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和硫酸阿托品在小儿麻醉恢复期的对比研究

2021-12-29 21:09强强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躁动

强强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麻醉前用药;麻醉恢复期;躁动;小儿麻醉

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商品名:长托宁)属于新型的长效抗胆碱药物,能够和M、N胆碱受体有效结合,进而对平滑肌和腺体生理功能加以抑制,对乙酰胆碱与拟胆碱药物所具备的毒蕈碱样作用、烟碱样作用有效对抗,可透过血脑屏障,因而其中枢、外周抗胆碱的功效极为明显。同时,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选择M受体,也就是能够对M1、M3受体选择,但对于M2受体作用并不明显,无法保证突触前膜M2受体对神经末梢释放Ach的功能加以阻断。另外,盐酸戊乙奎醚同样可对N1、N2受体产生作用[1]。与传统的抗胆碱药物相比,具有很好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和良好的中枢镇静功效[2]。本研究旨在对比长托宁和阿托品在小儿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随机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择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80例,年龄3~8岁,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1.2)岁;观察组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1.2)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视为可比。纳入标准: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年龄3~8岁;ASAⅠ-Ⅱ级;患儿家长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气道异常;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异常;咽喉疾病。

1.2方法 全部患儿均采用喉罩全身麻醉,通过室内控制面板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设定,以处于恒定状态。患儿均在术前禁食8h,禁水2h。对照组术前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剂量标准为10μg/kg。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剂量标准为10μg/kg。患儿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与指脉氧并面罩吸氧5L/min,5%七氟醚诱导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予芬太尼5μg/kg、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mg/kg,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3mg/kg,采用喉罩插管,插管时吸尽患儿口腔内的分泌物,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5~20次/min。麻醉维持采用2%七氟醚吸入,并依手术时间间断追加顺阿曲库铵0.05mg/kg。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静脉用药,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麻醉。术终不拮抗残余肌松作用,待吞咽反射恢复、呼吸频率和幅度正常、脱氧后氧饱和度能维持95%以上后拔除喉罩,拔管时吸净口咽分泌物。术中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10mL/(kg·h),未输血及胶体液。拔管后送入复苏室观察。

1.3评价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和用药30分钟后心率HR(次/分)、平均动脉压MAP(mmHg)、腋温T(℃)。②对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在复苏室的停留时间观察并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指从手术结束至患儿出现吞咽反射及呛咳反射的时间,拔管时间指从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的时间,在复苏室停留时间指患儿进入复苏室到出复苏室的时间。③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拔管时唾液分泌量、麻醉恢复期有无躁动、恶心呕吐等。

1.4躁动标准 RASS镇静和躁动评分(部分):0分,清醒平静,清醒自然状态;1分,不安焦虑,焦虑紧张但身体只有轻微的移动;2分,躁动焦虑,身体激烈移动,无法配合呼吸机;3分,非常躁动,试着拔出呼吸管,胃管或静脉点滴;4分,有攻击性,有暴力行为。0~1分视为不躁动,不低于2分即被视为躁动。

1.5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用药前后HR、MAP、T对比 用药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30min后,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体温均高于观察组(P<0.05);觀察组用药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儿拔管时唾液分泌、恶心呕吐及恢复期躁动对比 观察组唾液分泌过多、恶心呕吐及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针对患儿实施手术治疗期间,呼吸道阻塞症状时常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泌物量过大而清理不及时。为此,要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必须确保其呼吸道畅通、肺部健康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为此,在手术麻醉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十分关键。现阶段,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七氟醚的应用愈加普遍,且具有极强的镇痛功效,具有一定的可控性。然而,七氟醚吸入麻醉很容易使患儿术后发生躁动[3],因而对其推广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能与M1、M3和N1、N2受体有效结合,但对于M2受体的作用并不明显,能够规避阿托品引起的心动过速情况。而且,脑内突触后膜以M1受体为主,以大脑皮层、纹状体以及脑干上行激动系统为主要分布范围,利用盐酸戊乙奎醚即可对患儿的觉醒加以抑制,因而中枢镇静作用显著[4]。本研究表明,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能减少小儿麻醉恢复时间和恢复期的躁动发生,且其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硫酸阿托品更强,这些都更有利于术后安全恢复,这与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5],此外本文还发现应用盐酸戊乙奎醚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少于硫酸阿托品。

总体来讲,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对心率、血压、体温等影响小,并且其抑制腺体分泌效果优于硫酸阿托品,尤其在麻醉恢复期,不仅能减少麻醉恢复时间还能明显减少恢复期躁动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躁动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姿态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表现的观察及分析
躁动与淡定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