知识,但晨检不负责,未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口腔、咽喉部、手上、耳后、头面部及躯干等部位出现的某些传染病初期的异常症状;或晨检时虽发现异常症状,但不坚持原则和要求,碍于家长情面,无医院排除诊断证明,即让孩子入园。
③医院医生误诊,让患病孩子入园后造成疾病蔓延。保健医生晨检时发现孩子异常症状,要求家长带孩子上医院确诊排除疑似病例,但有的医院医生误诊,家长持医院诊断病历要求入园,保健医生虽坚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要求家长带孩子回家观察,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返园,但幼儿园领导禁不住家长的吵闹,偏信医院医生的诊断,允许孩子入园后造成传染病在园内蔓延。比如今年三月份,笔者在晨检时发现中班一名孩子左侧牙龈及舌下偏左各有二粒红点,怀疑是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要求家长带孩子上医院就诊排除“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带孩子上重庆某儿童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创伤性溃疡”,家长持诊断病历要求让孩子入园,但我坚信自己的判断,要求家长带孩子回家隔离观察,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返园,家长在大门口吵闹,坚持要送孩子入园,园长对我的判断持怀疑态度,相信儿童医院医生的诊断,允许孩子入园,结果第三天和第四天,晨检时分别发现该班各有一名儿童出现口腔硬腭上散布几粒红点症状,遂立即采取回家隔离观察措施,才避免了传染病在园内进一步蔓延。
④清洁消毒不到位,未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有的保育员清洁消毒工作未严格落实《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中的规定和要求,对儿童所有能接触和使用的物品,如活动区玩具、门把手、水龙头、餐桌、洗脸巾、餐巾、厕所、便盆等未按规定消毒或消毒不严,未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未督促孩子洗净双手或洗手后孩子又在地上乱摸造成污染或儿童食用的食品送到班上后被污染,造成传染病发生流行。
本着对家长、幼儿负责的态度,从稳定园内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角度出发,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园长要抓好保育保健工作,建立疫情报告、检疫隔离制度;认真拟定责任条款,明确相关责任人员,督促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备齐园内所需防疫物资;一旦发现疫情,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第一时间向区教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决不瞒报、漏报、缓报,并积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按要求及时采取干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利用卫生保健宣传专栏、家长健康教育讲座、家长代表委员会、微信群、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全园家长宣传儿童常见传染病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宣传教委及卫生部门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规定和要求,让家长理解、支持并配合幼儿园做好防控工作。周末及节假日不带孩子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玩耍,不与传染病人接触,不给孩子吃凉拌菜或小摊小贩所售食品;在家对孩子加强观察,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如确诊为传染病,要主动、及时告知幼儿园,决不能瞒报,以免疫情扩散。利用微信群、教职工健康教育讲座、传染病知识培训等形式,定期组织全园教职工认真学习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关注国内其他地区疫情流行情况和趋势,并及时传达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使教职工能自觉重视园内传染病防控工作,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班教师利用各个生活环节,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不乱摸公用区域物品、不用脏手摸口、眼、鼻等,勤洗手、外出戴口罩,打喷嚏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等;利用动画片、彩色图片、儿歌等形式教会孩子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①认真进行晨检和日检,做好缺勤追踪记录,及时隔离传染源。保健医生不断自觉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牢记儿童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隔离检疫期限等知识,学会鉴别常见儿童传染病;晨检时认真仔细,把好园内传染病防控的第一关,确保无一例漏检,发现疑似传染病儿童要求家长带孩子上医院就诊后回家隔离观察,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返园。加强全日观察,每天上、下午各到班检查一次,发现疑似传染病儿童及时带到保健室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孩子上儿童医院就诊,在排除疑似后凭病历入园,确诊隔离期满后凭幼儿园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复课证明方能返园。要求各班对缺勤儿童及时追踪并做好记录,对超过三天未返园的儿童,每隔三天再重复追踪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疫情,及早采取隔离措施,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避免蔓延扩散。
②把好清洁消毒食品关,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儿童物品、室内空气及外环境消毒工作定人、定时并做好记录。保育员和外环境清洁员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中的规定及教委和卫生主管部门对流行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不敷衍了事,及时切断传播途径。保健医生每天到班巡查,每周五下午与分管园长一起对全园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大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园内儿童接触和使用的所有物品都消毒达标。儿童食品一律在正规渠道供应商处购买,签订购买合同,坚决杜绝腐烂变质的食品入园。厨房内食品生熟分开,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按《食品安全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执行。食物必须煮熟煮透后才能给儿童食用,保育员为儿童添饭之前必须用肥皂洗净双手、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夹取点心必须用点心夹,严禁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③提高儿童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各班教师上、下午坚持带儿童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户外活动时保育员加强对儿童的生活护理,提醒儿童及时增减衣服,对体弱多病儿童进行特殊护理,避免感冒。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幼儿园减少或停止大型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园范围的集会。保健医生根据季节变化特点,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利于儿童生长发育,以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督促家长除孩子有接种禁忌外,必须按规定时间带孩子完成计划内免疫接种,使孩子机体获得被动免疫力。
④结合临床表现,“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谨慎为先。为避免因医院医生误诊造成传染病在园内蔓延,有时也不盲目相信医院医生的诊断,而是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坚持要求家长带孩子在家隔离治疗,待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返园。
总之,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不能单凭一己之力,需要家园紧密配合,不疏漏每一个环节,才能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控制疫情在园内发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