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2021-12-30 00:23许宗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课大学课程

岳 莉,许宗瑞,2

(1.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上海 201620)

一、“金课”出台经过

新时代呼唤高等教育事业新发展。自2018年起教育部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要求,特别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当年6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消灭“水课”、建设“金课”的意见。8月,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指出,要“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0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又强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1]。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对“水课”和“金课”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两性一度”的概念: “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以上重要会议、通知、意见等,彰显了在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门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的决心,其主要实现方式之一就是严格过程管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打造大学英语“金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一些质疑,面临诸多挑战,“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现在各高校大幅缩减大学英语课时、学分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然而,英语这门语言依然是汲取专业领域国际前沿信息的主要工具,既然危险和机遇并存,大学英语教师就要发挥聪明才智,做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2]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完善课程建设,打造大学英语“一流课程”或“金课”,是值得每位一线英语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3]

二、大学英语“金课”特征解读

各高校在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个体认知发展过程,但就课程设置本身而言,并不能直接区分哪些是“金课”,哪些是“水课”。换言之,之所以会有“金课”和“水课”的存在,是因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被注入了大量水分,而有些课程则不断进化,不断吸收各方精华,因此通过教学过程和内容评判课程以及课程设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看,课程设置或课程体系需要体现大局意识,主动对标国家需求。从微观层面说,课堂教学需要直接体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而且理应被看作“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着力点。对照“金课”应具备的“两性一度”的标准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

(一)高阶性

“高阶性”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4]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等。高校外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以具体举措落实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表面上看,大学英语教学似乎并不能直接创造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但从全球化视角考量,国家紧缺国际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这些人才须具备获取各行业国际前沿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土研究成果的能力,这也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大学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责。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和博弈能力,掌握话语权,教育部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外语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高校外语教育纳入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不断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理念,这也需要高校外语教育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发挥应有作用。高阶性的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必须实现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要教会学生用英语汲取和表达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层级能力。

(二)创新性

“创新性”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教学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可以说,大到学科建设,小到课程设计,如果剖析本质,既体现设计者的思维模式,又反映其眼界格局。因此,智慧的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者需发挥聪明才智,让创新这一关键词以具体形式贯穿课程改革、教师个人发展等全部过程。“金课”的本质是内涵、内容的与时俱进,是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要。[5]虽然创新是一个比较抽象宏观的概念,但是在立足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创新方式,完全可细化到教学的各个步骤和环节,可具体到对个体以及集体不同层次的明确要求。课堂教学创新需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各个教学环节。目前,在多媒体设备、大型慕课平台等新型技术的辅助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正呈现多元选择性,技术手段正呈现丰富多彩性,过程评估标准正呈现动态客观性,方法理念正呈现创新引领性。学生的知识体系如不更新,学习方法不调整,就无法取得进步。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不革新,课堂教学的“注水量”增多,就必然被淘汰。学科领域的研究如不有序推进,探索视野不与国际接轨,就只能被强劲的发展浪潮淹没。课程如果不符合标国家发展的客观需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就无法满足“金课”的标准和要求,更无法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

(三)挑战度

“挑战度”则意味着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一直以来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学生学习热情不够、动力不足,尤其在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课堂教学缺乏难度和挑战度是一个要因。似乎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阅读文章,记忆词汇,练习句型,背诵习作,很大程度上并未跳脱中学阶段应试教学的模式。毋庸置疑,授课方式的新鲜感会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课堂内容的难度和挑战度会使学生认识到知识鸿沟,感知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而为了达到一定的课程通过率,刻意降低学业难度,只会遏制学生本性,致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学习的深入探究。创新课程,迎接挑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会形成合力,最终实现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课前做足准备,课中积极参与,课后进行复习反思,是实现课程挑战度的根本要求和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从课程设计到素材选择,再到活动安排,需要共情心体会学生需求,诉诸感情共鸣的备课准备是挑战度的基本保障。只有双方共同努力,设定更高目标,协同合作才能脚踏实地,阶梯式前进。因此,从建构具有挑战度的大学英语课堂出发,“语言学习或人文教育课程只有与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只有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有一定挑战度,才是“金课”。

