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伟 孙鹏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空间资源越发紧张,使现代建筑趋向高空间利用特征发展。高层建筑搭配地下建筑空间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发展趋势,提高了对深坑支护设计的实际要求。深基坑支护设计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存在多种质量影响问题。岩土勘察作为深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基础,其工作成果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岩土工程;工程勘察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建筑行业成为重要的民生基础建设之一。当前对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建筑过程中,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均会采用挖掘方式。在技术更新与发展过程中应进行深入探究,全面检测不同的地质、岩石类型,使用的开发方法也存在差异。技术的升级与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结构土层、岩石分布特点及周围的水文特点等进行全面了解。在工程岩石勘察过程中需要依托数据支持,文章对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分析,可保障施工质量,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1 深基坑系统的分类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其中,岩土工程勘察为深基坑工程岩土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通过了解发现,深基坑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且各地地质环境的差异性显著,所以在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应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高度重视,加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的构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岩土工程勘察实际应用方面,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可以给予工程安全、质量等强有力的保障。其中,应细致化勘察施工地质环境,明确勘察深度,深入分析岩土施工条件,密切观察周边环境,并积极开展地下水勘察工作,充分发挥出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价值。在建筑施工期间,深基坑的挖掘工作是重点问题之一,地质情况会影响施工技术选择。
支护工作为挖掘后的深基坑提供支撑,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调整方案。现阶段,我国深基坑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根据当前井点降水配合钢板桩已经完成了配套的相应体系。
(1)按照我国发展技术规划的实施,针对岩土情况明确挡土系统,可分担深基坑的土体压力,深层水泥搅拌及钻孔灌注均需要使用挡土系统。
(2)深基坑支撑系统可维护基坑的稳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
(3)深基坑的挡水系统可避免深基坑外渗水,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水泥搅拌桩均属于深基坑挡水系统。
2 勘察工作的必要性
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应加强对开挖工作的重视,避免影响原岩层,进而影响施工最终质量。应做好勘察、支护工作,确保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深基坑施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引发各种施工问题,应采取措施完成控制工作。
分析现阶段的情况,问题主要体现勘察地质环境、选择基坑支护方案、处理地下水等。
综上所述,深基坑施工中须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勘探时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3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
3.1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岩土工程勘测过程中应提前进行现场实际的勘察工作,施工期间应勘察并确认勘察范围、深度等。施工现场的岩土工程施工条件较复杂,勘察点应设立在开挖边界的2倍的范围内,检测的距离应保持在10~15 m;中等复杂的勘察距离保持在15~30 m;施工条件不复杂勘察距离应在30~50 m。
勘测工作中的孔洞通过土层,周围的岩土情况均应通过物理学性质分析,使施工环节更科学有效。通过数据的收集及勘察工作的实施,可明确基坑开挖范围、地下水位的状态的变化趋势。
3.2 明确建筑工程基本情况
为了提高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的科学性、有效性,技术人员应充分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参数的运用,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深入勘查。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考察,再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通过施工现场水位的变化情况,实施垂直方向施工。
技术人员应注意施工的相关参数,完善收集水文地质工作。明确工作目的可针对相应的岩层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将勘察工作落实到位,完善施工资料,以此提供科学合理化的施工建议。
3.3 勘察场地土质
勘察深基坑的过程中应分析勘查现场的岩土情况,完善现场土质勘察制度,以保障施工质量。
运用更科学的探测方法进行勘察,对不同的土质应使用不同的勘察方法,软土层的勘查工作要求更高,基坑开挖过程中,直接勘察未被开挖过的土层,并进行勘察报告的填写与核对。
某建筑工地设计为三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为17 m,位于湖边。由于周围环境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深度大于12 m,因此,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
土层中湖沼积层中软弱土层厚度占钻孔控制地层厚度的15~25%,软土特征对基坑的开挖、支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埋深为0.60~5.20 m,东浅西深,稳定标高为1 886.76~1 891.39 m。
根据测试结果,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
拟建地点的地层分布如表1所示。
4 岩土工程评价
4.1 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湖畔湖沼相沉積地貌区,地基土层结构为中软土与软弱土相互夹杂产出的结构。
力学性能差:共6个单元层,以上土层力学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均不宜用作建(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持力层下有上述土层时,应进行下卧软层变形验算。
力学性能一般:共9个单元层,以上土层力学强度一般,承载力特征值150 k Pa左右,根据需要可作为支护桩基础持力层。
4.2 特殊性岩土
填土:场地内拆除旧房堆置形成的填土,可在近期移除;原地面以下多分布旧房基础,将进行旧房基础挖除工作,基础挖除后应将其回填整平,因此,基坑坑壁顶部的人工填土,对基坑工程影响不大。
软土:拟建场地内的软土地层,主要为夹层或透镜体分布,均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成分,压缩系数大。以上土层均不宜用作建(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持力层下存在上述土层时,应进行下软层变形验算。
液化土:场地内粉土为液化土层,中等液化。场地液化土厚度大、分布广泛,对基坑工程有不利影响。(1)基坑使用时间较长时,周围会产生较大幅度振动(如沉管桩施工、重车通行等)可能导致液化土产生液化;(2)基坑使用过程中突发事件(如地震等)可能导致液化,砂土液化后将影响基坑的整体稳定。
4.3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开阔,除地基土层中存在松软填土、软土和液化土层外,无其他不良特殊土层,属稳定的建筑场地,适宜建筑。
5 结语
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基坑内外水头高差大,基坑占地面积广,岩土工程条件较复杂。基坑降水时,场地四周的交通道路、建筑物、地下管道等均在影响半径范围内。降水时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土体会因排水和细颗粒流失产生沉降,严重时会出现涌砂现象,导致交通道路、房屋變形,地下管道变形开裂等严重后果,因此,大规模降水开挖风险较大。基坑工程应考虑主要以止水为主,对基坑周边作止水及降水措施,施工时采取合理的施工顺序:止水→降水→支护→开挖。在确保技术可靠、施工可行、安全的前提下,建议采用高压旋喷桩或长螺旋水泥土桩止水;止水帷幕的深度应进入坑底以下的不透水层或进行抗渗验算,满足抗渗要求可采用悬挂式止水。降排水采用坑内井点降水辅以明沟集中排水,建议在基坑外设置回灌井,观察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若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应及时进行回灌,保持基坑周边水位的稳定,控制坑外水土流失及土体变形。
参考文献:
[1]刘伟,和佳良,杨文辉,等.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J].铁道工程学报,2012,29(10):106-110.
[2]许传遒.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51-252.
浙江省高能爆破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