三、 “金课”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有研究表明,学生普遍认同的“金课”主要在于教师高超的授课水平、课堂的师生互动、丰富的知识以及实用性等,相反学生眼中的“水课”主要涉及教师的授课水平一般、课堂要求少、考核形式走过场等,显然这些都是教学态度、内容、方式、设计的外在表现。[6]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准,是不可脱离的本质,教学研究以课堂为起点深入剖析,又最终需要回归课堂,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融合统一。而有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7]也就是“金课”的着力点。接下来,笔者将以实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对标“金课”建设“两性一度”的要求,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金课”理念,希望为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高阶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呈现的思路结构,具有宏观性、设计性,需体现出课程的高阶性要求。如果有了相对鲜明的逻辑思路,就可指导教师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教学设计如果本身就具有清晰的结构框架,就会对学生思维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教学过程的逻辑,并结合自己所学内容在运用、分析、评判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创新。因此,为了体现高阶性的具体要求,教学设计从结构上要做到三点: 首先,教学目标具体化、层级化,并明确各个环节教学目标的实际操作步骤; 其次,在保持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整体划一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设计环节连贯有序,逐层深入; 再次,明确课堂上的控场时间和分配比例,同时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方面要实现双向兼顾,比例适当。

以笔者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ArtforArt’sSake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明确教学目标是通过素材信息输入把握听力材料的逻辑思路,促成学生产出针对中国绘画艺术主题的思考和表达,以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具体而言,教学目标体现出人文知识、语言技能、情感认同几个要点,让学生利用听力技巧从宏观层面提纲挈领地抓住要点,整理出材料的逻辑思路。然后,再依据已认知的篇章框架结构产出介绍中国特色文人画的口语表述任务,进而解决现实人际交流中可能会遇到的文化推介问题。在整个设计思路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两方面的培养目标,却悄无声息地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之中。听前环节导入宏观结构听力技巧——提纲(outline)框架,让学生在这一技巧辅助下获取听力材料的总体思路,同时教师使用“汉堡包”模型作为教具,和材料中的提纲框架进行类比,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此外,还列出图表对比中国文人画和和中国宫廷画的差异,以匹配词汇练习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之所以设计相对直观的表达语料输入练习,就是为了在实现高阶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既指出了听力篇章所含词汇的重点、难点,又为学生在完成课后要求的产出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设。以汉堡包作为思维主线,也是一种表达技巧,在听中环节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和巩固这种提纲逻辑: 在第一遍听力练习中,让学生明确任务,即抓取听力材料的汉堡包篇章结构; 随后,再进行第二次录音播放,具体的听力任务是让学生边听边做笔记,抓住作为填充细节的词汇、表达、句型等要点; 接下来,完成第三遍听力巩固,让学生按小组给出反馈意见,说明是否理解篇章框架,是否可以利用主要词汇句型复述所听内容; 然后,再利用汉堡包结构设想在人文画画展中向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文人画。听后的巩固任务设计,主要思路是通过完成虚拟场景模仿任务,帮助外国留学生理解中国文人画的主要特点,以期提高学生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交际能力。最后,布置课后任务,主要侧重小组单位练习,实现分工合作,仿照课内听力篇章表达,或表述中国宫廷画的特点,或把宫廷画与文人画进行比较对比,巩固汉堡包思路框架。

(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内涵和灵魂。“金课”或“一流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为“一带一路”建设、“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对标国家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就必须首先考虑所用教学材料的适用性,这就对材料的选择提出了多方面硬性要求。首先,要立足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适当增加挑战度,符合他们基本语言能力的素材可以缓解接受过程中的紧张感,适当的难度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提升内驱力; 其次,素材选择要力求新颖,符合新时代特色,选用新话题唤起共情心; 再次,所选材料还应该考虑后期持续影响力,有助于学生课后的口语操练和产出,促进学生内心成就感的提升,积累人际交流的经历经验,切实体现语言交际性和文化传播性。

着眼上述几个方面,笔者在设计教学内容伊始就非常重视教学材料选择的创新性。再以《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ArtforArt’sSake为例,首先,仔细研读课已选单元的具体材料,确定了其中关于《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赏析的视听素材。该素材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画作和画家的基本介绍,而是分析了该画作在其创作时期所具备的革新意义。整个素材结构清晰,要点鲜明,在表达中主要采用了“总分总”提纲结构。在讲解语篇陈述结构时,笔者采用了既新颖又形象的方式,用汉堡包这一常见食物融入教学过程,跟篇章结构“总分总”的呈现逻辑进行类比,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可视性。辅助性的汉堡包模型作为教具,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与听力材料的陈述结构形成了直观映照,也给学生后期的产出表述搭建起鲜活的支架。此外,还选择了课本以外的视频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所选素材着重介绍和分析了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旨在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过程,然后经过分析可以洞悉中西绘画文化的差异。这样操作下来,就可把文化的知识性和语言能力素质的提高融合为一个有机体。学生利用汉堡包结构框架和视频材料中的语言点,在课堂上陈述中国文人画的主要特点。最后,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被调动之后,布置课后小组活动任务,让他们查找搜索中国宫廷画素材。安排以小组为单元的任务,既可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又可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以及与组员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比较分析文人画和宫廷画的异同时可锻炼并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挑战度的教学效果

宏观设计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最终是为了通过教学过程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换言之,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必须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框架,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选择有一定挑战度的教学材料,再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前后呼应阶梯式推进教学各个环节。因此,教学有没有取得既定效果,可以通过学生是否提升了学习兴趣、是否掌握了语言表达技能、是否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需要应对的语言交流问题等方面得到检验。

同样以上述单元教学为例,笔者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分步完成听前、听中、听后三个主要阶段的课堂活动,再辅以课后小组任务设计,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学生利用听力素材梳理口语陈述中的提纲层级,掌握了较为有趣的汉堡包模型。这种具象化的结构不仅可以在思考分析中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口语表达练习中起到宏观控制效果,使陈述层次分明,逻辑顺畅。其次,灵活掌握从视听篇章中所习得的听力策略,而后再针对新的话题内容主动使用策略并用于自己分析研判和思路整理,这一过程本身也是批判性思维建立的过程。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非这个术语本身那样抽象,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通过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逐层推进,最终实现这个自带挑战性的高阶目标。此外,在听后任务设计时布置学生介绍中国文人画这一任务,使得学生在锤炼语言技能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技能教学中的知识化目标。文人画这一艺术分野极具中国特色,需要中国学生有基本的认知能力,并可以用英语简单介绍要点。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承和展示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其人文素养的体现。课后小组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查找搜索中国宫廷画相关信息,而且要与中国文人画进行比较,找出两者异同之处。这样的活动提升了拓展任务的挑战度,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锻炼了其思辨能力中的比较、分析、综合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巩固了教学效果。在集思广益并形成口头表达文本后,学生对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深,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思路和做法鞭策笔者不断进行钻研,也驱动笔者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提升教学技能。在一次比赛后,某评委对笔者教学过程进行点评时指出,该课程亮点在于“课程内容技能化,语言技能知识化”[8],并认为从整体课程设计到教学内容选择,再到教学效果呈现,针对“两性一度”三个方面的要求均有思考,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尝试,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曰,学者所以悟道求业生惑也。[9]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存在,教师、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等都需要参与其中。陈旧观念需要摈除,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共同投入,才能有效建构教育教学共同体。高校教师应该发扬主动迎变的精神,改善教风,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全面思考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者的融合,需在教学设计上增加难度,提高深度,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选择,赋予其创新魅力,需选用能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参与打造挑战度高的新的有效课堂。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要用含金量高的课堂教学筑牢基础,稳步铺就通往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阶梯。

猜你喜欢
金课大学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